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伪名人鸡汤”

2017-04-11 10:13江曾培
上海工运 2017年12期
关键词:警戒名言鸡汤

江曾培

时下,假冒伪劣猖獗,物质领域有假冒,精神领域也有伪劣。网上盛传的一些名人名言,有不少就是假冒。近日,有则名言爆红网络,说的是“我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我远离两种人:遇到好事就伸手的人;碰到难处就躲闪的人”。还有我谢绝两种人、我负责两种人、我珍惜两种人,等等。作者署名为莫言。实际上,这是为了把它变成“名人名言”的一种伪托。莫言看到后,哭笑不得地接连三次否认。他表示:“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也请作者领回自己的‘娃’吧”。这就形成了一时热传的“莫言三连”。

伪造名人名言,古已有之,不过于今尤烈。现在网上流传的伪名人名言,以“心灵鸡汤”式的文字较多。“鸡汤”的叫法源自美国从1993年到2008年出版的系列畅销书《心灵鸡汤》,这些书大多用简短的故事讲述人生道理,还细分为针对特定人群的鸡汤,比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儿童鸡汤,林林总总。目前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心灵鸡汤》的销量就超过了 1.12亿本,差不多有 200本书被印刷并译为超过 40种语言,也直接影响推动了我国鸡汤式文字的发展。由于其大众化的口味,励志化的包装,快餐式的文本,能快速轻便地给人以一些“心理滋养”,因而受众不少,特别是为网民所钟爱。但“心灵鸡汤”毕竟是浅薄的零碎的,读一些是可以的,但不宜成为阅读的主流。

一些段子手所以将一些自造的或找来的鸡汤式文字,冒称名人名言通过微博、微信分发出去,在网上传播,是为了利用“圣贤崇拜”的心理。通过名人效应,博取更多网友的点击和关注,最终将流量转化为对商品或广告的关注度,实现盈利的商业目的。假冒的名人名言,不管它讲的是什么,其做法是一种赤裸裸的文化造假,是对思想和精神的一种污染,也是对名人名誉的侵害,是对文化的亵渎。有正气与尊严的社会,是不容与“假”共舞的。何况,有些伪造的名人“鸡汤”,内中是含有不干不净的杂质乃至毒素的。

高兴地看到,众多网民都在斥责这种对名人名言的伪造。不过,有条微博据以斥责的依据是:“鲁迅说过,互联网上的名人名言都是假的。”鲁迅时代根本还没有互联网,他怎么可能讲出“互联网上的名人名言都是假的”这样的话呢?这是明显的以假反假,不足为训。鲁迅确是写过一篇题为《名人与名言》的文章,他郑重告诫读者的,是“我们应该将‘名人的话’和‘名言’分开来的,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这就是说,我们也不要盲目崇拜名人。对名人的话也要分析,不要一见着打着名人旗号的话,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膜拜,这样会少上一些当。如今假冒的名人名言,其中固然有的是莫言这样的“名人”,不也有些虽有点名气却在学养修养上难以说是“名人”的人吗?按鲁迅的话,“对于他们的专门以外的纵谈,却加以警戒”。对“伪名人鸡汤”,就更要“警戒”了。

猜你喜欢
警戒名言鸡汤
步兵班前进——警戒(XV)
步兵班前进——警戒(ⅩⅣ)
步兵班前进——警戒(XII)
步兵班前进——警戒(Ⅶ)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鸡汤热线
名言
名言趣画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