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关于建筑专业的教学构想
董会丽 王小静 闫小春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21世纪,建筑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教育与学生素质,特别是建筑学和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世纪,认真探讨建筑教育的改革,为发展我国的建筑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西方先进建筑学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与广义建筑学地诞生充分说明了建筑学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师徒交接地手艺活,而是一个及景观,人文,经济,以及心理的综合学科,这就新形式下地建筑学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建筑专业;教学构想;改革方法
1.1 理论教学课时少,难以实现培养目标
为解决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面过窄的问题,加深和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扩大专业知识面,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各课程打破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建立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应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调整课程设置。建筑工程施工调整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部分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由原来的五十学时压缩为现在的三十二学时,一方面,教师感到教学空间十分有限,内容太多,很难有发挥的余地;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课程内容原已显得抽象繁杂,若再加上教师“赶课”的节奏“, 满堂灌”的风格,难免产生厌学的情绪。
1.2 缺少观摩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纸上谈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性极强,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从而胜任将来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计划都会有施工课程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工学交替) 、生产实习和施工课程设计。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都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然而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而言,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时,还没有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学生对施工技术的认识较肤浅,到生产实习和施工课程设计时,学生早已结束了该课程的学习。由于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巩固,学生不能加深对施工技术的认识,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及时转化为能力。
2.1 精选教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
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各专业就业形势的具体情况,对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课堂讲授应重视基本概念和施工工艺方法,不必所有内容面面俱到,对不同的专业方向精选不同的教材内容,所以,就教学内容而言,施工技术部分应重点讲述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和结构安装工程等;对于“砌体工程”和“装饰工程”其操作性较强,而一般操作性的内容应为工人所掌握,中高级工程师不必掌握;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不作为重点。“防水工程”这部分内容与先修课“房屋建筑学”有交叉的地方,新内容可以重点讲,交叉内容可略讲。而“桥梁结构工程”、“道路工程”等内容可以留下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2.2 运用多媒体浓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形象直观、现场感强、效率高、效果好等优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老师将平时在网络上下载的或者在工地上拍摄下来的一些施工图片,施工工艺录像,施工工艺flash 动画演示,结合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进度,配上语音讲解展示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图、文、声并茂的教学环境,充分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器官,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了具体的画面,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有一些学术期刊上介绍的新施工工艺和方法,也可以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该课程没有现有的多媒体课件,自己制作的课件与一些成熟的专业课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能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带摄像机和照相机到施工技术先进的工程施工现场跟踪拍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剪辑制作成图片、录像片,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观看,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不仅会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3 观摩教学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进行直接对照与检验,从而增加工程施工和现场管理的实际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及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方案设计,通过对具体的施工目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依据、方法和步骤;加深对所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不少学生要求老师带他们到施工现场观摩。而这种很正当的学习要求却不在教学计划之中,老师只能利用工作之余联系实习工地,冒着很大的安全风险带少部分学生到工地观摩。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光靠授课老师的个人力量,应该与其他教学实践一样写进教学计划,一方面学校积极开辟实习教学基地,老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带学生到基地观摩;另一方面,学生也应积极配合,自己配备安全帽,随时到附近的工地观摩。
3.1 逐渐转变建筑教育观念
建筑系学生普遍有一种不良的倾向,也就是说专业学习偏重于建筑构思、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而普遍忽视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及规范、建筑经济知识和现行法规等多项内容。上述相关的技术课程部分已开出,然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究其原因,以前大部分建筑的功能和技术比较简单,因而建筑设计偏重于建筑的造型和图样表现。学生深受其影响,而目前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建筑技术也随之要求越来越高。
3.2 拓宽专业口径
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随着建筑业发展,其相关产业也随之发展。如:房地产开发业、室内设计装修业、环境艺术设计、模式制作、透视效果图绘制等。它们每年也需要大量的建筑学毕业生。学生毕业生,除了到各级设计单位工作外,还有多种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除了设计能力外,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公关能力等也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准。
3.3 建筑学专业教育与“产学研”三结合――
高等学校经历了三段教育历程:知识知识+――能力“产学研”三结合。一般专业“产学研”三结合的程序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关的理论和知识,结合课题进行研究,提高了理论水平,升华了综合的专业能力,然后与外单位合作开发产业或把研究成果与外单位合作开发。校内设有设计院(生产机构)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从表层看确是具备了校内“产学研”三结合的专业工作环境,同时这种结合还具有“可持续”的工作特征,然而在实践中深感要有实效并非轻而易举。这涉及院系合作的基础、学生学习计划与项目的进程、项目研究与生产关系、项目的规模和项目严密的组织工作等。当学生有机会参与“产学研”三结合工作时,要发挥学生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要以研究为目的参与实践,提倡学习中不盲从,敢于质疑,要注意培养协作精神,要合理安排学生的项目工作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争取使学生有机会较全面地接触工程的各环节……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学生参加这类带有研究性质的生产活动的必要性,需要有计划和目的,不能把学生当做普通的劳动力。
目前,我国施工队伍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距离,这和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如今一大批毕业生奔赴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充实了建筑行业。高校土建类毕业生正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应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国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TU7
:B
1007-6344(2017)08-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