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多维思考

2017-04-11 02:35陈良兵
思想战线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耕消费传统

陈良兵

休闲农业的多维思考

陈良兵

休闲农业源于农业直接取法自然的本真属性,体现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想。休闲农业倡导将休闲作为回归自然的消费行为的理念,是对“物质利益诱惑与社会关系异化”的批判。休闲农业追求诗意地回归自然的审美境界,是实现现代农业克服工具理性下的异化现象,回归其审美价值的必由之路。休闲农业继承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基因,受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神滋养。

休闲农业;人与自然;自然审美;农耕文化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本文试图从哲学与文化的多维视角对休闲农业的本质与功能进行审视。

一、休闲农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想

从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休闲农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疯狂追求剩余价值的工厂化农业的否定。马克思曾经谴责过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地和劳动力两种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残酷事实,揭露了这种农业的反生态本性。他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9~580页。当前正在我国兴起的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生态、生活起居、绿色农产品等乡土资源,为人们提供农村特有的休闲服务。消费者在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中,可以体验与大自然亲近的感觉。这种农业是在尽量减少对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与农民生活环境的破坏的情况下的农业生产经营新形态,是对我国古代农业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将“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作为立国之基。即便是在今天,农民依旧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因此,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者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状况的描述、美化与憧憬,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焦点。譬如,中国道家文化对农民的生活提出了颇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构想。传统道家提倡,在农耕社会,农民应该处于生活简单而思想纯真的“见素抱朴”状态,应当“绝巧弃利”,尽量不扰动自然,“返璞归真”,恢复自然状态下的本真质朴的生活。《道德经》第80章说:“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这不是对农民社会的田园诗式颂歌吗?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道家把这种爱慕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把同时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一个是人为的。自然令人快乐,人为使人痛苦。*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3页。农业是顺应自然,以自然规律作为直接依托的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深印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中。在中国古代诸多的“农书”中,均有大量有关维护土地自然肥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载。比如,有关“保墒”的技术等。这表明,在农耕社会时期,我国古代先民不仅有顺应自然的理想,也有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

休闲农业是绿色、生态环保的农业。在休闲农业中,人们从喧嚣的城市返回到利用与大自然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获取人类生存必需品的食物的乡村,也就在享受休闲服务中真实地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的感情交流和能量交换,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更加懂得如何去更好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

消费者在休闲服务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体验,与马克思有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是一致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将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来讨论,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探究,认为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肉体生活)还是人的精神生活,都与自然界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进行社会再生产的时候,也就“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将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前提,作为人类开展农业活动的时空基础和逻辑设置。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农业中对土地肥力过度利用造成的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变换的“断裂”,马克思提出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控制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状态。休闲农业通过观光旅游、生产体验与休闲养生等形式提供经营服务,创设乡村绿色生态休闲的新型环境样态,就是对人与自然异化状态的纠正。

200多年前,印第安人领袖西雅图详细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联络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所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影响到人类本身。因为降临到大地上的一切,终究会降临到大地的儿女们身上。*《印第安人西雅图酋长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信》,转引自[哥伦比亚]费尔南多·任东·梅里诺《原住民与土著诗歌:抵制西方对地球的毁坏》,《青海日报》2014年8月4日。

人类是高级生产者,也可能是最大的破坏者,滥用除草剂、杀虫剂和高毒农药,导致有益微生物的大量死亡,结果使土壤失去了本身的效力,乃至出现“听不见鸟鸣”的小村镇。*[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81页。而休闲农业尽量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提供生态服务的经营理念,在回归农业顺应自然的传统时,也获得了永续发展的能力。从生态表现来看,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业的生产性,首先源于农业的自然性,需要符合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前提和规律。休闲农业倡导绿色环保的“自然农业”,是一种“无烟经济”。休闲农业就是首先要建立人类人化自然的“自然农业”,其核心思想则是中国古代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老子观点中的“自然”是指天地万物本来的生存状态和运动状态。他主张人们应当按照自然的原则去生活,做事应顺其自然。老子告诉人们:勿以人灭天。千万不要以人们的主观意愿去糟蹋大自然,任意践踏大自然。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自然。人类为了生活,以自然界为前提设置,利用阳光、空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通过符合自然规律的农业劳动,生产人类所需要的食物。这应当是农业本来的面貌,而不应过度干预自然秩序。只有这样的农业,才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古代两河流域等地因农业开发过度而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后果,就是其反面例证。休闲农业充分利用而不是破坏田园景观,观赏而不是消灭野生生物,维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并以之作为独特的服务资源,在尽量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获得经营收入,这样就充分保证了在农业活动中人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休闲农业倡导将休闲作为回归自然的消费行为的理念

按照现代休闲理论的理解,休闲是人类用以对抗压力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对外在压力的内在精神释放和解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休闲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在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看来,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身心疲惫的劳动者希望从休闲中得以放松的欲望,同资本家希望刺激劳动者消费欲望以增加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赚取更多利润的动机相结合,使休闲变成了一种导致人与自然异化的过度消费。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服务,让人们的休闲活动变为一种以亲近自然、善待自然为主题的消费行为,这就为人们能够抛弃以资源的浪费为特征的休闲方式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选择途径。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下休闲的批判,与休闲农业对回归自然的新的休闲方式的倡导,在精神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社会物品的丰盛、消费的神奇地位和增长的恶性循环。他指出,基于人类创造物的持续增长,人们提供的多样服务持续充盈,人们的物质财富持续累积,人们的生命状态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特别是富人们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受到了消费品(物与服务)的广泛而全面的包围和充盈。周遭的世界即物的世界,欲望为消费所癫狂,动力因消费而张扬。作为消费品的物的时代逐渐湮没和消亡作为主体人的自己。*[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因此,消费社会使一切存在物都符号化,物不再因其单个实用性而被消费,而是被纳入整体的符号消费体系之中,指代身份和社会地位。在鲍德里亚看来,休闲也是一种消费,休闲也变得符号化、物化、工作化和伪个性化,带有拜物教性质。在这种意义上说,休闲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里被彻底异化了,这就称为物质利益诱惑背后的社会关系异化。这一观点是对消费社会扭曲休闲的本质的状况的有力批判。基于此,鲍德里亚试图揭示休闲的本质,恢复休闲的本真状态。他在对休闲谱系的整理中得出,休闲理想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消费社会的起源——市民社会,而另一要点则是“人们认为人的灵魂中含有自由意志的信念”,“我们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张春波,陈定家,刘风华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页。因此可以说,休闲和自由是必然地联系在一起的。休闲是一种在物质基础保证下的精神的自由舒展,休闲是人自然性的回归,休闲是人生诗意的体现。*李学林,李秀铎:《对波德里亚消费社会休闲批判的反思》,《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在消费社会中,休闲是通过旅游、购物、餐饮与娱乐等活动来实现的。人们选择了竞相购买昂贵的工业品、欣赏人造景观、在豪华的营业场所中娱乐与餐饮等休闲方式,以大量的金钱付出换来消费的满足感,消减工作带来的疲劳。在这种休闲方式中,人们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相反,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在人为制造的过度消费行为中造成了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态,人们得到的也只是短暂的感官快乐。

在休闲农业活动中,人们回归自然,受到自然气息的熏陶,把灵魂栖息在休闲农业活动中去,感知休闲的诗意和惬意。休闲农业使人们从商品经济和消费社会中的“物”的包围中超越出来,感受到一种自然价值,沉醉在天地之间的大美之中。从内容上看,休闲农业将传统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将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和传统礼俗文化融为一体,以此来吸引、招揽游客开展游览、品尝、参与、体验、购物、休闲度假等活动。在休闲农业经营活动中,暂时从消费社会中脱身的游客们,在与自然亲密相处的场景中,忘却了消费的符号性,自由地放松了灵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自然性回归到诗意农业境界中。这样,休闲农业就遮蔽了消费社会休闲的意识形态性,消解了物质利益诱惑背后的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休闲农业追求诗意地回归自然的审美境界

今天,都市的人造景观给人们带来了高耸入云的摩天楼、美轮美奂的霓虹灯以及功能非凡的娱乐休闲场所。这些新景观固然具有某种震撼人心的审美特性,但也缺少大自然所具有的灵动性、神秘感与丰富多样性,不能满足人们根本的审美需求。在当今都市越来越具有人造景观的审美特性的现实境遇下,提供与田园景观相结合的乡村自然风貌的休闲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诗意地回归自然的审美需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村自然景物一直被作为文人雅士们所描绘、讴歌的主题,乡村山水始终是农业休闲活动中的重要审美对象。许多中国古代艺术家追求心灵的自由流动,把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作为最高的理想。大量的中国古代艺术杰作都是将写山水、花鸟、树木、竹枝作为其主题。在许多山水画中,山脚下、溪水边,往往能够看见一个人,静坐沉醉在天地的大美之中,从中领会超越于自然和人生之上的妙道。*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6页。陶渊明的诗《饮酒·其五》其实就是讴歌农耕状态下怡然自得地欣赏山水之至美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的意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一种境界,不仅是传统文化对从事农事活动的褒奖和嘉许,更是将在农业中忙里偷闲地体验山水美感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反映了中国文人对隐居农业的休闲情怀的高洁志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对农业有着诗意的向往的审美情趣。从美学上看,中国文化艺术植根于农耕文化中,饱受农耕文化的滋养。现代休闲农业,从审美视角上看,是对古代追求诗意地回归自然的审美境界的复归。

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主张,我们应该将人们工作的环境、生活场景和娱乐的场所作为美学关注的热点领域,美学应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既要讨论人类活动的自身环境,也要研究受到主体影响的自然环境。*[加拿大]艾伦·卡尔松:《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选》,薛富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3页。休闲农业首先映入眼帘就是农业景观的审美场景。休闲农业中所提供的独特的审美对象,构成了人们诗意地回归自然的审美境界所必然关注的新领域,转变了人们对农业与土地的审美认知。在工业文明的传统价值体系中,人们更多地把土地作为物质的提供者,往往关注土地的生产价值,漠视甚至忽视了农业本身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进步与认知上的变化,农业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逐步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在当代,随着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取法自然的休闲农业,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资料,而且还在审美方面有着更为重要和难以估量的价值。同时,休闲农业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艺术蕴含存在,在“记住乡愁”中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体验,也是其他场景无法比拟的。休闲农业集生产劳作与审美体验于一身,既有自然美的独特呈现,又有人工美的情感流露,使得休闲农业作为农业景观呈现在人们眼前。

休闲农业是实现现代农业克服工具理性下的异化现象,回归其审美价值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曾经将人类生产和动物行为进行过对比考察,他认为,动物是天生物种生存行为的延续而存在。人类是作为反思性的物种而存在,能够把“内在的尺度”“符合规律地”运用投射到劳动对象上去。因此,人类往往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人类往往是将自然的规律和美的规律融合起来,创造出人类的物质所需和精神之义的。质而言之,合乎自然的规律,合乎美的规律,是人类精神内在的张扬。基于此,休闲农业就需要将生产性、体验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现在的问题是,在工具理性指导下,工业化的农业实践,将农业的生产性凸显到极致,而其审美性和自然性往往被遮蔽和淡化了。美国学者弗罗伊登博格对后现代农业有着美好的期许,他认为“完整、美丽、和谐”应该是后现代农业的鲜明特征和内在支柱。*[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他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农业形态首先应该在自然体系的基础上来运转和架构,不但将农业的生产性、场景的艺术性相融合,也将“他者的体验性”与之相契合。*参见[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曹葆华,丰陈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9页。换言之,现代农业应该是多主体相契合的农业,既要考虑农业物质消费主体,也要涵盖农业精神消费主体,要满足和弥合农业生产的多种消费需要。被感知、被消费的艺术蕴含,已经越来越成为休闲农业关注的焦点、建设的焦点和探讨的热点。

基于此,休闲农业中的审美理念已经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对食物需求的增长过程中,人们已经带着耳朵、眼睛和全身参与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栽培、鱼类养殖和捕获以及畜牧业的生产过程性因素,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消费场景、成为消费物品,成为旅游服务业的主要内容。休闲农业的体验性元素、审美性因素、过程性因素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和对象化。人们也将欣赏和体验田园牧歌般的休闲农业,在其中修身养性。若能利用好科技和自然的平衡,人类将能更好地体验和欣赏自然、生态、和谐和劳动的美。

四、休闲农业融合传统农耕文化的精神元素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代,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失去影响力。不让农耕文化消失,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处于乡村中的休闲农业,在提供休闲服务中,将本地域的农事节庆、民间风俗、传统演艺、乡土景观等具有传统农耕文化特色的服务产品有机地融合进来,让农耕文化的精神元素得以延续,成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文化不仅是指器物层面的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价值规范层面的精神文明,后者也是狭义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的历史积淀,并且以民族精神的普遍性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承继性而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参照。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中华传统文明所彰显的很多理念,至今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客观地讲,中华传统文明、传统礼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产物,属于农耕文化的直接果实。中国传统社会更多是基于农耕文明形态生成的社会,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农事生产性元素、农事礼俗性元素、农民为未来生活的愿景性因素,农民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家庭和睦、耕读传家,期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等。这些家国理念、宗族观念、世风礼俗,将农业生产过程、农事经营性过程和人与人关系架构过程紧紧地结合起来,由此生成了具有鲜明农耕文化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

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精神理念,是中华先民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沉的精神思考和文化样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直言之,“小康”这个概念就源于农耕文化所期盼的理想社会,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盼。从这个意义上看,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从休闲农业的实践上看,劳动人民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现实的人、劳动的人仍然是实践活动的本体所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出发点是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这就是说,当我们考察实践活动时,一定要从历史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来探究主体的实践活动,而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习近平:《文化育和谐》,《浙江日报》2005年8月16日。休闲农业实践活动是长期生活于农耕文化背景下的实践主体,在“食、住、行、娱、游、购”等环节中利用农耕器具、传统手工艺、乡村民俗、乡土景观以及乡情演艺等文化资源,向人们提供具有浓烈农耕文化特色的休闲服务。休闲农业中人们的劳动体验和创造,就是农耕文化滋养下的生产创造。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都是人类运用自然资源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休闲农业的体验过程,既是一个创造农业产品的过程,又是一个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的过程。在农耕文明的滋养中,休闲农业呈现出“粒粒皆辛苦”的场景,让人们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休闲农业是以农耕文化为魂的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我国休闲农业是从中国农耕文明形态中直接转化而来的,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自然承接。农耕文化强调农业活动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夏学禹:《中国农耕文化探源》,《农业技术装备》2012年第2期。实际上就是强调农业活动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规律,符合大自然的基本法则。

五、结 语

从文化的视角多维审视休闲农业的意蕴,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从生态文化维度来看,休闲农业的前提是取法自然,具有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蕴含;从消费文化维度来看,农业休闲活动是为城市人群服务的。在后现代的消费社会语境下,人们对休闲农业体验披上了符号消费与社会关系异化的外衣,从而遮蔽了消费社会休闲的意识形态性;从审美维度来看,休闲农业既注重农业的生产性,又注重农业的审美性,休闲农业体验和参与体现了人向自然的诗意回归;从文化传承的维度来看,休闲农业是以农耕文化为魂的农业,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基因,人们能够通过休闲农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总之,从生产层面看,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新载体。从消费方式看,休闲农业是现代社会人们消费方式的自然回归,是对“消费社会”中“物体系”的超越。从艺术审美来看,是现代人们对自然的诗意回归的妙趣体验。从中国传统文化审视,休闲农业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载体,承接着几千年来东方农耕文明的血脉。在这多重文化维度的审视中,本文强调的是,休闲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在继承基础上的超越,是对消费社会中“物体系”的批判和对农业作为生活资料的珍视。毫无疑问,休闲农业也体现着现代人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作为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在我国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远大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 廖国强)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on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CHEN Liangbing

Originating from the pristine attribute of nature,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embodies the ecological ideal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advocates the concept of recreation as a consuming behavior of returning to nature, which is a critique of the temptation of material benefits and the alien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pursues the poetic aesthetic realm of returning to nature. It is the only way for modern agriculture to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return to its aesthetic value.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has inherited the ge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and has been nourish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man and nature,natural aesthetics,farming culture

陈良兵,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四川 成都,610100)。

G122

A

1001-778X(2017)03-0167-06

猜你喜欢
农耕消费传统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40年消费流变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