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自觉、理论创新与文化自信
——邹建军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2017-04-11 02:38李卫华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4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建军文学

李卫华

学术自觉、理论创新与文化自信
——邹建军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李卫华

邹建军教授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现了鲜明的学术自觉意识、深刻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恢宏的文化自信气度: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着自觉认知和反思,并能自觉践行自己的学术理念;文学地理学是其主要理论创新成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和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借鉴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

邹建军;比较文学研究;学术自觉;理论创新;文化自信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比较文学逐渐成为中国学界的一门显学,并经由钱钟书、乐黛云、曹顺庆等学者的努力,力图建立起区别于既往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俄苏学派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当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新范式需要所有比较文学研究者不断地进行再思考、再辨析、再实验,拿出真正富有价值的 “实绩”。邹建军教授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科研、教研经验极为丰富,在比较文学的中年学人当中 “勤奋而坚韧,敏锐而敦实,孜孜不倦,笔耕不已,获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①。其比较文学研究不仅有对比较文学学科现状的自觉认知,而且富于理论创新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贯彻着中国立场与文化自信的气度。

王国维在20世纪初提出了 “学术自觉”的观点,要求学者了解中国人文学术和西方人文学术各自的优缺点,并将中学与西学的优点加以融合,为中国人文学术开拓自己的道路。当下的比较文学研究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样化的背景下,更需要这种 “学术自觉”,邹建军正是这样一位具有高度学术自觉意识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有着清醒而自觉的认知。他通过对三十余年来中国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比较文学论文的系统考察,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存在着三种运行模式,即 “平行模式”、“上升模式”和 “下潜模式”②,这三种模式共同构成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图景。这种主张既是对历史现象简练而客观的分析描述,也是理性的归纳总结,显示出他宏阔的学术眼光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他认为: “平行模式”是指一部分中国学者最大限度地将西方比较文学的理论观念、概念术语和研究方法翻译介绍过来,为我所用,并将其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础。在充分肯定 “平行模式”的启蒙与传播功能的同时,他也指出了这种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在译介与传播异域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眼光不够全面;二是缺乏自己的创造性, “平行模式”作为中国对外国的一种直接平移,只是一种 “搬运”罢了。所谓“上升模式”是指某些注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力图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亦即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的学者,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理论宏观研究,如 “跨文明研究”、 “比较文学变异学”等。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宏观化、理论化、体系化和空洞化。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根源与历史背景,虽然体现了对自我学科建设的本质要求,但这些研究者往往不愿意去做历史的考证与探讨,也缺乏对文学作品深入的美学分析,常常从理论的概括到理论的表述,从理论的抽象到抽象的理论,因而在表面的热闹中也存在着危机,主要是一种理想主义性质的,同时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所谓 “下潜模式”,是指某些学者力图通过具体细致的个案研究,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做出切实的贡献。这是一种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要真正建立起能与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相提并论的中国学派,中国比较文学界特别需要一种 “下潜”运动,加大力度并长期坚持,以取得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广阔而坚实的历史文献与学理学派基础。作为一个具有自觉学术意识的学者,他并没有停留在对本学科历史的分析与描述中,而是通过历史的回顾,试图更好地把握现在,引领未来。他明确指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成功,需要三种模式的合力,从国外尽量多地、全面地借用已有的理论资源与学术建设的成果;从本民族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实际出发,尽量将具有本质性的、基础性的东西讨论清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抽象与民族化的改造;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拿出具有理论性的、开创性的学术报告,对中国比较文学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新的论述,这种观点无疑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颇具启发意义。

其次,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现状有着自觉反思。就目前而言,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认识与理解存在着 “四个误区”: “异同论”、 “学科论”、“比附论”和 “扩展论”③,并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四个误区严重地干扰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水平,影响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也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发生了混淆的效用。 “异同论”是指有些学者认为比较文学就是比较分属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两个作家、两部作品或者两种文学现象之间的同与异,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同与异,并涉及其后的一些原因,比较文学研究也就大功告成了。而这只是一种机械的、想当然的比较文学研究,体现的是一种为比较而比较的理念,从根本上来说缺少任何真正的学理性基础,在方法论上也没有体现出一种基本的立场与观念。 “学科论”是指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比较文学主要就是研究比较文学的理论问题,比较文学的 “中国化”问题、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这就导致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空洞化”倾向。 “比附论”是一种 “X+Y”式的研究,有些学者从表面的相似性出发,对两种文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作家与作品,只有找到一些相似点就匆忙进行比较,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任何结论。这种研究往往缺乏审美阅读,也没有真正的审美发现,而没有真正的审美发现就没有做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条件。 “扩展论”是指中国比较文学界存在的一种将比较文学研究范围无限扩大的倾向,让比较文学大到无所不包的形态,这样做的结果是取消了比较文学研究本身,让比较文学消灭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在 《以世界文学为基本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④一文中,他确立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为世界文学,而有了比较稳定的研究对象,也使得比较文学学科产生了自己的学科特性,那就是“文学间性”⑤。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的思考无疑是对以上误区论的回应与解答。在此基础上,他进而确立了当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要解决的五大问题:解决更清晰地认识与准确地理解中外文学的特点问题;探讨其他学科的发展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问题;建立具有整体性的世界文学观念;建立与完善共同诗学,为文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世界各民族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建立平台。⑥这是中国其他学科的学者无法解决的,只有比较文学学者才能完成的问题。

再次,对自己的比较文学理念有着自觉的践行。在论及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下潜模式时,他强调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要多做专题性的个案研究,从具体的个案入手进行分析,清理各种文学关系,才能真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并以大海中的洋流为喻,认为如果只是在海面上看一看,发现不了海潮的规律与海下潜流的走向,那不仅潜艇的航道不可能建立,就是水面艇只也不可能发现适合于自己的航道。他进而指出,更大地、更深地、更长时间地 “下潜”,反反复复地,多波次、多层次地 “下潜”,才是中国比较文学建设的真正出路。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下编题为 “比较文学下潜模式:个案与典例”,正是这种理念的自觉践行。他通过这些丰富而独具见解的个案研究,为学界同仁展示了 “下潜模式”广阔的学术空间,也从实践的角度印证了 “下潜模式”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这些个案研究具有非常宽广的比较视阈,如在论及贺敬之 “楼梯式”诗艺时追本溯源,将其与未来主义画派和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 “楼梯式”诗体作了适当联系和比照,并在中外文学理论的相互阐释中指出虽存在艺术媒介、表现手段、民族差异、文化语境的不同,但三者有着艺术共通性,那就是 “力感之美”。这种比较文学研究不仅有事实联系、审美分析,还有跨学科研究,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其实对贺敬之诗歌的比较研究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要发现各种民族精神、文化语境、艺术门类的差异,另一方面又要在其基础之上发掘出人类共有的高贵的精神旨趣、审美指向”⑦。这些个案研究还具有踏实严谨的学风,这也是 “下潜模式”对自身的要求之一。

邹建军教授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与从前的作家地理与文学地理研究不同,文学地理学批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后者只是借用地理分布的概念来研究作家的地理分布与文学地理流变;他提出的文学地理学虽然也借鉴了西方的 “文化地理学”和 “空间研究”乃至 “环境批评”,但后者所关注的只是“环境”问题或是区域文化问题,与 “文学”、 “美学”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在他看来,文学批评方法的原创性在于研究对象的需要:一切学科发展的起点都在于具有独立的、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需要什么样的批评方法,就可以发明与运用什么样的批评方法;什么样的批评方法最适合、最有效,就可以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法。文学地理学批评主要来自于对古希腊悲剧的重新阅读,来自于对勒勒律治长诗的研究,同时也是来自于对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考,来自于对海外华人小说时空混合体特点的探究。相对于其他文学批评方法,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现存所有的文学批评方法中,更具有基础性与主导性的意义,因为任何作家都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离开地理环境而存在。⑧因而,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确有其原创性的因素,它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切入研究对象,探讨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中的地理因素,并适当运用地理学的方法,与文学审美本有的批评方法相结合,能够推进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⑨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文学地理学的提出正是他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乃至中国学界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及其结果。他认为自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比如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借用问题、比较文学研究的空洞化与抽象化的问题;在整个中国学界,也正是由于西方强大的理论话语资源的侵袭,导致了中国文论话语的 “失语症”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他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走出了一条更加实在化,也更具 “下潜”意味的道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地理空间问题——文学地理学。在他看来,这是让比较文学研究尽可能地提出与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比较文学学者突破自身局限的重要维度。⑩应该说,这种努力也获得了学界的认同,其著作 《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入选王向远教授主编的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丛书就是一个明证。其问题意识还体现在对自我研究的不断提问和追问当中,如 《我们应当如何展开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一文,就是对文学地理学的一种问题预设,他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并回答这个问题: “从自己所熟悉与了解的文学现象开始”、 “从对具体的作家与作品的分析入手”、 “科学研究方法与审美研究批评方法的结合”、 “中外文学批评史地理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了解与认识当代文本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在这些阐释与回答中,他也在不断地进行追问,如在谈到 “科学研究方法与审美研究批评方法的结合”时,他是这样进行思考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是一种新的提法,首先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而提出来的。那么,从批评方法来说与从前作为科学研究方法之一种的地理研究方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与从前的作为审美批评之一种的文学研究方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方法论上有什么样的特点?问题源于知识的缝隙和逻辑的裂痕,在这样一种不断追问中,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独立性、独特性以及与地理学研究、文学研究的关联性都突显出来。在其他论述中,这种不断提问和追问的形式都体现得相当明显,这样一种问题意识使得论证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也有力地促使和保障了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等品格。

话语体系创新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学科的框架由普通词汇和特有词汇构成了其理论话语的陈述方式,并在实际使用中形成了一批关键词,这些术语在其理论框架中有着专门、具体的指涉和相关的参照功能。随着理论疆域的变化,构成理论言说方式的关键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固有词汇新的内涵与新的词汇不断交替产生,同时又不断地演化为学科领域内的普通词汇。这样一种主要用于各自学科领域解说与言说的词汇,其产生既可源自原有词汇的组合和扩延,也可以是借鉴和翻译其他学科、其他文化词汇的途径,使之融入或内化到自身学科或理论的词汇之中。⑪正是出于对文学地理学自身理论的思考,他借鉴地理学和文学的相关术语,提出了 “地理感知”、 “地理叙事”、 “地理基因”等具有理论含量的术语与概念。⑫他认为不仅是文学的起源与人类的 “地理感知”存在着密切关系,文学历史的构成往往也是建立在作家的 “地理感知”的基础之上的。文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离不开人对于自我与世界的观察,而所谓的世界,除了人类社会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同自然万物所构成的世界,这事实上就是 “地理感知”的问题。作家对于地理的感知构成了早期人类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则有不同的表现,从总体上来说,正是作家的地理感知决定了文学发展的历史,或者一部分最重要的历史内容与历史形态。 “地理叙事”是指文学作品中以地名、地景地理影像与地理空间建构为主要的叙事方式,是指向文学作品的艺术传达问题。就其内涵而言,在文学作品的艺术传达上,作家以自然地理意象与人文地理意象的基本的方式,不仅关注自然世界与自我世界,也关注人类社会,以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为主体,对相关的社会人生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特点鲜明,富有张力的艺术传达方式,如果离开了这种方式,文学作品里由作家所创造的许多现有的东西将不复存在。邹教授进而认为,文学作品里“地理叙事”存在以下三种形态:一是以具体的地名或者地理景观名罗列方式进行叙事;二是以对自然风景的描写来讲述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表现人物的心理与性格;三是对于过往时代所见到的自然景观的一种回忆。 “地理基因”之所以成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重要概念,是因为它与文学的发生和文学的存在密切相关。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直接来自于他从小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地理基因形成的最主要途径;二是从上几代人所遗传下来的生命基因中的地理基因;三是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统一地理基因,它已经成为了特定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说,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理论方面的最主要成绩,主要体现在整套概念术语的形成,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文学起源论、文学本质论、文学本体论、文学方法论、文学历史观、文学发生论、文学构成论等,都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回答,我们今天对文学地理学的思考的确离不开 “地理感知”、“地理叙事”、 “地理基因”等关键词,这是他对文学地理学的开创性的贡献。

邹建军教授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从我国的学术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成果,当得起 “独创性”的评价。

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通过与他者文化的周全比较才能确立,比较文学理应在我国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比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他者的借鉴,更好地发展自我,然而在与异域文化的交往中,相当一部分研究者不自觉地丧失了本土立场,或以异域理论为圭臬,言必 “意识流”、 “后现代”等等;或自认为是异域某理论在中国的代言人,忙着占领山头,成为新 “买办”。这也导致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失语症”, “文论失语”虽有着种种复杂的原因,却也是当下某种文化不自觉、文化不自信的外在表症,在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却体现了鲜明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自我民族、国家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他认为其文学地理学研究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具有风水倾向的民间文化环境中,并且他的父亲是一个风水先生,对自然山水的实地考察对他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正是这样一种生活环境,使得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将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与风水观念视为封建迷信,而是将其视为中国古代特定社会形态下产生的一种自然环境科学,并总结了其理论要义在于山水有灵、地灵人杰、阴阳相通等,而且认为如果能够将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与西方的环境科学理论有机结合,去掉其中的封建迷信成分,会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与重大的价值:加强国人对于前辈和祖先的认同与尊敬;加强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更合理性地创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环境,特别是城市生活环境。⑭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对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神性的认识;对自然山水本身的兴趣,将自然山水当作自我的一部分;以及培养了他对于自然山水、气象季节变化的观察能力。⑮这种从小生活的民间文化语境和对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理性审视,使得他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本土色彩以及更接地气的理论表述。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视,他还指导学生李志艳写出了 《论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和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等论文⑯,进一步夯实了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包容、借鉴的态度,是对自我文化自信的另一种表达。中华文化历来有兼收并蓄的传统和海纳百川的胸襟,这实质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在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域外文化始终秉持开放、吸收的恢宏态度,彰显着中国学人的文化自信气度。在论及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平行模式”时,他指出,虽然 “平行模式”只是将西方比较文学的理论观念、概念术语和研究方法平移过来,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础,但是这种翻译和介绍是一个国家向外吸收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对于国外比较文学及其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即使没有创新,也是可以发挥其普及比较文学理论与知识的作用。⑰对异域理论的开放和借鉴态度,也显示了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希望通过更加扎实、更具针对性的 “下潜模式”寻找中国比较文学建设真正出路的努力。在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中,他认为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中的地理空间问题,对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有直接的帮助,并将文学地理学研究与西方盛行的生态批评、环境批评和空间批评⑱区分开来,认为这些都是不同的研究领域,虽然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与共同性,却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与价值,而其中,文学的地理批评具有更为基础的意义与价值。关注西方学者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观点,有什么样的研究,可以促进中国文学地理学的思考与选择,也能更好地进行双方的对话和交流。

注释:

① 王忠祥: 《序言》,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⑦⑰ 邹建军: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18、236、8页。

③⑥ 邹建军: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江汉论坛》2012年第1期。

④ 邹建军、杜雪琴: 《以世界文学为基本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2010年第4期。

⑤ 邹建军: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⑧⑨⑫⑱ 邹建军: 《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7—139、21、95、38页。

⑩⑮ 周亚芬、邹建军: 《作为比较文学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提出》, 《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117、112页。

⑪ 王晓路: 《序论:词语背后的思想轨迹》, 《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⑬ 启瑄: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红旗文稿》2012年第5期。

⑭ 谭杉杉、邹建军: 《古代中国自然风水学说的理论来源与当代价值》, 《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107—108页。

⑯ 参看李志艳: 《论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 《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李志艳:《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地理学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责任编辑 刘保昌)

I206.2

A

(2017)04-0018-05

李卫华,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建军文学
庆祝建军95周年
我们需要文学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无论等多久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我与文学三十年
庆祝建军八十三周年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