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特征及模式构建

2017-04-11 12:06:02寇福德陈园园赵国忠安小絮李亚锋蔡智洪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年2期
关键词:东坪柴达木盆地基岩

寇福德,陈园园,赵国忠,安小絮,李亚锋,蔡智洪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特征及模式构建

寇福德,陈园园,赵国忠,安小絮,李亚锋,蔡智洪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

对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气藏特征及产能评价研究认为,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紧邻生气凹陷,储层发育,大断裂与深层侏罗系烃源岩的沟通及油气的二次运移聚集,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气藏分布受构造及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为大型的受底水所托的块状基岩气藏,储集空间为裂缝及溶蚀孔,具有双重孔隙结构,气藏内部受裂缝分布、岩性变化及储层非均质影响,表现出非均质性。基于地震和测井流体识别,确定了基岩气藏的油水界面,为储量计算和下步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柴达木盆地;基岩气藏;双重孔隙结构;气水界面;成藏模式

1 地质概况

东坪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阿尔金山前东段,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一里坪凹陷亚区的一个三级构造,整体为一南倾斜坡背景,受近南北向断层的控制。区内自西向东为尖北斜坡、东坪鼻隆、牛北斜坡、牛东鼻隆和冷北斜坡的“两隆三带”构造格局,各构造内部被一系列小断层切割形成背斜、断背斜、断块等圈闭形态。东坪气田为东坪鼻隆上受断层分隔的断背斜构造。

2 气藏模式

2.1 生储盖组合

烃源特征。曹成林等人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油气源来自于侏罗系烃源岩[1]。气田构造紧邻碱山一里坪侏罗系生烃凹陷,烃源岩条件优越,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一里坪地区J1+2残余洼陷发育,是东坪-牛东斜坡带煤型气的主要来源[2];其主力烃源岩为下侏罗统的暗色泥岩,地层残余厚度约1 000 m,古近纪-始新纪晚期已成熟,渐新纪中晚期进入生油高峰,上新世早中期进入湿气阶段,上新世晚期进入干气阶段,天然气资源量达到1×1012m3[3-4],气源充足。

储集层。东坪地区基岩气藏储层岩性以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基岩储集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储集空间包括未完全充填裂缝、溶蚀孔洞和微孔 3 大类[5-6]。岩心分析储层孔隙度主要为2.0%~6.0%,均值为4.5%;储层渗透率主要为(0.1~0.5)×10-3μm2,均值为2.63×10-3μm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岩储层裂缝及溶蚀孔发育,目的层段取心的收获率较低,岩心多数破碎。目前的岩心分析主要是小柱塞样,多为致密层段,岩心分析的孔渗比储层实际偏低。

盖层。作为盖层的泥质岩类在第三系各层段中均有分布,主要包括泥岩、砂质泥岩、灰质泥岩和含膏泥岩,厚度一般为3~15 m。E1+2底部砾岩之上沉积一套近百米含膏泥质岩,可作为良好盖层。在E31上部至E32有一套区域性巨厚泥岩盖层,它不但控制着盆地的含油气丰度,还控制着油气的聚集,因此认为该区的盖层条件较好。

2.2 成藏机理

东坪地区东坪3、东坪1区块,均为受断层控制的断背斜构造。气藏以侏罗系源岩为基础,多阶断裂纵向疏导,不整合、优质砂体横向疏导,形成的五套含气层系均已获得工业气流。断裂不仅对圈闭的形成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而且是沟通深层凹陷、油气运移的通道,对气藏的分布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1)。

每个含气层系的气藏类型不同,包括构造气藏、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构造气藏及基岩块状气藏。

2.3 气藏模式构建及特征

东坪1区块基岩储层岩性以前古生代变质岩为主,东坪3区块以花岗岩为主,成像测井显示基岩井段裂缝发育,由此认为,东坪基岩大面积连片分布。

图1 东坪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上部风化壳发育,下部为裂缝发育段,风化壳的发育可以使溶蚀作用沿着下部裂缝发育,对于改善储层具有重要作用。不整合面是油气输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油气从“源”到“藏”的桥梁和纽带,直接影响油气的运移方向和聚集部位。由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基岩顶面的不整合,上覆地层主要为中新生界。油气沿基岩不整合面运移,在圈闭条件发育的基岩储层中聚集成藏。

分析认为,东坪气田基岩气藏整体为底水所托的块状花岗岩、片麻岩岩体构成的气藏。储集空间为裂缝及溶蚀孔,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多期次断裂活动影响控制了裂缝发育带的分布及溶蚀孔发育程度。气藏内部受裂缝分布、岩性变化及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在纵向单井剖面上不同井段含气性差异较大;气层在横向上变化较快,井与井之间气层的隔夹层位置不对应,存在差异。离基岩顶部越近,受风化淋滤作用影响越强,溶蚀孔越发育。

压力资料表明,实测压力值纵向上在不同井段无明显变化,为一块状气藏。东坪1区块气藏埋深3 076 m,含气高度约500 m,气藏中部海拔-550 m。东坪3区块气藏埋深1 840 m,含气高度约130 m,气藏中部海拔850 m。

第三系E1+2气藏顶部发育的近100 m厚的泥岩、膏岩层作为区域盖层,封盖能力强,保障了高丰度气藏的形成。第三系E1+2气藏与基岩气藏未见明显隔夹层,形成了统一的气水系统(图2)。

图2 东坪104-东坪1-东坪103井气藏剖面

气水界面有明显的地震特征,表现为强波谷特征,为近水平面,与基岩顶面呈楔状。在时间切片上3 580 m为连续强反射特征,而界面上、下均表现为岩性结构差异产生的不连续杂乱反射(图3)。

从测井曲线上看,气水界面附近电阻率曲线有明显的变化,表现为电阻率降低,侧向双轨现象不明显,且发生反转,全烃显示消失。界面以上位于气区,界面下位于水区(图4)。

图3 气水界面地震反射特征

图4 气水界面测井曲线特征

3 结论与建议

(1) 东坪基岩气藏储层岩性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基岩储集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双孔隙储集层,为低孔低渗储层。

(2)利用测井、测试、地震等资料综合确定基岩气藏为底水块状气藏,油水界面海拔-815 m,为储量提交和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

(3)试采表明,研究区基岩气藏产量较高,气藏具有一定的底水,建议在储层改造时注意控制好压裂井段并确定合理的采气速度,以防水淹。

[1] 曹正林,魏志福,张小军,等.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油气源对比分析[J].岩性油气藏, 2013 ,25(3):17-42.

[2] 付锁堂,关平,张道伟,等. 柴达木盆地近期勘探工作思考[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23(5): 813-819.

[3] 曹正林,孙秀建 ,汪立群,等.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坪-牛东斜坡带天然气成藏条件[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24(6): 1125-1131.

[4] 李婷,夏志远,刘小平 ,等.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气藏成藏条件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5,22(5):69-73.[5] 马峰,阎存凤,马达德,等.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42(3):266-273.[6] 李建明,史玲玲 ,汪立群,等. 柴西南地区昆北断阶带基岩油藏储层特征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1,23(2):20-23.

编辑:赵川喜

1673-8217(2017)02-0006-03

2016-04-14

寇福德,高级工程师,1970年生,1992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地质专业,现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TE112.33

A

猜你喜欢
东坪柴达木盆地基岩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矿产勘查(2020年6期)2020-12-25 02:41:08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柴达木盆地东坪基岩气藏裂缝发育规律研究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基于改进物元的大坝基岩安全评价
赣北发现“五层楼”式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
——东坪黑钨矿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学报(2016年3期)2016-07-04 03:22:14
河北省基岩热储开发利用前景
河北地质(2016年1期)2016-03-20 13:51:59
钢筋混凝土落地槽在东坪库区柘溪渠道中的应用
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分析
基于新钻井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分布及控制因素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