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地方史话:揭开第二条战线序幕(三)

2017-04-11 05:17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刘浩军区东北

文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

5.滇军东北举义旗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命令卢汉率第一方面军,作为中国战区代表前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5年9月1日,卢汉指挥所属第52军、第60军、第62军、第93军、暂编19师、暂编23师、第93师等部队,分5路进入越南。9月中下旬,卢汉所部各军、师克服道路困难,全部到达越北集结地区,总计5个军(后增加53军)、3个独立师共20万人,其中包括滇军2个军、2个师。卢汉率第60军进驻河内,以北纬16度为界,接受越南北部日军的投降。滇军代表100多年来首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中国人民受降,既是全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云南人民的光荣。正当入越滇军接受日军投降之际,1945年10月3日,蒋介石命令杜聿明在昆明发动突然袭击,以武力逼迫龙云下台,随之建立了蒋介石全面控制云南的党政军体系。“十·三”事变的消息使滇军官兵大为震惊和气愤,一些中下级军官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呼声。

滇军入越南受降时,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原在滇军中的地下党员方正(方文彬)、张士明、宁坚、黄致平、杨重、王立中、杨永新等人均随部队进入了越南。1946年4月,第60军地下党支部书记方正回国请示工作,临走前嘱咐在滇军中的党员:部队无论开到哪里,我们的同志一定随同部队去到哪里,有计划地把能掌握的部队拖过去。同时指定由张士明、杨重分别负责第93军和第60军党的工作。

1945年11月,蒋介石为调滇军前往东北参加内战,命令对部队进行整编,将入越滇军8个师缩编为6个师,大批进步官兵被裁减。整编后滇军仍为第60军和第93军,第60军辖182师、184师和暂编21师,原184师师长曾泽生升任第60军军长。第93军辖暂编18师、20师和22师,卢濬泉任第93军军长。在整编中,中共党员积极争取掌握兵权,杨重担任了第60军补充团团长,张士明调任第93军暂编18师3团副团长,宁坚任第93军22师参谋长,20世纪20年代入党、后失去组织关系的马逸飞任184师参谋长。孙公达、陆飞、赵雄等青年军官,组成了党的外围组织,并团结了一批中上层军官。

1946年4月,第60军、第93军乘坐美国运输轮从越南开赴东北,到内战前线充当炮灰。广大官兵远离家乡,思乡心切,厌战情绪不断增长。加上国民党嫡系将领对非嫡系部队的歧视和分割使用,在滇军将士心中投下了阴影。因此,滇军也就成了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事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滇军调运东北后,中共中央全面分析了东北战场的形势,认为滇军占东北国民党军的三分之一,如果能争取或迫使滇军大部反蒋起义,对消灭东北敌军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进一步分析了争取滇军的有利条件,决定把争取滇军作为东北解放战争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实施。

1946年4月,中共中央从延安派云南籍党员刘浩到东北做争取滇军的工作,临行前,朱德、刘少奇等亲自对刘浩作了指示。5月初,刘浩赴东北途经北平时,中共中央代表团叶剑英、李克农听取刘浩的汇报后,又作了重要指示。刘浩到达冀热辽分局所在地承德后,根据中共中央、中央东北局指示,冀热辽分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滇军工作,专门成立滇军工作委员会,由分局书记程子华兼书记。随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从南方局抽调方正、陈方(李立贤)等,从延安抽调左仲平、苏民、刘惠之、禄时英等一批原来就做滇军工作的干部或云南籍的党员,分批到达东北解放区,专门开展对滇军的工作。

刘浩于6月辗转到达东北,进入滇军驻地后,先到锦州第93军驻地找到张士明,听取情况汇报,分析研究工作,布置新的任务。随后,张士明派团部副官、中共党员黄致平护送刘浩到达抚顺,与第60军中党组织负责人杨重接上关系。刘浩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并结合实际,对滇军中党组织的工作提出了8条意见,要求在滇军中广泛开展交友活动,积极发展党员,利用敌人内部矛盾适时开展工作,党员积极争取掌握兵权,搜集军事情报,积极慎重地开展对上层将领的工作。滇军两个军的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广泛开展交友活动,迅速发展了一批进步分子入党。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浩先后3次秘密会见第93军军长卢濬泉,转交了朱德的亲笔信,并宣传形势和党的政策。由于第93军后来调防赤峰,交通不便,加之卢濬泉思想顽固,惧怕滇军在东北起义会影响卢汉在云南的地位,党组织遂决定将滇军工作的重点转到第60军。

1947年4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即将开始的战略反攻,党进一步加强了对东北滇军的工作,东北局成立了两个滇军工作委员会,一个以东北局联络部长李立三为书记,李立果、刘浩任副书记,担负在吉林北部对第60军开展政治攻势和与第60军地下党组织联络的任务;另一个以吉林省军区司令员、云南人周保中为书记,吉林军区敌工部长陈方和刘浩任副书记,负责在吉林南部对第60军开展政治攻势。滇军中的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要求,利用蒋介石同云南地方实力派之间的矛盾,抓住时机,有计划地进行瓦解敌人斗志斗争。同时,积极争取掌握兵权,发展了一批党员,壮大了党在滇军中的力量。为配合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实行军事打击,滇军中的地下党组织还积极搜集和传递军事情报。杨重利用工作和职务的便利,将一批重要军事情报通过刘浩转送东北军区。第93军中的宁坚、张士明也积极向东北民主联军提供情报,宁坚提供了第93军暂编22师的行动情报,使东北民主联军迅即将该师全部消灭。党组织还建立了与解放区的交通联系,加强内外配合,接应和掩护东北民主联军代表直接对滇军将领进行策反工作。

1946年5月,刚被调到东北内战前线的滇军第93军18师3团7连和第60军184师先后在辽宁绥中县高岭车站和海城发动了起义,给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当头一棒,打乱了蒋军在东北的内战部署。

滇军第93军18师3团7连连长陈禄、副连长白华是长期受共产党影响的进步青年军官,曾得到滇军中地下党员朱家璧的教育和引导。滇军到达东北后,7连驻扎在北宁铁路(北平—沈阳)辽宁绥中县高岭车站看守桥梁。接防后第5天,1946年5月17日,东北民主联军冀东军区第10旅、第11旅奉命横扫北宁铁路,阻止蒋军北上。7连首先与11旅接触,随即在前线宣布起义,全连及配属的重机枪排共200余人一个不少地到了解放区。7连起义后,受到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不久,冀东军区将7连改编为冀察热辽军区民主建国军云南支队,陈禄任支队长。高岭起义虽然人数不多,但它是滇军在东北的首次起义,牵动着东北滇军这一敏感问题,敌人十分震惊。为了稳定军心,国民党方面故意掩盖事实真相,把7连起义上报为“全连阵亡”,还召开了“追悼会”。国民党《中央日报》也大肆造谣,说滇军200多人全被共产党活埋了。

1946年4月底,滇军到达东北后,第60军被分割建制,分散配置在中长铁路(满洲里—哈尔滨—大连)及其以东地区,184师归国民党东北行营长官部长官杜聿明直接指挥。杜聿明将184师所属550团摆在辽宁营口、大石桥,551团摆在鞍山,师部直属队及552团摆在海城,全师被分散配置在铁路沿线。5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发动了鞍(山)海(城)战役。5月25日,驻守鞍山的滇军184师551团被歼,300余官兵缴械投降。5月27日晚,东北民主联军向海城发起进攻,三面包围了驻守海城的滇军,同时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在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下,师长潘朔端与副师长郑祖志、参谋长马逸飞、552团团长魏瑛商议后,决定起义。当即派人携潘朔端的亲笔信与东北民主联军联络。经过双方几次协商,5月30日清晨,按照民主联军的要求,滇军184师2700余名官兵离开海城,直奔解放区。5月31日,发表了《六十军一八四师反对内战通电》。驻守大石桥的550团不服从起义命令,被东北民主联军歼灭,团长杨朝伦被抓俘。

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夜,滇军184师在师长潘朔端的带领下整师起义,给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当头一棒,给卢汉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和云南社会各界造成很大震动。蒋介石不得不派卢汉前往东北安抚滇军。6月6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给184师起义部队发来贺电,称赞起义官兵“揭和平之义旗,张滇军之荣誉,全国人心,无不为之振奋。和平民主,光明在望,尚希共同努力,再接再厉,以竟全功”。接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陈毅,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总司令贺龙,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民主建国军总司令高树勋等都发电表示祝贺。此外,各解放区政府、群众团体、各界爱国人士、云南旅延安同乡会等纷纷致电祝贺。昆明12家期刊联名致函慰问184师起义将士,称颂海城起义是“第二次护国起义”。

6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184师扩编为中国民主同盟军第1军,任命潘朔端为军长。经过整训,1947年5月至9月,民主同盟军第1军先后组织了3个支队,分别到辽北和吉林前线,配合军事攻势,开展对滇军第60军的争取工作。1948年初,民主同盟军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

滇军第60军自调到东北参加内战之日起,就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方面被蒋介石驱使到内战前线充当炮灰,时时受到排斥和歧视;另一方面在战场上又多次遭到东北民主联军的沉重打击。184师海城起义后,第60军在营口重组184师。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以吉林四平为中心发动夏季攻势,经过3天的激烈战斗,重建不到一年的184师再次覆灭。184师被歼后,驻海龙的第60军暂编21师顿成孤军,准备撤回吉林。第60军中的共产党员杨重马上派人将情报送给东北民主联军。5月31日,暂编21师行至磐石县城西侧,遭东北民主联军截击,除少数人逃脱外,大部被俘,师长陇耀带着几个随从化装成老百姓逃回吉林。7月中旬,第60军182师也遭受重创。

为了进一步瓦解敌人,东北民主联军在不断发起军事攻击的同时,对驻守吉林的第60军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1947年6月,刘浩在杨重的掩护下,趁陇耀在海龙丧师、情绪低落之际,带着林彪和潘朔端的亲笔信秘密会见了陇耀,向陇晓以大义,希望他适时反蒋起义,站到人民一边。不久,吉林军区遵照东北军区的指示,将暂编21师的200余名被俘军官,经教育后全部遣返。滇军中的共产党员仍积极开展策反和收集传递情报的工作。9月,蒋介石得知原滇军184师师长张冲已到哈尔滨的消息,立即命令清洗张冲旧部。党组织立即通知在滇军中有可能暴露的党员撤退。张士明、杨重(到解放区改名杨滨)等7人撤回冀察热辽解放区。根据党组织安排,第93军中的地下工作由杨守沫负责,第60军中的地下工作由孙公达负责,并确定集中力量继续做好第60军的工作,力争实现全军反蒋起义。1948年2月,东北军区政治部成立前方办事处,直接与第60军中的党组织联系,专门负责瓦解第60军的工作,任命刘浩为前方办事处处长,杨重为副处长。

在东北民主联军强大的军事打击下,新任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决定放弃陷于孤立的吉林,把第60军集结到长春。1948年3月8日,第60军和国民党吉林省市党政机关及地方团队,仓皇从吉林撤退。在东北民主联军沿途截击下,敌军如惊弓之鸟,有30多个中下级军官的家属都没带走。东北军区前方办事处收容了这批家属,后派人将他们送到长春,在第60军官兵中产生了很大反响。5月,东北军区政治部还将第60军下属团长张秉昌、副团长李峥先等以放俘形式分批派遣回长春,开展对滇军中上层将领的策反工作。

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已被压缩到锦州、沈阳、长春3个孤立据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实行战略决战,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按照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就地消灭敌人、关起门来打狗的战略部署,大部主力南下,先发起锦州战役,切断敌人的退路;对长春守敌则采取久困长围的战略方针。

长春守敌为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领的新7军和第60军2个军约10万人。5月下旬,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肖劲光司令员、肖华政委根据党中央和东北局的指示,确定了军事打击、政治攻势、经济封锁三位一体的久困长围方针。人民解放军10万大军兵临城下,在长春城外方圆50里的地域上形成一个封锁区,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外之城,长春10万守敌成了瓮中之鳖。围城指挥所进一步加强了争取第60军上层将领的工作,利用张冲、潘朔端、郑祖志等与曾泽生、陇耀的关系,多次写信劝说他们采取正义行动。

1948年10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锦州战役。15日,解放军攻克锦州,滇军第93军军长卢濬泉被俘,长春守敌更加惊慌失措。在一批有爱国正义感的军官的积极支持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决定率部起义,投向光明。10月14日,曾泽生派张秉昌、李峥先携带曾泽生、白肇学、陇耀3人的联名信到东北军区政治部前方办事处联络起义。经过双方认真协商,10月17日,曾泽生郑重宣布起义,迫使郑洞国于19日率新7军投降。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滇军第60军长春起义,打乱了蒋介石在东北的战略部署,加速了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长春起义开创了解放战争时期迫敌整军起义、实现大城市和平解放的光辉战例。不但减少了战争破坏和人员伤亡,还为和平解放大城市提供了军事斗争、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经验,也为据守其他大城市的国民党官兵指出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滇军在东北内战前线起义,对云南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云南地方部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滇军第60军起义后,经过九台休整,中央军委于1949年1月2日发布命令,将起义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任命曾泽生为军长、徐文烈为政委。

猜你喜欢
刘浩军区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THE EXTENSION OPERATORS ON Bn+1 AND BOUNDED COMPLETE REINHARDT DOMAINS*
大东北的春节
刘浩艺术作品欣赏
消除“钝”感肌就是这样滑!
THE INVARIANCE OF STRONG AND ALMOSTSPIRALLIKE MAPPINGS OF TYPE β AND ORDER α∗
关于西南军区成立时间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