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卫宁, 郭飞
(青岛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话语分析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体裁互文性研究
纪卫宁, 郭飞
(青岛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体裁互文性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特定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产物。批评话语分析奠定了体裁互文性研究的理论基石,通过本体的语言学分析将体裁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将语言分析与社会分析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结合对体裁互文性上述特征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体裁互文性研究如何在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兼顾语言内和语言外研究,以更好地揭示语篇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再现社会现实、构建社会关系的功能。
体裁互文性;批评话语分析;文本分析;社会分析
体裁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另有译为“语篇互类性”或“篇际互文性”,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它是语篇的基本特征,又是特定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产物。体裁互文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已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发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体裁互文性概念的渊源和分类、对其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论述了体裁互文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思考。
“体裁互文性”一词作为术语是由批评话语分析的领军人物Fairclough于1992年提出的,意指同一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交融。这一概念的渊源可追溯到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异质语言理论(hetereoneity)。巴赫金认为每个文本都具有多声话语,同时他也认为,语言在其历史存在的任何时刻都是杂体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变化带来语言内部各种各样且各自自成一体的、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思想意识体系… 构成这些思想意识体系的是充满多种语义意义和价值取向的语言成分,每一种语言成分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声音”(Bhaktin,1981:281),表征了现在与过去之间、过去的不同时代之间、不同的社会群体或及集团之间社会意识形态矛盾的共存。巴赫金把上述“各自自成一体的、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思想意识体系”称为“异质的社会语言”。为了阐明异质语的含义,Kristeva (1986)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异质语言理论进行了深化,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用来表达语篇生成过程中相互交叉的各种语料复杂和异质的特性,并将互文性分为“水平互文性”和 “垂直互文性”。后来,法国话语分析家Authier-Revuz 将互文性分为“显性互文性”与“构成互文性”,其中构成互文性是指一个语篇中各种体裁或话语类型规范的复杂关系,是“一个语篇生成中涉及的那些话语规范的构型” (Fairclough,1992b:104)。Fairclough在继承所有这些理论的同时,把体裁、话语和风格看作是话语规范的成分,同时又是语篇的主要元素。为强调话语规约中不同成分之间的混合,Fairclough提出了“体裁互文性”这一术语来代替构成互文性。体裁互文性是话语规约层面的互文性,不同体裁、不同话语以及不同风格的混合都属于体裁互文性,但其中体裁的混合是最重要的范畴,直接影响到其他两种成分的混合。
根据体裁杂合的特点,体裁互文性可分为三种类型:嵌入型(embedded)、序列型(sequential)和混合型(mixed)。嵌入型的体裁互文性是指一种体裁清楚明显地包含在另一种体裁之中。例如在广告语篇中经常会出现诗歌、科研报告这样的体裁。这种杂合极易辨别,被包含的体裁清楚明了地嵌入到另一种体裁之中,并与之界限分明。序列型的体裁互文性是指由于不同的交际意图,语篇中会出现不同的体裁,这些体裁呈序列分布,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清楚地转换在不同的语步之间。这些不同的语步是体裁图式中可预见的各个部分,通常可根据这些典型的语言特征进行区分。混合型的体裁互文性是指不同体裁以非常复杂和难以区分的方式混杂在同一语篇当中。这是一种混合的、不易辨别的异质形式,其异质特征散现于一种体裁的不同语步之中。
3.1 社会文化变化与体裁互文性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体裁互文性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其本身还具有某种现实的社会文化意义。Fairclough 把体裁互文性的理论基石建立在福柯的话语秩序①和柏瑟的互为话语理论上(Fairclough,1992a;1992b)。他认为任何话语都受一定的话语秩序控制。体裁和话语都是话语秩序的基本成分。当不同的话语和体裁呈现交织在同一个交际事件中时便会产生互文性。通过话语新的组合和交织,话语秩序内部和话语秩序之间的界限发生变化,这种创造性的话语事件既是话语和社会文化变化的信号,又是话语和社会文化变化的驱动力。因此,体裁互文性不仅仅是一种文体现象,同时也是研究社会实践的重要线索,文本中的体裁互文性以及不断变化的互文关系是理解社会变化过程的关键,是探究语言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媒介。通过互文性的分析,分析者可以观察到话语的再生产,也可以通过话语新的结合来探究话语的变化,观察话语秩序是否发生了变化,进而将话语秩序的变化与社会文化的变化联系起来。Fairclough(1992b)总结了当代公共话语变化的三大趋势: 商业化、口语化和技术化,并认为这三种现象具有全球化的普遍趋势。在此基础之上,Fairclough(2003)进一步提出了体裁互文性的基本分析框架。他认为语篇中不同话语、体裁和风格的混合交融一方面体现在不同领域之间边界的转换,另一方面体现在文本中词汇、语义和语法的异质性。对体裁互文性的分析可从体裁、话语和风格三方面进行。“体裁”的分析主要是分析文本中是否出现了新的体裁特征;“话语”层面分析对组织、机构或成员使用了什么样的表征;“风格”层面则分析构建了什么样的权威身份。
许多学者借用Fairclough的研究成果对体裁互文性进行了研究。Sarangri与Slembrouck(1996)从“殖民化和转用” 的视角分析了官僚话语对其他领域的殖民现象。Musson与Cohen(1996)在研究英国医疗话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医疗话语正逐步被企业话语殖民,出现了医疗和企业话语混合产生的体裁互文性。他们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政府投资的医疗事业向私有制医疗实践的转变。另外,Candilin & Plum(1997)利用澳大利亚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调节语篇语料库,发现法律调节语篇交织了讨价还价、咨询和诊断三种不同的体裁。他们认为语篇中的体裁互文现象表明了文本中采纳不同行业策略的意图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取向。Scollon(2002)将体裁互文性的分析与人类文化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新闻话语这一社会实践。Scollon发现新闻话语实践中含有复杂的互文性层次:新闻话语和娱乐话语混合所产生的互文性;由于日常会话的渗透所产生的新闻话语的口语化;因转用记者、娱乐者和相关人员的话语而导致的新闻体裁互文性, 并指出新闻话语中身份的社会构建是一个高度体裁互文的过程。
Chouliaraki &Fairclough(1999)对体裁互文性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日常交际和文本中无处不在的话语的杂合性(体裁互文性)已经是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鉴于后现代性蕴含着社会生活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社会语言运用的各领域之间界限的不稳定性,他们认为在后现代实践形式的复杂性和杂合性中,体裁互文性能突显社会变化的潜势,因此体裁互文性的分析是分析各种“场”之间关系的重要方面, 此外,体裁互文性的分析也是确定、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批评话语分析的另一领军人物Ruth Wodak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透视体裁互文性现象,把文本中的体裁互文现象看作研究种族主义、官僚主义和性别主义等社会问题的切入点。她将互文性和转型的再语境化、历史演变联系起来,探讨通过新体裁混合产生的体裁互文现象等问题(Wodak,2001)。Sarangji(2000)研究了遗传咨询话语中的体裁互文性,并认为这一现象是各种不同体裁在咨询活动中的混合和嵌入所导致的。他发现遗传咨询由三种关键要素构成: 提供信息、寻求建议和做出决定,而每一要素都与特定的体裁相关。Sarangri认为这些不同体裁的借用和合成的背后具有策略性的动机,应该从机构语境和社会政治的变化等层面来解释。此外,Flowerdew(2004)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体裁分析理论和品牌效应理论分析了香港政府如何利用体裁和语言资源控制咨询过程将香港推销为世界性的城市。Flowerdew的这一研究可以看作是对体裁互文性的跨学科研究。最近,Millar (2013) 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加拿大的语言和移民融合政策,揭示了这类话语的体裁互文过程。
3.2 批评性体裁分析与体裁互文性
受Fairclough观点的影响,体裁领域的研究者也开始关注体裁互文现象。Bhatia是从体裁分析视角研究体裁互文性的主要贡献者。Bhatia把体裁互文性看作是体裁的一种变体,是体裁之间的杂合或体裁资源转用(appropriation)的结果(Bhatia,2004)。他利用“体裁群”(genre colony)的概念来进一步解释体裁之间的这种转用。体裁群是一组密切相关的体裁(Bhatia,2004:57)。这些体裁因为共享特定交际目的归属为一个群体,群体中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机构或学科领域,例如,商业广告、公益宣传、推荐信、项目申请、甚至学术著作的评述或引言等一系列体裁因其共享向潜在“消费者”推广宣传某种产品、服务、项目、理念或事业,并期待某种“言后行为”发生的劝说性交际目的而可以被归类为“促销性体裁群”(promotional genre colony)。体裁互文性是体裁群中的外围成员由于情景的发展变化不断征用中心成员体裁资源的结果。例如,在“促销体裁群”中,以“修辞劝说”的交际目的为核心,中心成员是包括商业/促销广告等典型的“劝说、促销性”体裁,在中心成员的外围,是随情境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多地“征用”了中心成员“促销性”话语资源的一些体裁,如项目申请、推荐信、公益宣传等;而另外还有一些体裁,传统上被认为是客观、“信息性”的,如学术(论文/著作)引言、公司年度报告、书刊/影视评介等,也会由于修辞社团语境竞争的不断加剧和话语生产者个人交际意图的需要,越来越多地出现“动态促销性”。也就是说,Bhatia理解的体裁互文性蕴含着两层含义。首先,体裁互文性是由于交际目的和情境的变化而出现的体裁资源转用的现象。其次,体裁互文性蕴含着殖民化的过程,意味着一种体裁的整体性被另一种体裁或体裁规约侵入,导致杂合体裁的产生,使前者带有后者的一些特征(Bhatia,2004:58)。 Bhatia (2008)探讨了行业交际中符号资源的转借以及所产生的体裁互文性现象,并提出了批评性体裁分析的框架。批评性体裁分析不仅是要描述,而且是要解释、澄清,并揭示行业实践,其动机是为了揭示行业写作者如何使用语言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批评性体裁分析的研究重点不仅是语言本体和体裁惯例,而且更加关注专业人员的行业实践。在批评性体裁分析的框架之下, Bhatia探讨了仲裁话语、法律文本、学术话语、慈善话语等行业话语中的体裁互文现象(Bhaita,2009,2010)。他认为体裁互文性在语篇的词汇、语法、体裁结构上都会有所体现,表现出异质的特征。而这种异质性是由于体裁写作者的个体意图与被社会承认的交际意图的混合而产生。在Bhatia的影响之下,Tessuto(2015)利用Swales 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探讨了法律学术论文的体裁结构和修辞语步,揭示该体裁中的体裁互文现象以及跨学科现象的本质和功能。
整体而言,批评话语分析领域下的体裁互文性研究已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大规模的态势。但体裁互文性的研究无疑是极具发展空间的、富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批评话语分析奠定了体裁互文性研究的理论基石,通过本体的语言学分析将体裁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将语言分析与社会分析联系起来,这种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社会文化路径下的体裁互文性研究的语料都是源自经验、现实语境中的话语,反映了体裁变化的真实状况,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中的话语。批评性体裁分析路径下的体裁互文性研究呼吁人们关注现实世界中体裁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这种对体裁结构的详细解剖和交际意图的刻画丰富了体裁互文性语言学分析的层面,充实了体裁分析的范畴,为分析体裁互文性运行机制的语言资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体裁互文性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体裁互文性研究目前还没有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体裁互文性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和分析模式,对具体语篇的分析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Fairclough虽然从理论上解释了体裁互文性的现象,提出了通过该现象进行社会研究的基本框架。但如何凭借这一框架从文本分析达到社会文化实践分析的过程没有解释清楚。此外,批评话语分析虽然强调详尽的语言学分析,但对体裁互文性现象的语言学分析却都非常单薄,零散。Bhatia虽强调体裁互文性的交际意图和语步结构(move structure)的分析, 对体裁互文现象的文本分析也没有涉及词汇、语法、句法等层面。其次,批评话语分析提出体裁互文性具体表现为语篇的异质性, 但是没有提供从体裁的角度分析、测算语篇异质性的方法(Stubbs,1998),人们不知道选择哪些语言资源分析体裁互文性的运行机制,揭示体裁互文性的语言实现方式。最后,体裁互文性研究目前没有出现真正的历时分析。体裁互文性是一个体裁变化的过程,仅仅有共时的分析无法充分表明变化的发生。
体裁互文性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表现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又体现在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上,是从语言入手揭示语篇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再现社会现实、构建社会关系等语篇功能的有效视角。体裁互文性现有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既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同时又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在吸收、整合并发展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对体裁互文性研究的几点看法:
1) 体裁互文性的研究首先要限定在语言之内。体裁互文性的分析更多是依赖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是依赖分析者经验和判断的阐释艺术(Fairclough,1995:77), 因此往往被质疑阐释得不够客观。最令人满意的互文性分析中,体裁、话语、及文本中的其他范畴的认定应有文本语言特征的支持。对体裁互文性的分析要详尽分析文本中所出现的体裁和话语的语言特征,揭示其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在进行文本分析时,分析应涉及词汇、语法、句法、体裁结构和修辞资源等多个层面。
2) 体裁互文性的研究还要延伸到语言之外。体裁互文性是观念形态和社会矛盾的物化形式,是社会文化的变化在体裁层面的反映。对体裁互文性的分析除了详细的语言学分析之外,还要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揭示体裁互文性与社会文化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3) 互文性是文本的属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体裁都具有体裁互文性。体裁互文性的研究强调的是语篇中体裁的重新组合或转换的过程和意义,关注的是语篇中体裁互文格局发生变化的体现及其社会意义。因此,在探究体裁互文格局发生的变化时,应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进行。
4) 应关注体裁互文性研究在中国的再语境化。在我国,体裁互文性的研究可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以中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具体语篇为分析对象,分析语篇参与社会实践、再现社会事实和构建社会关系等语篇的社会功能,揭示语篇的社会意义。当代中国社会所出现的话语的商品化、技术化和口语化都是值得探讨的体裁互文性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 话语秩序:福柯利用话语秩序一词强调话语系统的约束力,证实话语生产总是按照一定程度受到控制、选择、组织和分配。借用福柯的观点,费尔克劳夫(1992)把话语秩序看作是以具体方式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秩序在话语层面的体现,也是在具体社会领域使用的所有体裁和话语的集合。它控制交际中体裁和话语的使用,设定什么样体裁和话语可用, 规定什么可说、不可说。
[1] Bakhtin, M. M.TheDialogicImagination[C]. Eds. and trans. Caryl Emerson & Michael Holquist.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2] Bhatia, V. K.WorldsofWrittenDiscourse[M].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2004.
[3] Bhatia, V. K. Towards critical genre analysis[A]. In V. K. Bhatia, J. Flowerdew & R. Jones (eds.).AdvancesinDiscourseStudies[C]. London: Routledge,2008.166-177.
[4] Bhatia, V. K. Interdiscursivity, critical genre analysis and ESP[R].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SP in Asia”.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9.
[5] Bhatia, V. K. Interdiscursivity i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J].DiscourseandCommunication, 2010,21:32-50.
[6] Candling, C. N. & G. A. Plum.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discursivity in the discourse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 In B. L.Gunnarsson, P. Lineel & B.Nordberg (eds.).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Discourse[C]. London: Longman, 1997.193-217.
[7] Chouliaraki, L. & N. Fairclough.DiscourseinLateModernity[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
[8] Fairclough, N. Intertextuality in Critical Discourse[J].LinguisticsandEducation, 1992a,4:263-293.
[9] Fairclough, N.LanguageandSocialchange[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b.
[10] Fairclough, N.CDA:theCriticalStudyofLanguage[M]. London: Longman,1995.
[11] Fairclough, N.AnalysizingDiscourse[M]. London: Routledge, 2003.
[12] Flowerdew, J.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 world city[J].DiscourseandSociety, 2004,(5):579-605.
[13] Kristeva, J. Word, dialogue and novel[A]. In T. Moi (ed.).TheKristevaReader[C]. Oxford: Blackwell, 1986.64-91.
[14] Musson, G. & L. Cohen. The enterprise discours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ts effect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China and the World Entering the 21stCentury, Beijing University, 13-16 August 1996.
[15] Millar, J. An interdiscursive analysis of language & immigrant integration policy discourse in Canada[J].CriticalDiscourseStudies, 2013,1:18-31.
[16] Sarangi, S. & S. Slembrouck.Language,BureaucracyandSocialControl[M]. London: Longman, 1996.
[17] Sarangi, S. Activity types, discourse types and interactional hybridity: The case of generic counseling[A]. In S. Sarangi & M. Coulthard (eds.).DiscourseandSocialLife[C].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0.1-27.
[18] Stubbs, M. W. Whorf ’s Children: Critical Comments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In A. Ryan & A. Wray (eds.).EvolvingModelsofLanguage:BritishStudiesinAppliedLinguistic[C]. Clevedon: BAAL /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100-116.
[19] Scollon, R. Interdiscursivity and identity[A]. In M. Toolan (ed.).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riticalConceptsinLinguistics[C]. London: Rutledge, 2002.79-94.
[20] Tessuto, G. Generic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moves in English-language empirical law research articles: Sites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ursive cross-over[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2015,37:13-26.
[21] Wodak, R. & M. Meyer.Methods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M]. London: Sage, 2001.
(责任编辑:刘琛)
The Study of Interdiscursiv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JI Wei-ning, GUO 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China)
Interdiscursivity is a very important language phenomenon resulting from the social cultural changes of particular societ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build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nterdiscursivity researches which connects the dynamics,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 of genre with bigger social cultural context. The critical study of interdiscursivity builds a bridge between linguistics analysis and social analysis, which is of great soci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study of interdiscursivity is suggested to be don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language, so as to better disclos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ext which reproduces social realities and builds social relations as part of social practices.
interdiscursivit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ext analysis; social analysis
10.16482/j.sdwy37-1026.2017-04-001
2016-09-18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价视域下的中国高教机构话语民主化研究”(项目编号:14YJA740045);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英汉农科学术语篇话语策略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613Z0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EAP语类分析及其教学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5CWZJ33)的阶段性成果。
纪卫宁(1971-),女,汉族,山东莱阳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话语分析;专门用途英语。 郭飞(197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讲师。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外语教学。
H313
A
1002-2643(2017)04-0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