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南民族大学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根本所在,是体现课程教学价值意义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课程教育教学中处理好立足本质、做实环节、规范标准等几个基本关键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的,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大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是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向、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2005年,“两课”教育教学(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进一步改革,将原来7门课程整合为4门,并另加《形势与政策》课,构成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进行教育教学。
回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课程教学体系设置的历史,立足于反映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而又被称为公共政治课的课程教学,是始终存在的,它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价值意义的根本之所在,也正是因为恪守并不断拓展这一根本,才使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定位、研究领域及其发展方向: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着力解决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观念问题,与其他专业技术课程相比,既承担独立一体的目标任务,又形成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必须始终把政治性放在首要位置。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着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这是其他任何专业学科无法替代的。宣传与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理论体系,需要探索科学而又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
在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一是建立健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制度性保障。对此,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要齐抓共管、相互协作,形成大思想政治工作圈的态势;对于直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健全教材、开齐课程、给足课时,适时做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三进”工作,并按一定的师生配比,建设一支信仰坚定、思想活跃、业务精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二是抓牢课程教学研讨和集中统一备课环节。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在树立观念、培养思想、知识传授中,有着极为严格的政治意识界线要求。正所谓“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贯彻这一原则,由教研室集中进行课程教学研讨和实行集体备课制是不可或缺的前提。通过集中统一的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准备,明晰教学方向,理清教学思路,共同探索教学的疑难重点。三是组织好系统完备、逻辑严谨、翔实可靠、细致入微而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一个由四门主干课程组成的结构完整、体系完备的系统,它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育等多个方面,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角度出发来确立各门具体课程的教学,是做好课堂教学本身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讲授者既要精通一门又要了解掌握课程体系的全部,科学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准确定位具体课程教学功能,把握好教学尺度,形成既分工负责又汇聚合力的格局。四是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放性。开放是解决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获得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既包括教学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师生互动,也涵盖整个教学过程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来自于多元渠道讲授人员的共同参与、不同兄弟院校之间的教学研讨交流、课后的师生通讯讨论等多个层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终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体现了教育的要求、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可以通过最后的考试环节进行评估与检验。首先,对于任何一种层次的教育教学对象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一致的教学要求、规范和口径,这就为建立检测标准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其次,明确而清晰的课程设置导向,又为确立检测标准指明了方向,回答了如何进行评估检测、评估检测什么、在什么程度上进行评估检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使规范评估检测变为可能。再次,丰富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估与检测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空间。目前,全国统一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有既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完整的内容体系,这为形成不同课程特色的考试内容、风格和实现方式打下了基础。最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也为进行这种评估检测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实现手段和方式,诸如传统的卷面考试、分段检测、课程论文评价、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机考”,乃至包括选择全部方式优势的综合运用等。
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检测评估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中,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搭建的信息平台而进行的“机考”,是既充分体现课程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又符合现代发展潮流的较好方式。一方面,“机考”实现了“教”与“考”的适当分离,能够起到统一课程教学口径及讲授广度和深度的作用,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从而量化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机考”也给应试者带来了相应的压力,要求全面、系统、完整而又准确、灵活地掌握课程知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机考”方式本身来说,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考试及产生结果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到相对的客观公正;从“机考”内容的设置上看,又可以根据不断变化中的课程教学及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调整和更新;从“机考”题型种类运用上来讲,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也可以通过选择、判断、理解、材料分析等,把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当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检测方式,考试都不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取向。通过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给予受教育者丰富的理论知识,培养受教育者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思想原则,才是教学工作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