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云南省曲靖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古人说过:“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家教。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如开山之凿,铭刻不尽历史记忆;如溪水之澈,洗涤多少思想尘埃;如治世之药,化解无数恩怨纷争。史册之中,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闪烁思想智慧,读来犹觉耳目一新;典故之中,曾子践诺、孟母三迁、黄香孝父、岳母刺字……民间广为流传,听之精神一振。这种拥有,无关物质之贵贱,唯系精神之富庶。
家是老人的寄托、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家是我们精神成长的沃土,我们的梦想和抱负的小舟,就是在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中放飞和起航的,我们的跋涉和腾飞的心灵,在家庭的等待、家人的期盼中休憩。家是一段连接我们起点和终点的曼妙风景,是推动我们行稳致远、追求卓越的坚实支撑。区区一个“家”字,浓缩了多少爱与牵挂,诠释了多少情与不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古人推崇“家国情怀”“家国一体”,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一种生命的自觉和家教的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著,“家”与“国”从来都不只是动人心弦、摄人魂魄的文学佐料,更是近乎天下苍生心中的普遍精神归属。为了家,我们甘心付出,忘我奉献,把对家的爱融入不懈的奋斗,把对家风的传承延伸为社风纯正、民风和谐,并逐渐提升到一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一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之任为己任的使命,责重山岳、公而忘私,这就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恢宏时代课题。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过这样的话:“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家”同“国”本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我们要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太平天下的担当,让爱家与爱国、兴家与兴国实现完美对接和融合,让精神家园芬芳吐艳,让民族精神之河永不枯竭,让伟大复兴中国梦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