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电子商务 助推精准扶贫

2017-04-11 05:50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宣传部新闻办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网店电子商务农产品

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宣传部新闻办

云南省永胜县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促进了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推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促进电子商务精准扶贫。

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一是把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知名平台。组建专门线上运营团队,主推全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如程海螺旋藻、三川火腿、他留乌骨鸡、滇峰蜂蜜、黑松露等。二是乡镇建成电商服务站,有线下展示店,设有运营服务、展览展示,提供产品整合、销售信息、技术指导、代运营等服务。三是村级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点,鼓励村民开办网店,提供代销代购、信息查询、缴费等便民服务。四是依托农村电商平台和乡镇村服务站点提供生产资料购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统一产品标准,培育知名品牌。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围绕地方特色手工艺品、文化产品、特产农作物系列、野生菌系列、药材系列、经济林果系列等,开发和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制定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培育特色品牌。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申报认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引导、支持和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群众从事网货生产加工或原材料生产销售,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依据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认证一批网货供应定点企业,为县内网店提供充足丰富货源。抓好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流通环节进行监测,杜绝质量隐患。引导贫困地区、贫困户与种植养殖大户、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龙头物流企业以及电商企业的组合,开展订单式生产,形成一批有品质、有价值、有声誉、有市场的电商扶贫特色优质农产品。

建立完善物流体系。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物流快递服务业。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快递物流企业、重点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其他社会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实现“电商服务站点+合作社(企业)+网店+物流快递”模式,提高网货配送效率,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壮大网店规模,创新网商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多形式、多方法扩大网店经营规模,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服务商、电子商务协会、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作用,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群众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通过与当地电商龙头企业、网络经纪人、能人大户、专业协会开展网店“一对一”对接,提高网店运营效益。由永胜电商服务商帮助贫困户开设淘宝或本地平台网店,指派专人进行管理、维护,专门运营贫困户的产品,增加其收入。鼓励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休闲农业等体验式电子商务,鼓励乡镇村级服务站等开展生鲜农产品进社区和网上商品批发配送服务。

建立人才培训体系。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业务带头人、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依托各级电商示范企业、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园、创客中心优化提升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电商孵化功能,集中培训和孵化村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农村待业青年、待业妇女、农民工。邀请电商专家和网上创业成功者,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专家理论和网上创业成功者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发展、网上开店、维护运营、物流服务等全过程系统培训,务求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训一名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销售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的电商应用人才和信息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按需培训、上门服务。

促进政务服务及金融服务效能提升。在乡(镇)、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通过党建政务宣传、法规政策宣传、在线科普宣传、文化旅游宣传、网上申报审批、网上办理证照、在线订票等电子政务功能,为群众提供充分、便捷、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方便就近群众办理各种事项。鼓励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贫困乡镇设立服务网点,村设立金融服务代办点,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推动农村网店电子支付、结算普及应用,通过在线支付、互联网信贷等模式帮助农民完成消费、借贷、理财等业务。

猜你喜欢
网店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