济南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正快马加鞭

2017-04-11 02:28
山东国资 2017年14期
关键词:济南轨道交通建设

“你只要听过《十点半的地铁》,就会对美好而又惬意的地铁生活充满梦想。”山大中文系大三学生小姜如此描述她的地铁梦,这也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美妙的回答。

10月28日上午,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来到济南轨道交通工地现场调研轨道交通施工情况。他要求:“试运行的第一列地铁,一定要邀请为轨道交通建设作出贡献的市民群众和建设者试乘试坐,让大家感受轨道交通建设的成果。”

一期工程进展顺利 济南地铁即将梦圆

201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济南市第一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包括三条市域快线,线路总长80.6公里,总投资达437亿元。后又统筹考虑线路的科学性、可实施性,对一期建设规划进行了科学调整,调整后线路总长84.1公里,总投资增加到500.62亿元。

其中,R1线串联西部城区,南北向贯穿西部新城,全长26.1公里,包括高架线长16.2公里,过渡段0.2公里,地下线长9.7公里;R2线为东西横向,可以换乘R1和R3线,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有重要作用;R3线将使空铁联运成为市民出行新方式,为连接主城东部中心、机场、空港组团等的南北向市域快线,R3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1.6公里,均为地下线。

“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并联结成网,让泉城济南早日圆‘地铁梦’,是每一个市民的期盼。我们要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进度,符合条件的区段尽快投入试运行,让广大市民群众看到轨道交通建设的成果,鼓舞精神、振奋人心。”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思斌在R1线大杨庄站点施工现场告诉记者。

自2015年7月16日R1线正式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就开足马力,昼夜施工。2016年6月20日,济南轨道交通R3线全线开工。2017年8月20日,济南轨道交通R1线始发站开始铺轨。作为串联创新谷、大学科技城、济南西客站等片区的R1线,截至到今年9月份,全线4处一级风险源已完成3处,包括下穿京沪普铁、下穿环到环发线、下穿京沪高铁,剩余上跨济菏高速风险源已接近尾声。地下5段盾构区间已贯通3段,4台盾构机正在掘进剩余区段。

陈思斌说:“按计划,R1线工程将于2018年5月洞通、12月轨通,2019年底开通试运营。700万济南人的地铁梦即将实现。”

保泉爱泉 勾勒地铁唯美画风

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泉城”,济南市核心区有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誉。陈思斌介绍说:“为了保护好全体济南人的泉水,我们坚持‘用慎重的态度对待泉水保护,用智慧的方法建设轨道交通’的原则,深入开展保泉研究,妥善处理地铁建设和保泉关系。”

陈思斌介绍说,我们充分利用我市水文单位601所历经60余年的保泉研究成果,在蓝图上科学划定出泉水敏感区,先后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等多个阶段的泉水保护专项研究工作,形成了7个泉水影响评价专题报告,系统分析了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对泉水的影响,最后提出“绕行、避让、抬升”六字规划方针。

“2010年以来,我们邀请钱七虎、卢耀如、施仲衡等十余名院士,桥本正、徐军祥等几十余名国内外专家进行了8次保泉专项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我市保泉专项报告论证资料翔实,编制依据充分,现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对泉水没有影响。”陈思斌说。

济南中铁重工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盾构机装配车间

2018年3月,R1线第一列客车即将到位,这是由中车四方公司设计制造的。在此之前,济南轨道交通联合设计单位做了3套内饰方案、6套外饰方案,市民可以通过微信投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风格。

记者在济南轨道交通的网站上看到今年7月份的公示,“有的方案融入了大明湖荷花的设计元素,头灯设计形似一瓣荷花;有的方案则是强调了速度的美感,R1线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美工色带加强了车头流线型的表现;还有一套方案把车辆前脸设计出‘U’的笑脸,因为R1线途经济南西站,这样的设计表达了‘好客山东人,笑迎八方客’的意思。”济南轨道交通办公室李志强向记者介绍说。如风素语,原来地铁风格也可以这么唯美。

济南地下水系发达,修建地铁,从施工角度怎样最大限度地保泉?济南轨道交通给出了答案,“富水地层基坑降水回灌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创”解决了这一难题。

“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基坑内抽出的地下水再回灌至地下,并且在回灌前对水质进行了有效过滤,去除了水中的泥沙及污物,保证了回灌水的水质。”济南轨道交通技术方案室胡冰冰介绍说。该技术在土粘层地质中采用,回灌率可达80%以上,在卵石层中,回灌率则达到了100%。据测算,仅R1~R3线地下段15个基坑采用该设备综合测算回灌量约1464万方,回灌地下水量超过12个大明湖的水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资源耗费。该项技术获得2016年度济南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借势布局 打造轨道交通本土产业链

“济南市坚持以市场换合作的思路,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链,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本地化。”陈思斌介绍说,“目前,我们编制完成了二期建设规划主报告和各支撑专题报告,正在加快报批工作。二期建设规划方案(2016~2023年)涉及到济南核心城区轨道交通路网,包括环线、M1-M4线、R1线北延、R3线二期,总长约192公里,总投资将达到1484亿元。”

“此外,根据新的城市发展框架,轨道交通同时开展全域轨道交通线网研究和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重点统筹北跨黄河、章丘撤市设区等重大发展战略,积极研究中心城区至章丘、济阳等周边地区的线路方案。现阶段正在有序推进客流预测、现场踏勘等工作。”

如何消化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借势发展?陈思斌介绍说:“济南轨道交通已经与中铁装备公司、济南重工隧道公司合资成立了济南中铁重工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实现了盾构机本地制造;分别与中铁十四局、济南城建集团成立了管片生产企业,目前已投入生产。此外,不断加强与大型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战略合作,与山东天岳集团、荷兰施泰克集团组建合资公司,投资生产技术先进的轨道牵引系统,目前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步,济南轨道交通还将围绕基础建设、装备制造、机电设备、公共运营全产业链,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并以产业链为基础拓展产业金融,通过构建产融一体化提升自主融资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融资模式。

济南轨道交通R1线

技术创新引领 打造精品工程

在R1线铺轨施工现场,中铁一局作业队队长袁方向记者介绍,济南首条地铁高架段采用的是“轨排架轨法”。就是说,在铺轨基地内提前将25米长钢轨、轨枕、扣件等组装成轨排吊铺到位后形成整体道床轨道。最后,利用移动式闪光焊焊轨机,现场将钢轨焊接成无缝线路,实现轨通。

高架桥上,在施工人员的“旗语”指挥下,升上来的轨排稳稳落在了高架U梁的底面上。进行精确“对位”调整后,多名工人开始安装连接件。中铁一局R1线项目副经理董延鹏介绍,每节轨排长25米,每天大约铺75米~100米,也就是每天有3~4节轨排将上桥。

当地铁高速运行时,轨道的平顺度决定了安全性和舒适度。在高架U型梁一侧梁面上,记者发现,有一处孔洞,下方还标注了字母和数字。董延鹏告诉记者:“这样的小孔每隔5米就有一个,属于CPⅢ控制网技术‘眼睛’‘智能对焦’后,对轨道铺设进行精细调整。这一技术,可以保证轨道直线平直、曲线圆顺、过渡顺畅。”

不止布点精调技术符合济南“智慧地铁”的定位,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施工方还将物联网技术、智能硬件技术应用在铺轨过程中。在董延鹏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一款写着济南地铁的APP软件。工地施工人员的入场出场以及实时位置监控、施工状态、工程进度、施工人员分布情况、未来列车运行情况等,均可通过调度指挥中心或授权管理人员的手机实时查看。

除了施工阶段,济南轨道交通建立了规划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成功申报市级技术中心和地铁建设创新优秀团队,并积极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推动科研平台转型升级。

济南轨道交通自成立以来,先后取得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先后获评市知识产权贯标培育企业、山东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前不久,济南轨道交通与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破解轨道交通建设难题。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拔尖技术人才服务济南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已招收12名博士进站学习。

目前,济南轨道交通承担省部级课题立项3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等专利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编制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等3项省级工程建设标准,为轨道交通高水平建设提供标准引领和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预制桩新工法、清水混凝土等40多项新工艺、新工法、新技术在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上得以应用,提升了工程品质,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建设成本。

猜你喜欢
济南轨道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