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十项行动提升新市民职业化水平
成都市温江区深入实施“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针对小微企业主、个体经营户、青年(大学生)创业者、基层创业带头人及行业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需求,从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经营管理三个方面,探索“1+N”培训模式(“1”为创业知识培训、 “N”为不同行业创业项目所需的技能培训),开展了提升新市民职业化水平的十项行动。
服务“三医融合”产业发展,依托护理专业院校或培训机构,开设术后护理、康复理疗等课程,提升现有康疗护理行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经营户技能水平及创新能力。围绕老年护理、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营养膳食等知识和技能,对家庭康养、护理业经营者及零散从业户实施针对性培训,提高其职业化水平。
围绕现代服务业,提升高端商贸、现代商务、旅游文创等从业者的职业素能。立足商圈,对商场餐饮、住宿的经营主体开展职业礼仪、沟通交流等培训,培养具有现代服务意识的经营者。以营销知识、交流技能为主要内容,融合电商营销理念,对商场服装销售、化妆日用品销售的经营主体开展高端销售人员专题培训,培养现代营销能人。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个体经营户、农村合作社等开展以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家庭农场经营、休闲农业发展、“互联网+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培训,培养有技术、善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筛选有产业发展意愿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互联网创业思维和理念、产品市场分析和拓展等培训,培养有素养、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经理人。
以科技园为核心区域,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培养“金蓝领”人才的基础作用,围绕医药生产、食品加工、机械维修、印刷技术等专业技术开展以师带徒、在岗技能实操培训,从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培养、挖掘、发现一批“技能名师”“手工巧匠”,提高金蓝领总体数量,提高“温江造”的技能竞争力。
立足温江生态旅游发展,对万春绿道、幸福田园、永盛连二里市等农家乐和民宿经营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开展现代服务意识培训,帮助农家乐向休闲农庄转型,向民宿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开展“农业旅游+互联网营销”、乡村旅游业发展等专题培训,有利于培养一批知民俗、懂管理、善运作的生态旅游经营人才,服务温江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
立足“吃在温江”定位,根据地方特色制订名厨烹饪教学培养计划,提升本土厨师职业素能。对餐饮协会中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成员,实施以万春卤肉、公平红烧兔等特色风味为主的名厨特色创意培训。以农村九斗碗、乡村宴席为主,对乡厨集中开展中式菜肴、中式面点的制作培训,强化宴席承包经营能力,促进美食行业升级发展。
充分发挥温江花木产业的传统优势,以“花木+创意”“花木+互联网”的方式,对温江花木合作社、花卉园艺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实施产业升级培训。积极推进“花木+创意”专题培训,结合川派盆景造型、花木编艺、微型景观制作等,提升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花木艺术创新造型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花工。推进“花木+互联网”发展,利用微信、淘宝、花木交易网站等网络交易平台,开展花木电子商务营销培训。
针对光华片区、中心城区、大学城片区等住宅区物业管理人员,开展物业管理法规条例、安全、卫生、绿化管理等全面的物业培训,提高物业管理的职业能力,为智慧社区建设培养职业化的物业管家,提升百姓居住质量和幸福指数。
融合现代化设计理念与工艺,引领传统手工艺人技能再提升。针对蜀绣、手工编织,手工皮鞋、工艺品制作、缝纫加工等小微企业主、个体经营户及其从业人员,开展以时尚设计元素、现代制作工艺为主的培训,强化手工制作品牌化,增加手工制品文化艺术价值,促进传统小作坊向专业工作间转变,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手工匠人。
服务基层产业发展,提升基层村(社区)干部、村(组)人员、创业带头人服务群众、致富带富、引领发展的能力。开展了农村产业经营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与销售、产业项目管理与经营、家庭金融理财等引领产业发展的专题培训,培养具有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理念的基层创业带头人,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成都市温江区就业服务管理局林华 孙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