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康哲
日前,百岁高龄的太外公溘然长逝,我因臨考而未去吊唁。回想往年春节去看望他老人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也引发我写一写太外公及家庭故事的强烈愿望。
我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这个普通的家庭却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现有两名博士,六名硕士,十二名大学生和十六名党员。发生在这个家庭的真实故事,虽然平凡却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是家风传承的结果。
故事一
慰问太外公的一篇报道
太外公平凡的一生却颇有几分传奇。2009年7月1日《今日浦江》报道了浦江县县长慰问黄宅镇上市村93岁黄庭荣老人的新闻。黄庭荣就是我的太外公,他于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卖布衣、开杂货店为掩护,建立地下党交通联络站,曾经为革命出生入死。有一次,他和另一名地下党不幸被捕,日本鬼子以枪毙、砍头和活埋相威胁,但他们宁死也不暴露身份,最终得到组织营救。太外公一生关心祖国的统一富强,他最爱看《新闻联播》和《海峡两岸》,好像默默地在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或者是“祖国尚未统一,我无心睡觉”。百岁老人一生风雨历程,建立起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愿他在他的信仰中继续前行,在永恒的睡眠里,看到他的子孙后代幸福美满,看到这世间所有美好,看到祖国繁荣昌盛。
故事二
外公退休后出版的书
外公今年71岁,他原来是中学教师,从1977年起调入政府部门工作,一心为公,舍小家为大家。十年前,外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用一年多时间把自己三十多年所写的文稿进行整理、筛选和修订,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为《从黄土地走向蓝海洋》,字数为31万,还有多位领导和学者为该书写序。外公在该书“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爱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黄土地将向后人作证:既热爱‘黄土地又追求‘蓝海洋的金华人,是励精图治、敬业创业的一代人,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一代人。”
故事三
舅舅的一项发明
舅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美国攻读材料学专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12年,他作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回国被聘任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带领的团队获得一项重要科研成果。2013年3月20日,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同时刊发了“同济大学教授研究出透明可弯曲纳米纸晶体管”的报道。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纳米技术权威期刊。舅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将是迈向环保纸质电子产品的第一步。”
发生在我们这个家庭的故事还很多,不须一一道来,但足以说明:有国才有家,国逢盛世,家必有幸。这一个个故事不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薪火相传的家风在绵绵延续吗?我想:根深叶必茂,源远流自长。太外公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从今往后,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还会发生更多的生动故事,演绎出新的精彩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