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哈尼梯田(下)

2017-04-11 06:55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哀牢山哈尼族哈尼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尼梯田由于高山部分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涵养水源,加之地表径流还要经过村寨,经人为调控地表径流流速减缓,因此对梯田的冲击力较小,破坏性也较弱,故对梯田田埂的坚固性要求较低。

从垂直方向来看,哈尼梯田分布在下半山。由于在较大尺度上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半山区无霜期、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生长;在较小尺度,哈尼梯田的垂直分布还具有梯田和森林交错布局的特点,山坡上每布局一段较长的梯田,就会在梯田的下方布局一片森林,以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坡度较陡的地方,则种植树木,保持水土。

从水平方向来看,因为哀牢山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足以满足灌溉的需求,受水源和灌溉因素的影响,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山坡上。沟谷中由于陡峭深切,易水土流失,日照又不够,不宜开垦梯田,因此,山沟里多是沟谷森林。

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的整个下半山区,是层层梯田。这里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于稻谷生长。哈尼族依着山势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使得梯田每层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大者数亩之广,小者形如澡盆,重重叠叠,直挂山腰,犹如万练银蛇缠绕大山。在梯田间修有道路,行走方便,易于耕作。

从气候条件来看,上半山地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适宜居住。这种山上部有森林、山中部建村寨和下半山修梯田,在哀牢山立体地貌和立体气候带中的不同层次的分布,构成了可以说是哀牢山区所独有的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这是一种平衡的生存空间。居住半山温和的气候带中,是千百年来生活对自然的适应和选择,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对人的要求。在这种三位一体、立体的生存空间里,哈尼族村寨处于森林与梯田之间的中心地位,是有着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的。

村寨紧接梯田并位于其上,自然就便于管理和居高临下地掌握梯田农业的生命之源——水。呈长条环状的水田绕山腰而行,埂回堤转,重重叠叠,包裹着座座大山。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村寨位于层层梯田之上,是哈尼族人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对山区农业生态的把握,在哀牢山立体地貌和立体气候中,创造性地建构出与自然生态完全吻合的适于人的生活益于农业耕作的独特生存空间。

从防洪减灾的角度来看,上半山区紧邻高山森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使泥石流等灾害不易发生;既可以为村寨提供木材和薪炭,也便于村民对树木的保护。

从水资源使用的角度来看,哈尼族村寨人畜用水主要使用森林净化后的地表径流,中间环节越少,越能减少污染。

村寨景观呈水平分布特征,哈尼族在中山地区依据梯田面积的大小构建不同的村寨群落。从建筑用材的外形来看,哈尼族房屋以土木结构为主,房顶扭以厚厚的稻草,使房屋内冬暖夏凉通风干燥,同时也便于取材。更换房顶所需的稻草为当地的长棵儿稻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村寨景观。

哈尼梯田湿地景观格局中民居与梯田融为一体,大山是梯田的家,哈尼的蘑菇房是稻谷的家。哈尼族居民从村寨进入梯田,稻谷从梯田回到哈尼族居民的家。这是世界上最自然也最动人的来往。

哈尼梯田人居环境生态平衡和谐,坐落于半山向阳坡地的哈尼族村寨,翠竹青青,绿树成荫;站在村中,抬头看是茂密的高山和森林,低头看是万道梯田;天高云淡,阳光和煦,好一派崇山峻岭之中的田园风光。据《尚书·禹贡6》载:“和夷”(哈尼族先民)所居之地“其土青黎,其田上下”;这种天人合一、平衡和谐的生存空间是哈尼族认识、适应哀牢山自然生态环境,创造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果,同时也是其对生存的追求和其原有的农耕适应性的必然产物。

高山森林涵养的泉水,为哈尼族村寨的人畜饮水(包括农田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高山森林中有丰富的动植物,据调查统计哈尼梯田湿地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667种、野生动物689种。人们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山大谷深的地理环境中找到中半山区这样的气候“四季如春”的居住地,并以卓越的农耕技艺,在巍峨群山中开垦出山区独有的蔚为壮观的梯田田园生态景观格局。

哈尼梯田人居生态环境效益优化和谐的哈尼森林——村寨——梯田生态景观哈尼梯田景观格局的生态旅游价值梯田景观,最吸引旅游者的景色是规模巨大而分布广泛的梯田湿地,其具有规模美的特征,使无数旅游者都被其境内那些规模巨大、变化无穷的活态田山景观所折服。就世界遗产保护核心区元阳梯田的面积为355731.76公顷,占景观总面积的16%,共253个斑块,斑块平均面积为140.6公顷,斑块间的距离为469.4米,呈现出斑块面积较大且空间分布广泛的特征,因而进入元阳境内的旅游者随处可见大片分布的梯田,令人震撼。色彩斑斓的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景观格局的生态旅游价值哈尼梯田湿地规模美的另一个特征是存在巨大而独立的梯田斑块。

在元阳梯田分布核心区,有几片规模巨大的连片梯田包括坝达—麻栗寨—多依树、猛品梯田片区,其中坝达—麻栗寨—多依树片区梯田的面积达9132.6公顷,是景观中梯田面积最大的斑块,梯田级数达5000余级,也是境内最著名的梯田观赏路线。猛品梯田片区面积为502.1公顷,以其海拔高差近2000米而闻名;从斑块粒径分布可见,整个元阳境内梯田湿地斑块面积大于500公顷的有10个,它们的面积为18835公顷,占梯田湿地总面积的53%。因此,只要具有合适的视点,这些巨大的梯田湿地斑块都是非常独特的景观。

哈尼梯田湿地活态景观的变化无穷是游客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时而梯田景观笼罩在浓浓厚厚的迷雾之中,十米开外,景物隐隐约约,神秘莫测;当云开雾散,就像美丽的姑娘揭开神秘的盖头,婀娜多姿立刻令人惊叹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景观,永远不会重复。

活态景观的非物质文化的哈尼梯田湿地曾一度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正在渐渐消失。盲目的经济效益追求,导致哈尼梯田景观格局的完整性被破坏,形成斑块化、破碎化和孤岛化梯田景观。哀牢山山高坡陡、深谷纵切,地质属断裂构造发育、岩土体结构脆弱、风化严重等特点,单点暴雨强度大,遭遇强降水和连续性降水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因此,该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上千年近百万亩的哈尼梯田的发生发展,是哈尼族和生活在这一区域各少数民族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智慧结晶的光芒体现。但是,哈尼梯田湿地景观格局一旦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恢复将不可逆转。

加强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要积极学习世界文化遗产范例的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政府全力协调解决已经在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农业文化遗产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保护应遵循以人为本、整体保护(保护整个环境和人类习俗)、就地保护(成立保护区)、活态保护和最少干预原则。考虑到遗产地的经济发展问题,哈尼梯田保护和利用要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内部组织结构、分配结构上对梯田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和利用,找到对外交流、经济创收的新功能。发挥遗产旅游替代产业对遗产地经济、文化教育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建立专门学科是宣传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知识、提高人们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哀牢山哈尼族哈尼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游到山顶的鱼(外一首)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听哀牢山(外一首)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哈尼幸福万年长
哈尼之心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哀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