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平 吴慧芳
专题述评
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述评
杨生平 吴慧芳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当今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焦点主要是从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性质和内涵,以及意识形态与具体学科的关系的探讨。近些年来研究的焦点主要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国家意识形态与政党意识形态的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理论等等。总体来看,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焦点的转换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政治性特点。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执政党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当今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上个世纪60年代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遇到新形势、新情况,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与研究日益增多。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性质到底是否定的,还是肯定的,抑或是中性的,国内研究者的观点有较大分歧。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一种是否定的意义,意识形态等于虚假意识;一种是描述的性质,意识形态是指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姚大志的观点可以说是对类似观点的一个综合。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性质是历史地变化的。根据对马克思原著的分析,他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早期著作 (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个与科学对立的概念,是颠倒了的意识。而在后期著作 (如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意识形态是一个包括全部社会意识的概念, “其内容可以是虚假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其功能可以是保守的,也可以是进步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中性的意识形态概念’”。而到了列宁那里, “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都与客观真理和绝对自然相符合”,由此赋予意识形态以肯定的性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大的贡献即在于主张社会主义既是意识形态,也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又是科学。①
2.意识形态与具体学科的关系
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关系,曾经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具有意识形态性。何中华认为,需要以意识形态的界定为前提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意识形态性的问题。在他看来, “意识形态作为 ‘虚假意识’,乃是一种 ‘遮蔽’力量”,而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意识形态批判,是一种 ‘解蔽’的力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一种意识形态,就从根本上混淆了它同一切旧哲学之间的本质区别。这不仅严重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而且在实践上也将带来许多消极后果。”②但在赵家祥看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界定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③郁建兴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既是政治形态,又是大学制度中的一门学科。这种特殊的地位导致了它既具有实践领域的意识形态性 (现实性),又具有理论领域的学术性 (科学性),这两者并不矛盾。④
其次,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杨生平指出,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是科学的代名词,在马克思那里,作为 “自由的精神生产”的科学与意识形态却有着严格的区别。但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以 “正确的意识”为前提的,所以它是唯一科学的意识形态。⑤不过也有学者赞同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的说法,认为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横着一条鸿沟, “科学只是在不断摆脱那些凝视、袭击和缠绕着它的意识形态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在历史的必然中自由的科学”。同哈贝马斯和卢卡奇的观点一样,俞吾金认为科学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并且,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双重功能 (生产力功能与意识形态功能)的凸显, “解构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抽象的对立”⑥。
再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学术研究的关系。陈先达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但他同时指出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学术中各种风格流派的多样性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并不矛盾。⑦“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与贯彻‘双百’方针是一致的,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并不否定和取消我国公民的信仰自由;我国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性并不否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要把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区别开来。”⑧张骥等在研究中也指出,既要尊重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规律,又要坚持文化建设的 “双百”方针,正确处理一元化指导思想和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⑨
3.执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
郑永年认为,为了重塑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区分 “执政党意识形态”与 “国家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因为两者并不相同。简单地把执政党意识形态加诸社会之上,就容易出现问题。⑩而侯惠勤则明确指出 “国家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阶级意识,是上升为统治思想的阶级意识”⑪。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国家现象,这就决定了其实质是阶级意志的表达”。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意识形态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即 ‘思想的上层建筑’,其功能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⑫毛泽东在创建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取得的伟大功绩就表现在 “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同时,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⑬。赵海月等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也是直接将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当成了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唯一的意识形态建设。 “执政党意识形态只有发挥 ‘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执政党意识形态要具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还必须要有人民性作广泛基础”。⑭
4.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中共十八大指出,要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集中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此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逐步成为理论热点。
首先,面临的挑战。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事业的跌宕起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近年来,有多种社会思潮在同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王国敏等认为,这些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 “新左派”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和新儒学思潮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⑮张骥等人则认为,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和 “西化”、 “分化”战略,信息网络化、经济市场化对思想观念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民众思想的复杂化等等,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出了挑战。⑯张士海等人从国际环境 (苏东剧变导致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的质疑、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带来的冲击)、国内环境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社会阶层的分化、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等)以及执政党的主观原因方面来分析在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了积极面对该问题的重大意义。⑰
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在国际和国内场域都出现了变化。唐勇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随着经济、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变迁在国内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新中国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夺取话语权的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占据完全主导地位的阶段;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据话语权的相对主导地位的阶段。⑱刘先春等人对该问题的观点与此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并且把三个阶段依次描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从弱势到强势的阶段、单极话语权模式阶段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受到其他意识形态挑战的阶段。同时,刘先春也谈到,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冷战期间与以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处于旗鼓相当、二元对立的态势;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系统逐渐在全球占据了话语霸权地位。⑲
其次,建设路径。韩庆祥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应对中西方交流中出现的 “话语冲突”和“话语交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和加强中国话语权。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然会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及认同度,进而会赢得话语权。所以,马克思主义的 “三化”问题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问题。21侯惠勤则认为,话语的流行背后往往潜藏着话语霸权,意识形态的话语转换不是毁灭性的创造而是在坚持前提下的自我更新,最好是在吸纳流行话语的同时,不轻率丢弃传统话语,即“老话新说”或 “添新不去旧”。22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变化可以改变意识形态在大众中的接受程度,话语体系的适当转型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唐爱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经历了由革命型话语体系到建设型话语体系的转换;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建设型话语体系又经历了工具理性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向价值理性为主导的话语体系的转换。23但侯惠勤明确指出,就意识形态建设而言,我们坚决不搞 “两个马克思”的割裂,不搞所谓 “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和 “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划分,也不搞 “两个邓小平” (去意识形态化的邓小平和 “毛派”邓小平)的划分。24
再次,责任主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冯虞章指出其中的关键就在于 “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25。朱继东认为,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冲击中,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必然要求。26刘先春也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建构中,要重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实践后果的兑现性。27
5.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
意识形态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文化问题在各研究领域的日益凸显,意识形态与文化认同、文化话语、文化自信、文化身份、文化安全等等问题的关系逐渐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
黄力之认为,随着意识形态越来越以文化的面目出现,也就意味着意识形态模式不能排斥文化的存在,而且要通过文化哲学来获得新的意义。28赵海峰指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运作方式是潜移默化的、软性的,它的现实基础除了政治认同以外,更持久、更广泛的是文化认同。29胡伯项等人从表达、接受与传播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由政治话语向文化话语的转换。30刘建军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多重复合的文化身份: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它可以作为公民的个人信仰,也可以是社会的公众意识,还是我们国家主流的学术思想。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文化身份之间的辩证关系,对进一步坚持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1王虹、张骥等人从文化安全的角度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所受到的冲击及其建构的路径和意义。32
6.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国内学者在对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注意到很多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出了不同的解读。他们的解读,虽立场不同、方式不一,但也可以帮我们澄清一些问题,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
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或介绍的文献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对某个学者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一种是对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沿革的系统介绍。
第一种情况的期刊文献较多。比如,王雨辰对阿尔都塞关于科学、哲学、意识形态三者关系的解读。33杨生平对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论者威廉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三种含义的辩证解读。34美国学者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评述也为国内学者所关注,包立峰认为他的学说“结合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晚期资本主义现实的关系,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个体与集体、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互为统一和辩证的阶级维度中,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本性”35。杨生平认为,詹姆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把其七种意识形态模式以时间为标尺分为老式意识形态和现代意识形态两种模式。他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性质及变革意义具有重要作用。36卢永欣在与马克思主义 “否定的意识形态”对比的意义上研究了齐泽克 “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37汪行福研究了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之间的联系。38张秀琴研究了伯明翰学派的斯图亚特·霍尔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 “文化大众主义”解释等。39
第二种情况则既有文章的解读也有著作的系统梳理。如姚大志曾以问题为导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从意识形态的性质、意识形态革命、意识形态与合法性等角度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探讨。40而张秀琴则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关系的角度,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概括为四个方面:弘扬意识形态的 “批判精神”、拓展意识形态的批判领域、追问意识形态的本体存在以及求索意识形态的超越之径。41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系统的介绍与阐释还可参见侯惠勤、孟庆顺等学者的相关著作。42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除了以上列举的热点问题,有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意识形态的转型问题,还有研究者从国家形象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43。同时,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许多研究者也关注到了网络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或者把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44
从中国知网搜索,以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搜索关键词,以 “篇名”为搜索母体,截止到2016年10月20日 (查询日期下同)共搜索到报刊文章1118篇。通过查看文章的发表年度,可以看到1964年第一篇标题中带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章发表,第二篇出现在1975年,第三篇出现在1980年,从1980年到1999年,每年都有文章发表,但数量一直在6篇以下,中间只有两年特殊 (1990年9篇,1991年10篇)。2000年以后,国内学术界对意识形态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成果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查到相关文献651篇。从图书馆数据库结合互联网以 “意识形态”为书名关键词进行简单查找,共找到相关专著43本,从出版时间上来看,主要集中于1999年之后。在目前查找到的43本专著中,(截止到2016年7月11日)出版的时间分布为:2016年2本、2015年13本、2014年6本、2013年5本、2012年5本、2011年2本、2010年5本、2009年2本、1998年1本、1993年1本,其中两家国家级出版社占据了此类书籍出版数量的半壁江山:人民出版社15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本。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文章的数据分析可见, “转型”作为关键词与 “意识形态”一起出现在文章的题目里最早是在1994年,近些年来可查阅到的相关文章共1116篇; “话语权”作为一个关键词与 “意识形态”最早一起出现在文章题目里是2004年,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章共有123篇,其中2004年到2012年每年的发文数量均在6篇以下,2013到2016年10月发表的文章数量 (以年度为单位计)分别为10、20、30、31,可见国内学术界对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关注度在持续增长; “文化”作为关键词与 “意识形态”一起出现在文章篇名里最早是1992年,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章共141篇,出现的关键词主要为 “文化软实力”、 “文化批判”、 “传统文化”与 “文化认同”;近几年来习近平数次讲话中强调的 “文化自信”已经开始在意识形态的研究成果中出现,但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入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也许是学者们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综上可见,从文章发表与书籍出版的年份上来看,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带有极强的时代色彩与政治色彩,并且与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中央领导层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99年,意识形态问题在中国学界一直没有引起太大关注。郑永年认为,在毛泽东、邓小平等强人政治时代,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毛泽东时代,毛泽东思想理所当然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很少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而到了 “文革”后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的年代,当时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以,“当时的领导选择采用 ‘去意识形态化’的策略。……也采用了对一些重大意识形态问题 ‘不争论’的实用主义做法。”在那个时期,意识形态问题也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在后邓小平时代,意识形态问题变得严峻起来。”451989年的政治风波让人们意识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中国泛滥的危害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形势。1990年、1991年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发表文章数量的增多,就缘于这次政治事件引发的领导层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视与学术界的回应。
从时间上来分析,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国内学界主要是从学理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较为系统、权威的研究著作有俞吾金 《意识形态论》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杨生平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侯惠勤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而2010年以来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对国内面临的新问题进行解读与思考,时代性与政策性的现实考量日渐增多。对国外相关学者的介绍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中期代表人物葛兰西、阿尔都塞等扩展到哈贝马斯、詹明信、霍尔、齐泽克、拉康等涉猎领域更广泛的思想家。
总之,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问题关注度的持续攀升,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信息网络化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转型?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好、更有效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乃至全球发展?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各种思潮中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如何看待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问题也许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学者们探讨与争论的焦点。
注释:
① 姚大志: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河北学刊》1994年第4期。
② 何中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意识形态性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③ 赵家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④ 郁建兴: 《在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哲学研究》2004年第9期。
⑤ 杨生平: 《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考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⑥ 俞吾金: 《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⑦ 陈先达: 《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⑧ 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求是》2000年第19期。
⑨ 张骥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⑩ 郑永年: 《再塑意识形态》,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序言。
⑪ 侯惠勤: 《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12期。
⑫ 侯惠勤: 《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2期。
⑬ 侯惠勤: 《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8期。
⑭ 赵海月、尹明明: 《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功用价值与路径选择》, 《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⑮ 王国敏、李玉峰: 《挑战与回应: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1期。
⑯ 张骥、申文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实现方式探究》,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⑰ 张士海、施秀莉: 《当前中国共产党 “文化领导权”面临的挑战》, 《理论探讨》2012年第2期。
⑱ 唐勇、王进: 《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话语权地位的变迁》, 《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5—6期。
⑲ 27 刘先春、关海宽: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⑳ 韩庆祥: 《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 “中国话语权”》,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
21 韩庆祥、陈远章: 《马克思主义 “三化”与话语权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22 侯惠勤: 《意识形态的变革和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23 唐爱军: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话语转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
24 侯惠勤: 《弱化与强化:意识形态的当代走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25 冯虞章: 《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1期。
26 朱继东: 《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8 黄力之: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9 赵海峰: 《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认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5期。
30 胡伯项、刘东浩: 《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话语转换》,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31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多重文化身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32 王虹、朱启友: 《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与建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张骥等: 《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3 王雨辰: 《科学·意识形态·哲学——阿尔都塞唯科学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论题述评》, 《江汉论坛》1996年第9期。
34 杨生平: 《论威廉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江海学刊》2014年第4期。
35 包立峰: 《詹姆逊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本性的回归》,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36 杨生平: 《意识形态及其诸形式——詹明信意识形态理论述评》, 《哲学动态》2011年第2期。
37 卢永欣: 《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之比较》,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8 汪行福: 《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39 张秀琴: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 “文化大众主义”解释——以伯明翰学派斯图亚特·霍尔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40 姚大志: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求是学刊》1994年第2期。
41 张秀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2 侯惠勤等编著: 《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作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年版;孟庆顺等:《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3 刘鑫淼: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理论创新中的 “国家形象”构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4 徐成芳、罗家锋: 《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6期;刘慧等: 《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现状与路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杨永志等: 《互联网条件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郑珠仙: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5 郑永年: 《再塑意识形态》,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
(责任编辑 刘龙伏)
A81;B036
A
(2017)04-0052-06
杨生平,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吴慧芳,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