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再定位

2017-04-11 21:58张恒易萱朱信明
看天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老布什小布什庄园

张恒+易萱+朱信明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金色有着异乎寻常的偏好。在位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特朗普用造价700万美元的金叶子,打造了一个真正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除此之外,这里到处都是金色的家具、壁饰,女浴室里有镀金的澡盆,卧室里有金色的床和床帏,椅子也镶着金边,吊灯安着金色的灯罩……

经历过一段异常缓慢的启动,中美关系在两国外交人员多次秘密沟通后,突然加速。最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特朗普在这里实现了首次会晤。

“这次是安排得非常特殊的一次访问,”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接受本刊采访时说,中美两国都有特殊的背景,美国是新总统上台后,引发全世界的“特朗普震荡”,而中国十九大即将召开。

《参考消息》转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庞中英的分析称,如此仓促地安排两国领导人会晤很不寻常,“一定有要紧的问题需要两位领导人解决”。

“冬宫”会

中美领导人此次会面的海湖庄园,是特朗普最喜欢的一处居所。他在回忆录中称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而他的亲信则称这里为“冬天的白宫”。

按照传统,美国总统的休假地是马里兰州的戴维营,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将这里正式定为总统度假地,之后每届总统都会在这里休假,或者招待重要的客人。奥巴马曾经在戴维营举办过八国领导人峰会。特朗普上任后,更喜欢乘坐“空军一号”到海湖庄园度假,前不久,他还在这里接待过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夫 妇。

据美国媒体报道,海湖庄园占地20英亩,拥有126个房间,是一座阳光明媚的地中海式宅邸。有一条宾客通道可以由庄园直通海滩,庄园里还有一个长100英尺、宽50英尺的私人泳池。

1973年,这座庄园的管理者曾将其赠给美国政府,希望能将其作为总统的休假地。但尼克松总统亲自考察后,还是决定放弃,理由是每年100万美元的维护费用过于昂贵,它又位于棕榈滩国际机场航线上,安保难度太大。之后持有该房产的基金会,将它卖给了特朗普。这位当时的地产大亨则把它打造成自己想象中的天堂。

“习特会”在这里举行,显然是两国密切沟通的结果。参考消息网引述外媒分析称,海湖庄园轻松的环境将使习近平和特朗普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沟通,双方即使不能产生友谊,也会尽量培养出一种高层工作关系。

根据以往经验,两国领导人会晤前,地点可能会几经商讨。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战略对话》一书中就曾回忆,2004年,他以政府特使身份,带着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笔信到美国,沟通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中美领导人互访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

当时美方提出了多个地点,最初就提到了戴维营。但戴秉国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父亲老布什会面时,对方提到小布什决定陪同胡锦涛一行到缅因州的海滨别墅住上一天。

“我觉得,到缅因州也是一个不错的设想”,戴秉国回忆道,小布什很喜欢自己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克劳福德农场,但当时双方显然希望领导人在夏天会晤,而夏天农场又太热了,老布什可能也不会去。“如果去缅因州,老布什就会去,这样,会谈的氛围会更好”。

当时因为美国对台军售、指责中国人权问题等原因,两国关系一度很紧张。筹划了很久的元首会晤,一直到2006年4月才最终实现。但老布什提出的缅因州别墅会谈,却没有成行。

安全问题当然也是地点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1997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遭遇了反华示威抗议。第一站夏威夷的晚宴结束后,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立刻致电美国驻华大使,要求美方采取措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美方研究了江泽民的访美行程后,提出建议,取消一些公开活动。不过最终江泽民仍然决定继续出席。

“领导人出访,一般有几种模式”,孙哲说,有些是借多边会议,比如G20、APEC会议实现会面,还有工作访问,以及规格最高的国事访问等。中美建交后,除了这些严肃的场合,在元首会面上也在不断进行一些创新,比如江泽民到小布什的农场访问等。

如同特朗普钟爱海湖庄园一样,小布什也视克劳福德为自己的“西部白宫”。2002年10月,江泽民再次访问美国,就曾受邀到克劳福德农场与小布什会晤。为了确保两国领导人安全,美国不但在当地设立禁飞区,而且还架起了卫星接收等装置,通过混杂电子信号防止窃听。而两国领导人会晤结束后,小布什还架起烧烤架招待江泽民夫妇,随后又驾驶皮卡车带江泽民绕农场参观。

庄园会是美国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模式也为中方领导人所认可,2013年6月7日—8日,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就曾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当时《华盛顿邮报》曾评论此次会面“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称这次会面开拓了一種新型外交模式,即‘庄园外交,称赞习近平对于双边外交的成熟和自信”。时任白宫负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助理新闻秘书塔尼娅·布拉德舍也表示:“在这个不那么正式的场合举行两天会晤,两位领导人可以比较轻松地会面。桑尼兰兹的安纳伯格庄园是个幽静的地方,可以让两位领导人和为数不多的顾问展开深入讨论。”

安纳伯格庄园会之后,两国领导人陆续进行了多次轻松的会谈,比如习近平与奥巴马曾在中南海进行瀛台夜话,在白宫秋叙,G20期间两人还曾在西湖漫步。

新总统上台,中美关系常有变

习近平对美国的熟悉程度,显然要比特朗普熟悉中国的程度高。自1985年习近平以正定县委书记的身份访问美国开始,他曾多次到美国访问。

与之相比,特朗普上台后,中美新关系开局却非常缓慢。2016年11月14日,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祝贺他当选。之后,特朗普就一直没有与中国高层直接对话。一直到2月8日,春节过去10天后,他才发来一封贺信,两天后,才与习近平实现就任后的首次通话。

随之,中美领导人的互动上了快车道。3月14日,外媒曝出习近平与特朗普即将于4月6日会晤的消息。“这是近二十多年来,美国新总统上任后,中美领导人(实现会晤)最快的一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接受本刊采访时说,特朗普上任不到三个月时间,中美元首实现会晤,“这对两国关系,甚至对不断面临挑战和威胁的全球局势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美自1979年正式恢复建交后,两国关系一度进展到非常亲密的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布什访华。

1988年底,老布什赢得美国大选。当年12月22日圣诞节前夕,老布什一家祖孙三代共18人到中国驻美大使的官邸做客。“美国待任总统到一个国家的大使馆过圣诞节是前所未有的。”陶文钊在《中美关系史》中写道,这无疑是一种特别的示好举动。

之后,1989年1月20日,老布什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当他听到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即将访华的消息后,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表示,非常希望能在他之前访问中国。“但在总统就职后不久就出访又与美国的惯例不合,而且也没有访华的特别理由。”陶文钊在书中写道,美国方面经过研究,决定以参加刚刚病逝的日本天皇葬礼的机会,“顺便”访问中国。由于当时时间太短,已经没办法筹备国事访问,最终这趟访华行程以工作访问的名义进行。访华期间,老布什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实现了会晤。此时距他就任美国总统刚过一个月。

这段蜜月期维持时间并不太长,很快,因为美国对中国国内发生的政治风波的态度,两国关系降至冰点,一直到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两国领导人才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契机再次会晤。据当时媒体报道,为了实现这次会晤,美国国内曾进行了至少8个月的对华政策大辩论。

中美关系虽然因种种原因在老布什任内异变,但他毕竟对华一直持相对友好的态度,甚至顶住国会压力,维持中国最惠国待遇地位,避免中美关系持续倒退。克林顿上台后,正值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对美国而言,中国的战略地位弱化,克林顿开始推行更为强硬的对华政策,不但改变了此前无条件对华最惠国待遇的政策,而且在台湾、人权等问题上动作频频。时任美国国务卿甚至公开宣称:美中关系仍然在“试验和观望”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当年11月,江泽民与克林顿会面之后,都未能有太大改观。1995年,还因为美国坚持为当时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发放签证,两国关系一度降为代办级。美国更是派遣两艘航母到台湾海峡附近,介入台海危机。

克林顿不是唯一一个上台后对中美关系产生巨大影响的总统。“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每一个新总统上台,确实面临变数,”傅梦孜说,“克林顿、小布什上任后,中美关系都有变数,都面临变化。”

克林顿政府后期,中美关系有了极大改善。中美不但就中国加入WTO签署了协议,政治上两国甚至还谈到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问题。只是当时留给克林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快,小布什在总统选举中胜出,执掌白宫。这位新总统再次调整对华关系,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实际上是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敌人。

与克林顿一样,台湾成了他上任后主打的一张中国牌。在上任百日之际,小布什公开表态,如果台湾遭到攻击,美国将“尽其所能协防台湾”。后来又发生了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两国关系陷入低谷。这种状态直到2001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当时中国主动出击,承诺愿为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提供支持,两国关系才有所缓和。小布什在邀请江泽民访问私家农场后表态,要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为五十年中美关系定调?

特朗普独特的性格在“习特会”前夕又一次表现出来。3月30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习近平将与特朗普会晤。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就发了一条推特:“下周与中国的会面将会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不能再承受贸易逆差。”紧接着,他大概是觉得没说够,又转发原消息补了一条:“……和就业机会的丧失。美国公司必须做好准备,寻找其他出路。”

这无疑提前透露“习特会”的议程,贸易将是重要的一个问题。

据中国官方统计,自1993年开始,中对美贸易出现顺差,也意味着美国对华开始出现逆差,此后,逆差越来越大,到了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一个顶峰,足足有3657亿美元。

出现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很复杂,中国领导人访美期间,也经常通过大额采购,比如买飞机试图平复美国国内的批评。但在美国看来,这远远不够,他们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操纵人民币汇率和政府补贴等问题。自2008年奥巴马上台后,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在升温。直到特朗普时代,他不但指责中国是人民币汇率操纵“总冠军”,而且极有可能发起贸易战。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网瘾”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提到“中国\中国人”的次数接近500。今年2月,“FT中文网”曾分析其推文内容后发现,中国是特朗普在推特上提到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有5%的内容明显透露出敌意。主题大多数都与30日发的那条推文类似:经济贸易。而谈及中国的推文中,有四分之一的内容同时也批评奥巴马。

奥巴马任期内,中美关系确实有了新进展。按照时任中国驻美使馆公使衔参赞阮宗泽的说法,奥巴马上任以来,打破了近些年来每逢白宫易主,中美关系就要跌入低谷的“换届魔咒”。

2009年,奥巴马上任一个月后,只用一个月便与中国政府确立了全面接触的渠道。据戴秉国回忆,当年2月,奥巴马的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就找到中国驻美大使,提议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4月1日,奥巴马上任刚两个月,中美领导人就在伦敦的G20实现了首次会面。7个月后,奥巴马访问中国,成为1989年后第一位在上任首年访华的美国总统。当时一股乐观的情绪在华盛顿弥漫,“中美国(CHIMERICA)”和“领导世界经济秩序的两国集团”(G2)的概念开始流行。

但这股势头很快遭到美国盟友的反对,奥巴马也开始调整对话策略,强硬态度逐渐抬头。在其首次访华两个多月后,美国国防部就公布了新的对台军售计划,随后,奥巴马又在白宫接见了达赖。之后,自称“太平洋总统”的奥巴马推出持续了他之后两个任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强美军在中国周边军事部署、强化同盟体系。尤其是在南海問题上,美国与中国在该地区的紧张氛围不断升级。

2012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期间,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之后,他更是将这种关系总结为三句话: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

奥巴马政府最初曾有所响应,但之后就很少再提到这种说法,有时候只愿意用“新型关系”替代。奥巴马的第一任国务卿、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曾对此做出明确回应:“对于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我的回答是NO。”

这种对华强硬的态度,甚至到特朗普任上都在延续。他在推特上炮轰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与习近平通电话前,先接听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祝贺电话,并在推特上暗示要调整与台湾的关系。

3月1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到了中国,其主要议题是为“习特会”铺路。在与习近平会面时,他转达了特朗普的期待:尽早举行两国元首会晤,并有机会对中国进行访问,为中美关系未来五十年的发展确定方向。同时,蒂勒森访华期间还两次提到美国愿意本着“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拓展中美关系,而这三个表述,恰好是美国政府一直拒绝承认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

这不但令中方学者感到眼前一亮,也令美国政界颇为惊讶。“这与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有异曲同工的内涵, 其核心意味着美中两国不仅是伟大的,而且是合作关系的。”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记者安东尼·库恩说,“蒂勒森此举可能是为了安抚中国人,也有可能是因为美方目前还没有想出一个对中国和亚洲的政 策。”

“蒂勒森来访之前,美国国务院会派一些人到北京进行调研,见一些中方的学者和中方的智库人员,”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说,他猜测,中方有些人可能提出来,蒂勒森最好能呼应一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美方与中方交谈后,把中方的意见,当做一个讲话要点,写给了蒂勒森”。

“中美仍然处于试探期”

4月6日的“习特会”,是在一片嘈杂的背景声里上演的。

3月18日参考消息网引述外媒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发现,朝鲜核弹试验场有持续活动迹象,有证据表明朝鲜可能在准备进行新的地下核试验。3月28日下午,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开启对原产自中国的铝箔产品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还有外媒猜测,特朗普政府也在考虑对台军售的问题,同时,中美之前保持的一些沟通管道,仍然没有开启的迹象。

2月13日到23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曾到美国访问,期间与中国驻美使馆、美国官员和智库学者都有过接触。他发现,此前中美一直进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似乎仍没启动的迹象。“我们这次去,美国商务部长、财政部长就说,‘老板没说话,下面的没法准备了”。

在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刘江永看来,现在中美仍然处于试探期。“美国新总统上任初期,美方可能会做一些动作对中国底线加以试探,而中国的应对机制首先是划出核心利益红线。”刘江永向本刊介绍,此前特朗普在台湾、贸易等问题上的激烈言论,很可能就是一种试探,“其战略本质并非有对抗敌意,而有干扰目的。美国会依据中国的反应做出评估,有所为或有所不为,避免引发全局性的战略崩盘。”

这时候,中国就要把核心国家利益明确传递给对方,“不宜把核心国家利益的红线划得太广、太虚,”刘江永说,“当然,双方的核心利益底线要经过反复互动,才能达成较为准确的理解和默契。”

这种试探与互动,不止在公开场合,私下的外交渠道也会进行。以中美元首会晤为例,孙哲解释道,在会晤正式举办前,中美双方会不断沟通会晤时的议题。

“外交部和其他一些部委,比如商务部,会提前和美国沟通,”孙哲说,最好能在会晤前就一些问题达成一致,这样访问时才能宣布取得一些成果,“比如以前中国购买了美国多少架飞机,或者中美之间在其他重大投资上、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上,有什么重大的进展或外交合作,这些工作都是提前做的。”

据孙哲介绍,前期谈判结束后,邀请方会发出邀请信,两国领导人访问流程也最终确定下来,一般双方提前一周才会公布明确的会谈事项。在此前后,领导人出访的先遣队也会去踩点、考察安保问题、讨论礼宾接待等问题。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要经过不断谈判。据中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回忆,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正赶上美国搞礼宾改革,对方表示将派礼宾司长到机场迎接。李道豫查阅档案后发现,法国总统、俄国总统访美,都是国务卿迎接的,他坚持接机标准不能低于这个规格,几经商讨,美方才派出时任副总统戈尔接机。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两国元首会面的速度太快了,快到特朗普的相关决策团队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参考消息》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黄靖的话认为,在特朗普外交政策尚未成形的时候,双方的高层交流,包括领导人会晤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还有待观察。

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国际关系学高级讲师戴维·沃尔顿则在澳媒发表评论认为,特朗普政府内部在中国问题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白宫的关键职位目前还无人填补,官方声明的调门也在强硬与缓和之间摇摆。“这次会晤也将是对特朗普的一个挑战,使得他必须出台一项更清晰、更连贯的对华政策。”

“在蒂勒森访问亚洲的前几天里充满喧嚣,美国和中国对彼此咆哮。不过到最后,两国都采取了一种更具和解意味的务实态度。”得到《参考消息》转载的沃尔顿的这篇文章中写道,“这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两国关系模式,而中国将继续在地区和全球层面试探美國的领导权。”(实习生杨可、何欣禹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老布什小布什庄园
奇怪的庄园
各界政要送老布什最后一程
老布什的服务犬将帮助受伤士兵
要我还是威士忌
皱眉人
老布什再次被控性骚扰
动物庄园
印度KL庄园
小布什的个人画展
政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