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义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44)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反思
王海义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44)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并且迈进成熟时期,在此阶段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达到自身的满意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积极心理学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积极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式为大学生制定一个健康的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在今后的道路上都具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应用反思
积极心理学是在我国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增加的一股新鲜力量,它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不同,在本质上也存在一系列的不同。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为本,重点研究人自身的潜力及健康的品德。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兴起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在传统的道路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由于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也就造成了我国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颁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告知全国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高校教育工作中去,积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一)提高我国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部及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大部分学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及招聘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使我国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大学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往身心健康的道路发展。由于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数都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比如精神分析、传统行为主义等一些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心理疾病为主,并没有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及心理健康发展方向有所重视。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都达到75.5%以上,属于健康状态。在此基础上,只是单单的预防心理障碍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适应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了。[1](P48-50)
(二)积极心理学基础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积极心理学有明确表示,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思想美德,不仅对于我国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能够有所预防,还可以确保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保持着健康的状态。了解并关注大学生本身的积极力量,可以使我国大学生在今后的道路上遇到困难与挫折不会轻易退缩,提高我国大学生勇于战胜挫折和挑战困难的心理状态。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理机构中设置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优点的培养,会使大学生在今后的道路上其优点发挥极大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教育也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那就是注重大学生优点的培养,放大其拥有的优点力量,不仅是注重如何弥补自身的弱点,还会对于今后心理治疗工作中产生很好的效果。我国对于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从未停止,据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在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积极心理学,不仅密切关注着我国大学生本身的积极力量还关注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美德教育及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潜力。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时,通过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使个人拥有良好的人格,这对于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P19-21)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界发起的一个全新的心理研究方向。它是建立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上,来研究人类自身力量及美德等具有积极性方向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新潮。积极心理学是在1997年由美国APA就职主席Seligman首次研究并提出的这一概念。[3](P5-9)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积极心理学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者不断钻研及发展,逐渐的创新成为一场心理学研究者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运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积极地情绪及体验方面,研究积极地个性对个人生理健康有何影响,以及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学方面人才等方向。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也有进一步的扩展,加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也创新及改变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向,丰富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思想,对于人们的心理疾病预防及改善人们心理健康问题方面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一)积极心理学有效的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传统的心理学当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是把学生心理中所存在的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这就使大学生把自身当做成问题的来源。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传统的心理学教育是从学生中找问题,并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会使学生与教师站在对立的角度,对于一些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会产生影响,使这些学生开始从自身找问题,怀疑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长时间的这种氛围中,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只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从而忽略了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品质及美德的培养。在我国传统的心理学角度中,使学生造成自身就是问题的来源这种错误的思想,也使教师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治疗而忽略学生本身的积极美德的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并没有实现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并发挥自身潜能的目的。
积极心理学思想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学思想,积极心理学思想的重点是注重大学生积极层面及美德的培养,坚持以个人的感受和个人拥有的满足感为基础,培养大学生个人在学习中及对未来生活憧憬中都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乐观心态,使我国大学生内心都保持着一个积极乐观的思想,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4](P58-60)
(二)积极心理学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更具有深意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这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学校在各方面的工作进程中更加融洽,深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重视大学生自身的积极行为并进行深化探索,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从而创造出一个多元化的模式,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学校在对大学生的各门功课中进行融合,充分体现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及有效性。[5](P60-61)
(三)积极心理学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心理学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为基础,这种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此模式在我国传统问题观念的原则下就等于没什么作用。这就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主客体之间存在对立的关系局面。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受教育的学生,都没有处于主客体这样的教育关系。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以平等积极地态度看待学生,重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认知,并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及人格。在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及充满积极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能够充分的培养及挖掘自身的潜力。积极心理学可以改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本身,也使学生能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上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同样,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也会对教师有所影响,所以,积极心理学充分的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充满积极性及学生在被教育过程中充满主动性,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使两者的关系能够更加和谐。
(四)积极心理学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将“心理问题”作为列举选题,通过调查的模式使大学生陈列叙述在大学生活中及学生中有哪些行为体现了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然后再将大学生列举的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探讨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及一些建议,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并且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心思想渐渐偏离最初的目标,没有重点研究如何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培养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的积极心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基本内涵受到严重曲解。在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基础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者,也都具备挖掘自身积极性的潜能及积极乐观成长的条件,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调节自我心理的个体。这种价值观充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缺少的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途径。[6](P108-110)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是真正意识上的否定了传统心理学中的作用,将积极心理学中不同逻辑及理论知识与传统心理学的完美结合,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了积极心理学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之后,要精心设计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思想
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化解大学生心理问题这两者是我国大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目标。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思想及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作用,此模式比单一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更有效果及意义。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作用就是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及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中,使大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积极心理,挖掘大学生本身具备的积极潜能,在此基础上就避免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理应重点培养学生本身的积极健康的潜能发展,而不是问题出现的本身,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对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也强调了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指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方式,在科学的培养方案中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时间和方式,使大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并能挖掘自身存在的潜能及美德,实现我国在校大学生能够全范围发展的目的。[7](P102-105)
(三)注重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中所表示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心理疾病问题,也是人们自身对待生活的态度,良好的社交关系,良好的工作状态、自身的健康人格及自身的精神生活等众多方面。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乐观向上的成长精神,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为重点。比如可以举行一些积极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心理、品质等。
(四)完善并创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它与其他工作也构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及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具备心理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自己本身的教育者及自我调理者。积极心理学中的知识渊博,不仅仅是在其价值上,也体现在能够充分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上面。要想两者能够充分的结合,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完善,创建出具有积极心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其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作用。
(五)创建积极的大学生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上讲述的几点作用之外,还研究积极的社会社交系统,包括社会及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如何创建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积极情感。目前大学生阶段是心理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所处的环境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中,创建积极的大学生教育系统及保持大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可以使家长通过学校了解到积极的教育观念,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创建家长联系群,在群中分享积极心理学的内容知识,让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能够一起的讨论、挖掘学生本身的积极潜能,使家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也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模式下全方位的发展自身的心理健康品质及个人积极素质品质。[8](P40-43)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着重点是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对于学生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学校应该全面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教育中的优秀内容,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通过以上的叙述,在我国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积极心理学教育已经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积极心理学是以积极的态度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心理健康教育有传统的模式转变为目前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这使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因素及观念不断的渗透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率,也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全方面的发展,为当今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
[1]周毅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5(15).
[2]张丽,蔺子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6).
[3]杨济连,江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可行路径[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4]叶红萍.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师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08).
[5]王君君.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17).
[6]张天启,李相正.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05).
[7]段善君.发挥价值导向功能 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8]何思彤,葛鲁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2).
G444
A
1007-9106(2017)07-0167-04
王海义(1969—),男,沈阳大学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行政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