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2016年第一批12个退出贫困县之一。2015年末,巍山县有2个贫困乡、2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516户、19423人,贫困发生率7.11%。2016年,巍山县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全面完成了2个贫困乡脱贫出列、21个贫困村脱贫退出、13584人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2.14%,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两户合一”把最贫困的群众找出来。“两户合一”就是通过动态调整,把有发展能力、帮扶能够脱贫的低保户同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把发展能力弱、通过帮扶暂不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户中,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用最好的政策帮扶,最终实现“两线合一”目标。一是吃透政策,统一思想认识。二是部门联动,摸清工作底数。三是紧扣标准,精准识别对象。四是严格程序,动态调整变化。五是强力推进,制度有效衔接。“两户合一”工作提高了建档立卡数据质量,摸清摸准了贫困户、贫困村基本情况,及时准确反映了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减贫成效,为实施精准帮扶、实现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组织牵线用活贷款三方共赢。巍山县在大理州率先探索和创新“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帮扶方式,使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企业得到长远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一是组织牵头,企业农户双向选择,探索企业帮扶贫困户脱贫的新路子,让党支部一头连贫困户,一头连龙头企业。二是组织强保障,创新机制农企共赢。各村党总支部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帮扶企业签订帮扶协议,政府为贫困户申报每户5万元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每年贫困户按投入本金10%的比例分取红利,每户每年可获利5000元。另外,贫困户向党支部作出承诺,规范使用帮扶资金,在资金积累的基础上发展长期脱贫致富产业。三是政府建平台,防范风险长远发展。巍山县委、县政府筹集信贷扶贫风险补偿金,为贫困户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提供保障;乡(镇)政府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以协议形式明确企业对贫困户帮扶期满后一次性归还投入本金,同时可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意愿优先满足继续投入资金,保障贫困户长期收益。四是企业尽责任,农户得实惠素质提升。帮扶企业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在与贫困户的帮扶合作中全部承担种植养殖管理和市场风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足额获得分红,同时,解决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增加劳务报酬收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租金收入。
“七抓七促”创新驻村扶贫队员管理。一是抓制度促规范。坚持以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以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规范管理长效机制。二是抓关爱促干事。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并重,在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确保队员住得下、安下心、干成事。三是抓教育促提升。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分级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解决工作队员“干什么、怎么干、怎么管”等问题。四是抓管理促责任。明确县“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等部门配合,乡镇党委具体负责的日常管理责任。五是抓督导促落实。由县“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扶贫办等部门配合抓督查。六是抓帮带促后进,提高队员适应农村工作、推进脱贫攻坚的能力。七是抓预警促转化。采取自评、互评、会议测评等方式,扎实抓好季度综合测评,及时开展教育提醒,推动“后进队员”提升转化。
易地搬迁帮助贫困户抱团发展。一是把准政策,组织宣传发动。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研究,全面掌握吃透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易地搬迁政策,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提高项目实施透明度,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讨论确定项目建设标准等事宜,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变“要我搬”为“我要搬”。二是统筹规划,建设美丽新村。根据贫困村地域特点、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科学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及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搬迁安置方式;在规划时同步考虑新农村建设,把搬迁点建成美丽新农村。三是突破常规,推动项目建设。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提供前期启动资金,破解土地、林地使用审批等政策难题。四是强化督查,狠抓队伍管理责任落实。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任务分解至乡镇村,以时间倒逼工作,逐级列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常深入到乡镇村、安置点指导工作,各成员单位定期不定期深入建设现场督导,驻村工作队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乡村干部吃住在现场,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馨安工程”关爱留守人群促进劳动力转移。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贫困户收入过程中,巍山县积极探索实施以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要内容的“馨安工程”,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建立台账,做到信息准确、底数清楚、关爱服务对象精准。二是接帮扶对子,实现关爱服务全覆盖。推行“党委挂村、支部挂片、党员挂户”的结对联系制度,各行政村、自然村、小组三级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结对服务全覆盖。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建好关爱服务之家。各乡镇积极争取、整合各级各类项目资金、资源,在村级活动场所建立标准化村级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达到“八有”标准。四是搭建平台,实现关爱服务无缝对接。搭建留守儿童教育扶助平台和活动平台,搭建空巢老人生活保障平台。五是健全例会制度和按月推进工作、“代理家长”制度、定期巡访和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关爱服务常态化。
规范建档与档案精准管理结合。巍山县在省档案局的指导帮助下,于2016年3月11日在全省率先下发了《巍山县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指导全县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为规范全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提供了试点经验。一是以《办法》统领全县脱贫攻坚档案管理。二是以抓调研、抓试点、抓制度、抓指导四项抓手做实档案管理细节。通过开展大量深入细致的脱贫档案建设基础工作,构建起户有卡、村有册、乡有档、县有库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信息体系;齐备的档案资料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信息基础,并作为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完备的档案资料为化解各种扶贫上访、扶贫纠纷,为政府依法扶贫、合理扶贫提供了凭证,见证了精准扶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