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亚琴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首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于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策,希望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帮助,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媒体;对策
引言:新媒体环境下,各高校应当重视起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新媒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伴随网络的高速发展,各项相关技术得到延伸与发展,其中,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作为主要使用者的大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学习、思考、生活、日常行为等。通过多媒体,高校学生具有多种获取信息的途径。第一,新媒体的信息获取具备多种特性,包括广泛性、便捷性和开放性等,促使高校学生获得各类信息的途径由过去的书籍、报纸与电视等逐步转变为网络,信息来源的速度更快,也更加多元化。第二,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由过去的平面化、静态性过渡为多元性、动态性。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与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网络具备放开性与便捷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资源交换与共享,也可进行远程学习,丰富了其自主学习的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环境干扰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媒体被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很多非主流文化借助新媒体平台肆意蔓延传播,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断充斥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而思想发育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由于正值青春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他们自身又缺乏信息筛的能力,很容易误入歧途,这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
2.高校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校园网是高校主要的新媒体平台,促进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多高校都基本建设了自己门户网站。但是在校园网中虽然设立了思政教育的相关模块但内容非常简单,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校园网络的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3.新媒体环境挑战思政教育者的权威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主要是课堂教育,但由于过于单调,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抒发真实感情以及想法的平台,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更加注重自由性以及民主性,而且在新媒体环境中思政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加之部分思政教师不能熟练使用新媒体设备,甚至思政教师所掌握的思政教育方面的资料不及学生快捷,对思政教育者来说,其权威受到了挑战。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工作,其工作内容也比较固定,在新的时期,其中有的内容已经显得有些不符合实际,但是我们调查之后发现,许多专科院校并没有将这些内容及时的剔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丝毫没有兴趣接受教育,导致整个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不顺。
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对策
1.充分利用高校新媒体平台
首先,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思政教育作用。高校可以优化校园网的功能,建立专门针对思政教育的板块,学生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能够学习,而且能够在平台上进行讨论,如果有不利言论,高校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校园网平台引导与传播正确舆论,进而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与认可。另外,可在网站主要板块上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校园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摸底,可以设置一些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学生意见,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2.提高思政教育者的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主要是媒介素养。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文化素养都相对较高,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多数思政教育并没有对新媒体思政教育引起重视,再加上自身对新媒体并不是很感兴趣,导致有些思政教育者对新媒体的运用技术不高,这不仅会影响思政教育者的权威,使思政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可能使思政教育者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出现代沟。
3.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案改善思想政治体系
现阶段,思想教育有多种方案,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教育方案的选择,首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鼓励的方式,学生会主动参与到院校开展的多种思想政治活动中。随后,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到适合当前新媒体环境各项要求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要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构建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而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4.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观念
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后天指引,而以目前现状来看,新媒体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新媒体带来很多优势,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是导致学生误入歧途的根本原因,那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正面力量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高校应該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强自身对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其次,高校应减少学生接触负面信息的机会,利用正能量信息引导学生,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5.新媒体环境下应当加强教育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加强课堂教育的趣味性。比如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新闻实事辩论赛,在班级里学生能够自由的讨论,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都能够主动投入到教师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语言组织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给思政工作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也给思政工作带来很多困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减少新媒体负面因素对学生的干扰,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绍荣,李彦,唐诚.略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4).
[2]光姝瑜.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