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干
苏州市各区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战略调研
陈春干
本文阐述了苏州市电商行业发展的背景,陈述了本次苏州市各区电商行业发展及战略调研的时间、地点、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总结。
电子商务;电商企业;发展战略;调研
作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苏州借助“互联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和外贸转型升级,在原有的“世界制造工厂”和外向型经济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为更好地详细了解苏州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苏州电商行业的前景,有必要对苏州各区电商发展情况和战略布局进行调研。
调研时间:2016年2月20日-2016年6月30日。
调研对象:苏州市各区及相关企业。
调研方法:
问卷调研法。调研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2份。包括被调查单位性质、行业、领域、人才需求岗位种类、人才需求类型、需求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等。
访谈法。拟定访谈提纲,实地走访苏州各级各类电商产业园10家。
位于苏州市东部。区内目前共有电子商务及相关企业160多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超17000人,主要包含商品类(含网络购物)、服务类及支撑类电商企业。截至2015年12月,园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95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同程、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八爪鱼等服务类电商企业为主导,以聚美优品、中粮我买网、顺丰苏州电商创新产业基地等跨境电子商务项目为突破,以快乐乒乓网、无线苏州、欧瑞思丹、利驰、赛富、双乾等一批社交类、本地O2O、垂直类、特色化的电子商务企业为支撑的特色电子商务产业集群。201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正在通过“单一窗口”创新通关业务模式,不断提高外贸服务水平,推动形成跨境电商产业的聚集,打造园区独有的优势。
位于苏州市北部。2015年,相城区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300亿元,电子商务产业逐渐成为相城商业发展的新模式。全区拥有电子商务企业近千家,个人开店网商近10000家,以家具、大闸蟹、珍珠、轻纺等为主的传统产业电商发展迅速,其中已建成电子商务平台13个,包括家具平台4个(龙森、逛蠡口、Go家居、木一商城)、农产品平台2个(元和塘、智慧旅游)、婚礼平台1个(婚礼购)、奢侈品交易平台1个(久罗商城)、旅游平台1个(懒人旅行网)、工具平台1个(工匠汇)和B2B交易平台3个(环球市场、中纸在线和布瑞克农产品)。同时,集聚了海云网络、云库信息、风石文化传媒、色影广告等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商,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数据分析、精准营销、摄影、设计等专项服务,海云网络科技等提供互联网精准营销和数据分析等服务。
位于苏州市东南部。2015年,吴中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3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年交易额超亿元的电子商务企业达5家,全区内共有经营性网站近2800家。目前全区的重点经济领域,包括制造业、内外贸易、旅游服务、特色农业和文化工艺等领域皆已涉足电子商务业务,全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60%以上。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2个、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家、苏州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个,电子商务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吴中出口加工区于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功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区内“环球相互贸易平台”为中国和海外进出口企业进行双向国际贸易提供O2O平台,同时建设中国韩国订单企业展示交易馆、全球库存易货展示交易馆等跨境电商及全球采购交易中心。
位于苏州市最南端,苏、浙、沪三省市交界处。2015年以来,在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吴江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多家电子商务企业业绩逆势增长。全区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总数达万余家,主要涉及电子制造业、丝绸、服装、旅游等多个产业,不少传统企业参与开展B2C淘宝业务。与传统电商相比,新兴的跨境电商目前在吴江地区发展还较为缓慢。虽然不少企业也有跨境业务,但其形式仍属于传统外贸,且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集聚区。目前,吴江地区的跨境电商企业主要集中在部分传统行业,如纺织、丝绸等领域,发展较好的有盛泽地区的“太湖雪”品牌、盛泽金马喷织厂等部分企业。
位于苏州市西部。目前,虎丘区(高新区)拥有电子商务经营单位近万家,年交易额超100亿元,载体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电子商务企业及应用企业100多家,主要分布在科技城、创业园等高科技企业集聚区,如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园、优康中国电子商务创业园、虎丘婚纱城等。
位于苏州市中部。姑苏区把握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势头,依托原有的交通、区位和物流产业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金阊新城、沧浪新城、平江新城中电商产业项目和区内产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自我更新,促使企业形成多元化的销售体系,增强竞争力。依托沧浪新城科技教育产业园、姑苏软件园和苏州云媒体数字电视研发播控中心,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环境,引导形成软件科研、开发、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从电子商务产业区域布局来看,相城区、吴江区和吴中区相对已初步形成,虎丘(高新)区、姑苏区开始逐步规划。具体如下:
园区内以综保区、国际商务区为中心集中发展跨境电商,建立健全以制造业B2B跨境电子商务为主、B2C跨境电子商务兼顾、保税与非保税相互融合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中新合作区、科教创新区、娄葑镇、唯亭镇、斜塘镇和阳澄湖休闲度假区等其它区域,除发展商贸类、旅游类电商、社交类、本地O2O类电商和跨境电商及物流、金融等综合电商,还可大力培育电商创业。
区内的元和镇(元和街道)地区主要发展婚纱电商和家具电商;黄桥镇(黄桥街道)、黄埭镇、望亭镇(包括东桥地区)、阳澄湖镇主要发展农产品电商;北桥镇(北桥街道)主要发展家具电商;渭塘镇、太平镇(太平街道)主要发展珠宝电商。
已初步形成以木渎镇、开发区、度假区、城区四大板块为主的电商集聚区域。木渎镇主要发展综合电商和孵化器建设;开发区主要发展跨境电商和电商物流及技术开发;度假区主要发展旅游电商、农村电商;城区主要发展跨境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及云技术。各板块建设重点的电商载体,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推动电商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
同里、黎里地区主要发展旅游电商产业;北厍、盛泽、震泽、桃源等地区主要发展经营服装、鞋类、丝绸、蚕丝被等电商产业;横扇地区4500多家电商企业,90%以上经营羊毛衫、布匹、家具等;汾湖地区是以食品为主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并向周边镇(区)辐射。
以电子商务作为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重点打造“科技城片区、浒通片区、中心城区”三大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产业集聚、平台打造,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和创新发展。中心城区将重点依托苏州创业园载体,引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建设形成服务型电子商务集聚区,并利用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浒通片区利用综合保税区口岸贸易功能和物流资源集聚优势,计划积极争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试点,建设形成服务多样化的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和电子商务物流园区。科技城片区将重点依托科技城科技商务载体,大力引进、培育电子商务区域总部或营销中心、数据中心、研发中心等电子商务企业,以大企业引领,促进电商和新型业态融合发展。
依托3个新城建设,通过深化电子商务在区内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与实体经济融合互促的电子商务产业格局。新城将对接苏州国际贸易中心规划设想,引入“互联网+”理念,充分发挥姑苏软件园的优势,将软件与物流紧密结合,全面推动新城物流与电商的现代化衔接。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苏州市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区逐步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也涌现出了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点。各区因势利导,将原有产业和产品与电子商务结合发展,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比如相城区蠡口镇的家具、阳澄湖镇的大闸蟹、渭塘镇的珍珠等特色产品纷纷拓展线上交易,不断扩大本地优势品牌原产地影响力;而工业园区、吴中区、高新区和吴江区将综保区或保税物流中心作为现在和未来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引进项目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各区大多数企业都将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相融合,成为企业发展重要平台——即无电不商,但在运营模式、品牌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网络营销与推广模式等方面仍可不断创新。
①张晓芸:《“互联网+”时代下苏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7年第1期
②凌守兴 许应楠:《高职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生态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政行企校”共建苏州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例》[J],《物流技术》,2015年第9期
③刘盈丰 金明:《苏州市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社会培训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5年第12期
④宋启清:《苏州相城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研究》[J],《企业导报》,2016年第17期
陈春干,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服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