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李正跃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4%,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西南、黄土高原和长江下游等区域。以云贵川三省为核心的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丰富,集高原山地、传统农业、少数民族和贫困落后为一体,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山地农业肩负着西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重要任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是推动西南贫困地区山地农业发展、农民精准脱贫的动力源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山地农业在西南贫困地区发挥着保障粮食安全、农村脱贫致富、农耕文化传承、维护生态安全、特色产品生产等重要功能,与传统的山地农业相比,西南贫困地区山地农业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农业资源稀缺性和农村贫困严重性。西南贫困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而且95%的耕地都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坡耕地,农田保灌面积不足耕地面积的30%,土地与水资源等重要农业资源稀缺,致使西南地区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深度贫困现象普遍,2016年该区域农村贫困人口31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达到12%。
基础设施落后性与先进技术滞后性。基础设施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制约西南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先进技术滞后制约现代山地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引领和储备均显不足。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十一五”期末的36%提高到“十二五”期间的42%,但科技支撑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复杂性与生物资源多样性。西南地区特殊的山区、高原和喀斯特自然环境条件,造就了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多样性。同时,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孕育出了大量的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和名、优、稀、珍农产品。
西南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农技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不高、产业发展迟缓等问题,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方式已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农业科技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加快扶贫方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有效提升人口自身素质,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西南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能力有限问题,特别是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土地沙石化和面源污染等问题突出,生产生活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科技扶贫必须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人与自然、农耕传承与工业文明和谐发展的道路。目前,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达到了55%,农业技术进步不断驱动农业产业变革,新的农业产业业态已初现端倪,新的绿色革命悄然兴起。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集成一批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努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云南农业大学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精准实施“六个一”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农民合作组织,促进一个扶贫产业发展,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围绕山地高效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研发集成了蔬菜种植、林果栽培、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扶贫、电商扶贫等科技扶贫项目,组建了项目创新团队,明确了团队负责人,推进产业化精准扶贫。
冬季马铃薯超高产技术示范应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海拔在1500米以下,区域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冬季马铃薯。云山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村组干部带头出资,引进澜沧马开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入股并具体组织实施,农户出租土地,到基地打工;以朱有勇院士为负责人的云南农业大学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创新团队集成示范选择种薯、种薯催芽、调整播期避霜期、中耕培土、高垄双行栽培、适时收获等冬季马铃薯超高产技术,2016年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种植冬季马铃薯100亩。经中国工程院专家实地测产,该示范基地马铃薯最高亩产4.7吨,平均亩产3.32吨,商品薯率达97.2%,按每公斤3元的订单价格,每亩收益9200元。
蔬菜品种多样性生态园艺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云南省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按照“支部共建+能人管理+农户参与”的模式,组建了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投工投劳等方式稳定增加其经济收入。云南农业大学蔬菜安全优质生产技术创新团队集成示范蔬菜品种多样性生态园艺关键技术,培训农户种植生态蔬菜技能,选择了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蔬菜品种,构建了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及配套物资协作服务体系,打造木署生态蔬菜品牌。2016年7月,第一批示范种植生态蔬菜400多亩成功上市,辐射带动了当地1800多亩蔬菜种植,全村实现了蔬菜销售收入2100多万元。
黑山羊配套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针对姚安县前场镇本地黑山羊个体小、生长慢,养殖效益低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云南农业大学畜禽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引进奴比黑山羊杂种公羊200余只,集成示范人工授精、提纯复壮、高床养殖、集中育肥等高效养殖技术,实施本地黑山羊品种改良,杂交改良效果显著,黑山羊养殖效益明显提升,不仅保留了本地黑山羊鲜嫩的肉质、乌黑的毛色,而且继承了奴比黑山羊体型大、生长快的优点;吸纳黑山羊养殖大户、营销大户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建立黑山羊集中育肥基地,构建严格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黑山羊营销队伍建设,打造“前场黑山羊”品牌,增强市场占有率,每年在前场镇集中育肥销往外地的黑山羊近10万只,营销利润达到3000多万元。
“密矮早”有机烟叶栽培与烟套菜技术示范应用。云南省剑川县海拔在2100米以上,大田生长期气温高于20℃的天数不足,且存在“两头低温”的问题,在过去被认定为不适宜种植烤烟地区。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几代教师多年来在当地开展烤烟育苗、测土配方栽培等烤烟种植试验摸索,为剑川县成功种植烤烟形成了一套“密矮早”有机烟叶栽培技术,将剑川县变成种植优质烤烟的地区,目前剑川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近4万亩,烟叶收购超10万担,烟农收入突破亿元。为进一步提升烟田种植效益,在剑川县示范推广烟套种蔬菜6000多亩,涉及农户2000多户。在每年7月下旬开始套种蔬菜,套种蔬菜品种主要有青花菜、白花菜、大白菜、萝卜等,蔬菜亩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产值在1500-3500元之间。
春季蒜苗新品种选育与种植示范。云南农业大学大蒜种植技术创新团队以剑川县独有的“春蒜”为基础通过多年的品种选育,成功选育出“滇剑春蒜1号、滇剑春蒜2号、滇剑春蒜3号”三个春季蒜苗专用新品种,特别适合冷凉地区栽种,解决了初夏青蒜苗供应短缺的问题。2016年在剑川县推广应用面积达3500余亩,销售价格在5.2至7.6元每公斤,每亩增收超万元,蒜农收益突破5000万元。
产学研用衔接不紧密。部分高校由于受到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等多方面的影响,科研工作者有的专注于发表高级别论文和申请专利,出现了“重论文,轻生产应用”的现象,以及偏重科研项目的量化指标、新颖性、前沿性,忽视与科技扶贫和生产应用需求相结合的倾向,导致科研成果在扶贫开发一线的转化率低、科研机构自身具有的公益性扶贫功能被弱化、农业科技扶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很好解决等问题。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不足,西南贫困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对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扶贫、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水平较低,尤其是农业科技扶贫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和人均推广经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高校、科研院所设备落后,图书资料少、现代信息手段缺乏。
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面,多数企业与农户还是一种松散的买断关系,签订的合同也缺乏履行保证机制,仅依靠产品购销合同来维系,难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三者利益联结方面,农业产业化链条将农户、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农户主要负责原材料的生产,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对材料的深加工,而处于中间的合作组织主要起衔接作用。有的合作组织由于缺乏有能力、有威信、群众信赖的带头人来引领,很难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保护农户的实际利益,影响到整个经济链条的发展。
农民观念亟待提高。大多数贫困群众技能素质低,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差,绿色产品观念滞后;市场观念不强,创业能力和积极性不高。
从扶贫需求角度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立足西南地区脱贫优势产业,注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凝练若干农业科技重大专项,深入研究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相关发展理论、发展路径和应用技术,选育适合西南地区山地立体农业条件的优良作物与畜禽品种,集成研究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在西南地区现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脱贫农业产业发展急需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改善条件,提升能力,注重与科技扶贫和生产应用需求相结合,开展脱贫支柱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和新工艺研制,强化科研成果在扶贫开发一线的转化,突出高校、科研院所的公益性扶贫功能。优化整合西南地区各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资源,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构建以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为龙头、省市科研单位为骨干、县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若干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创新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鼓励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作投资,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收入归单位,实行统一管理,对完成转化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研究合理可行的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针对西南贫困地区科技精准扶贫需求设立研究专项和推广基金,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对项目在立项前、实施过程、验收及后续管理中进行科学评估,对其技术研究、推广模式、措施、方法、效果,以及企业、农户接受度进行调查评估,对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广阔前景,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项目进行滚动立项支持。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培育一批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技术能手,引导有技术专长和一定投资能力的外出务工农民回乡从事农业,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二是鼓励和引导有文化、善经营、精管理的专业大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立家庭农场和土地合作农场。三是在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的带动下,支持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推动以生产、销售和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向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拓展,推进以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农民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重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功能配套互补、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