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互联网1.0阶段(1995-2005),互联网最早1995年出现在美国,这一阶段是门户网站的称霸期;互联网2.0(2005-2014),这一阶段才开始出现博客、微博等允许网民发布内容的网站,真正实现互动;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今的移动互联网,2014年被称为4G元年,4G技术大幅提升了手机上网速度,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应该说,我国农村地区是跨过电脑互联网的普及直接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农村地区网民人数的爆发式增长。临沂农广校从2015年开始给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互联网+农业”培训,本质上就是“移动互联网+农业”,全方位提升农民朋友的手机应用技能。
一、 互联网+农资采购
上图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调查报告公布,从部分行业开展在线采购的企业比例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开展比例较高。而目前农资在线采购使用的比例还相当低,大多数农民朋友不了解、不信任农资在线采购。
在线采购有明显的优势:第一,通过网上搜索,能够快速找到很多供应商,提高采购效率;第二,在采购网站上,供应商的报价都公开透明,方便采购者进行比价;第三,能够实现采购者与供应商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的多层代理商环节,降低采购成本。
在培训中,市农广校向学员讲解在线农资采购的优势,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下载农资采购APP到手机上,例如云农场、农资供求网、农村淘宝等。培训过程中,还播放一些央视制作的农资在线采购新闻视频,帮助农民朋友更加直观地了解在线采购的优势,同时让他们看到农资在线采购在四川、河南等省市已经广泛开展,消除他们对在线采购的疑虑。
二、 互联网+农业生产
很多人理解的“互联网+农业”,就是把传统的农产品线下销售转变为线上销售,这其实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内涵。“互联网+农业”可以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改造,通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帮助农民朋友开拓视野,打开广阔的创业新空间。
(一)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生鲜类农产品进入电商领域,为了延长生鲜类农产品的货架期,电商平台探索出预售这种新的销售模式。最初,预售模式只应用在生鲜类的农产品网上销售当中,如今,网上预售成为了订单农业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些合作社或者农产品生产者,提前在网上进行农产品的预售,根据预售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可以说,这种模式能从根本上避免大宗农产品的滞销。
(二)物联网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借助物联网可以实现农业标准化种植管理,打造精准农业,除了在课堂中给学员播放物联网相关视频,市农广校还组织学员到临沂市兰陵县的利源蔬菜合作社、费县的胡阳西红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等地实地参观,帮助学员直观地了解物联网的优势与应用,激发学员们发展现代农业,做新型职业农民。
(三)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日渐紧迫。过去,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方面存在治理理念的较大偏差,过分强调政府治理的主导作用,轻视了生产者的能动性;过分注重消费者的安全,轻视了生产者的生存与发展利益。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应该在培育过程中,注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设,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无疑是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
以前的治理理念重产品的检验检测,轻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市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强化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新型职业农民的资格认定过程中,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考核的动态指标,以此来纠正过去的治理偏差。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主要靠包装上的二维码来实现,为了避免学员们的抵触情绪,我们选择临沂本地一些成功案例来进行讲解。
案例一:蒙阴宗路合作社
2014年4月1日,临沂市蒙阴宗路果品合作社借助淘宝网“淘宝特色中国·临沂馆”平台开展第一拨蜜桃预售,仅仅两天的时间,就预售出近万斤,成交价为4斤62.5元,约合1斤15元。6月17日,“淘宝特色中国·临沂馆”又与淘宝“挑食”栏目合作,推出第九期“挑食——挑蜜桃”。选定了春雪、黄桃、蟠桃、仓方早生四个品种上线,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线上促销活动。本次线上销售十分成功,四个品种单价都达到十元以上,“挑蜜桃”线上促销总计销量超过十万斤。
“特色中国”要求上线农产品实现原产地溯源,前期淘宝工作人员多次到宗路合作社督导准备工作。宗路合作社专门定制了印有二维码的包装箱,以符合“淘宝特色中国临沂馆”的要求。
案例二:沂水县金龙山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
沂水县金龙山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有机蜜桃卖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个桃子上都贴有二维码,扫码后可以链接到购买平台,也可以看到原产地的四季田景。
在农产品外包装上加上二维码,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原产地溯源,还可以实现网店链接、产品故事宣讲等功能,有效提升电商农产品的复购率。高复购率,才能实现网店订单的爆发式增长。我们选取临沂本地的成功案例讲解,帮助学员了解实现原产地溯源的二维码的正面积极意义,消除负面消极感知。
三、 互联网+农产品销售
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电子商务是一大创新经营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涌现了不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案例。电子商务的跨地域特性,能够打破以往的有形市场的地理局限,打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固有矛盾,有效拓展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创新农产品交易模式,拓宽农产品经营渠道,是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
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培育中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转变意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年纪较大的学员所占比例很高,很多人不了解互联网,不了解电子商务。所以第一步通过优势分析,让学员们知道电商是个好事,从以前不信任电商转变为想发展电商。
第二步:培育电商带头人。按照发展规律,20%的人最先接受新事物。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要遵循发展规律,选择最有创业动力的学员培育成为电商带头人。很多学员使用手机开起淘宝店、微店,手机端订单成交量能占到总订单量的99%以上。
第三步:全面发展。我们的第一批电商带头人发展起来之后,给其他学员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前我们组织学员参观学习都是去先进的合作社、大农场,今年有好多学员主动要求去电商创业成功的学员创建的电商产业园参观,看到电商产业园的红火场景,激发更多学员想发展農产品电商。
四、 互联网+农技服务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出现很多农技服务相关的APP,农民朋友可以将其下载安装到手机上,种植的作物出现问题可以拍照上传,后台专家可以即时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疑难问题。
像农医生、农管家这类APP,都是一些农资企业开发的,覆盖作物种类有限,与其企业产品直接相关。为了更好的提供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临沂市农业局与临沂移动公司共同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于2016年11月25日正式启动。该平台直接对接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专家,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在线交流、专家指导、业务培训、农业专家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信息服务、信息共享、农业知识培训等功能,为农民与专家提供在线沟通的桥梁。
通过微信群向参加过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推送该应用的安装二维码,指导学员下载安装。目前,该平台使用效果良好,很多农民朋友提出的问题都及时获得了一位甚至多位农业专家的解答,实现了远程农技服务。
五、 互联网+农民培训
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临沂市农广校采取“田间课堂+经营管理集中培训”模式。为了更好地做好跟踪服务,实现培训向培育的转变,临沂农广校准备建设微课体系,下一步通过“临沂新型职业农民”微信公众号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信群向新型职业农民推送微课,借助远程教育打造可持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
市农广校从2015年开始对全市农广校系统的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培训,2015年的微课制作培训,邀请莱州农广校的教师为大家进行授课。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老师们能掌握田间课堂的拍摄技术,后期通过会声会影软件进行编辑,将田间课堂内容制作成微课。让田间课堂不仅仅服务本县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员,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群推送,覆盖全临沂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员。
2016年,微课制作培训主要目的是掌握经营管理培训内容的微课制作技巧,主要讲授PPT制作技巧和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的使用方法。借助录屏软件,老师们可以同期录入画面和声音,高效完成微课制作。
通过两年的微课制作培训,老师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微课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可以根据不同微课内容选择不同的制作方式。田间课堂适合视频拍摄+后期编辑,经营管理适合PPT录屏。培训后组织了微课制作评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将优秀作品报送到山东省农广校。2017年,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索微课制作技巧,努力打造可持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临沂市分校 周 蕾 谭子辉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莱州市分校 邵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