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框架下的建筑垃圾减量管理

2017-04-11 14:35:56
四川水泥 2017年2期
关键词:资源化垃圾绿色

徐 涛 吴 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湖北十堰 442000)

绿色施工框架下的建筑垃圾减量管理

徐 涛 吴 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湖北十堰 442000)

绿色施工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绿色施工,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建筑行业要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高施工技术的提高、建筑垃圾的现场处理能力和回收再利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等方面,对建筑垃圾实行源头化和资源化的减量管理。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公民的绿色建筑意识,减少建筑垃圾。

绿色施工;建筑垃圾;减量管理;源头化;资源化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建筑垃圾的减量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可以通过建筑物生命周期的延长、标准化建筑构件的使用、施工组织和施工规划的合理安排等达到这一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在产生建筑垃圾后,降低最终需要处置的垃圾数量,通过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等资源化处理方式,就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一、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的源头化减量管理

1.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采购

由于建筑工程存在一定的周期,而建筑材料的价格会因为市场因素产生浮动,为了在减少预算成本的同时避免建材的积压,需要采购部门、信息部门以及材料部门协同合作,密切关注建材市场的价格变动,并且合理安排采购数量、次数、时间以及运输方案,基于施工进度和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和科学采购。材料采购完成后,要进行统一加工,既有利于提高加工技术、效率和质量,又能够降低损耗、能耗和垃圾排放。材料的使用要根据施工要求控制领取量、使用量和材料质量,做好材料领取、发放、使用的详细记录和调整,杜绝材料的浪费。尽量使用周围次数高、使用周期长的建筑材料和构件,如钢模板体系,通过科学的养护还能够提高材料使用寿命。

2.材料的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建筑垃圾,尤其是在土方的运输中。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土方、砂土等材料造成的扬尘现象,可以在现场进出口放置吸湿垫或者冲洗池,并且保持现场和进出车辆的清洁。恶劣天气时,要尽量停止材料运输。运输建筑垃圾时,要有良好的密闭措施,避免垃圾颗粒被风吹起。

3.BIM技术

BIM技术的虚拟施工对于施工过程和成本的控制极为有效,重视BIM技术的使用,能够避免返工,在施工未开始前,及时地发现设计和图纸问题,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工艺等的控制,从而减少材料浪费,也就减少了建筑垃圾。

4.施工现场的减量管理

施工现场的各个施工工序都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其中混凝土工程和模板工程是建筑垃圾产生的关键环节,尤其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技术的提高。此外,钢筋工程中对钢筋的合理利用、捆绑、制作、存放等都能够减少浪费和垃圾产生量。其它工程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精准度、施工技术等都是减少建筑垃圾产生的重要途径。

5.延长建筑物寿命周期

建筑物寿命一般可以达到50年,但我国部分建筑物因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规划,建筑设计也无法满足不同需求,以及质量问题等,导致拆迁重建较为频繁,在拆除和重建过程中都会重复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越长,建筑垃圾也就越少。要延长使用寿命,就要对建筑工程做长远规划,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选择耐久性强的材料,强化施工质量,都是间接减少建筑垃圾的有效方式。

二、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管理

1.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施工现场可以设置一个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设备,减少垃圾外运量,在施工现场处理建筑垃圾。收集、分拣建筑物各楼层的垃圾,剔除一部分废金属料头、木料和其他杂物,将碎砖块加工成各种再生骨料。其他废料进行破碎,将产生的粗骨料用于回填,细骨料则可以用来进行次级资源化,生产各种环保型砖块,也可以用来抹灰砂浆。如,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就是一种新型技术,以建筑垃圾的固体废渣为原材料,破碎、筛分后,成为集料,掺入水泥和附加剂后,再搅拌、振压后就成为一种新型混凝土制品。这种多孔砖在承重结构上,低于六层的混合结构建筑物适用性斩六较高。

2.固体废弃物作为夯扩桩填充料

固体废弃物可以作为夯扩桩填料,是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的重要材料,其中碎砖、碎混凝土块、碎石以及矿渣等就是主要的填充料。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消耗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减少了建筑垃圾的外运量。此外,一些弃旧模板还能制作成一些绿化栅栏、存放池以及消防沙箱等构件。用混凝土余料制作一些混凝土构件,如过梁和排水沟盖板。

三、建筑垃圾减量管理的外部环境要求

1.为建筑垃圾的处理建立有序的市场体系

企业在建筑垃圾的管理上由于经济效益原因,缺乏激励机制,因此也不会投入过多资源处理建筑垃圾,环保部门成为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机构,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建筑垃圾数量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将建筑垃圾的处理引入社会力量,以明确的政策和标准引导,加大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通过技术、标准、政策措施降低建筑垃圾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建筑垃圾的处理过程实现良性循环。

2.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建筑垃圾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处于建设阶段,存在较大问题,极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建筑垃圾的减量管理提供政策引导和标准规范,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建筑垃圾的减量管理中。

3.提高公民的绿色建筑意识

建筑垃圾的减量管理离不开全体公民的支持,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参与固然重要,但仍然有很多建筑垃圾来自于公民平常的丢弃,因此,既要加强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的培养,还要使全体公民能够提高绿色建筑意识,在平常的生活和建筑装修、使用中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四、结语

绿色施工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对于我国环境和社会的发展有长远的意义。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出发,对于建筑垃圾的减量管理是重要环节。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通过资源化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等措施,都能够有效应对建筑垃圾的产生。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公民的绿色建筑意识,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1]李聪,张欣,潘寒,陈骏,曹世勇.施工场地实现建筑垃圾“零排放”技术思路分析研究[J].施工技术,2016,22:68-71.

[2]符晓.基于绿色施工框架的建筑垃圾减量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3]高豫疆.基于绿色施工框架的建筑垃圾减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9):148-148.

[4]齐国强.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39).

[5]韩鹭飞,陈海发,黄余武,等.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探索[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7):00132-00132.

[6]段荣生.低碳经济视野中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7]吴玉娟.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绿色施工模式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S210

B

1007-6344(2017)02-0123-01

猜你喜欢
资源化垃圾绿色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石材(2022年2期)2022-05-25 13:04:14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倒垃圾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倒垃圾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