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英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过去的教学只重视传授数学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忽略了学数学的过程以及其它能力的培养,所以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做题,时间长了,便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的出现,使我们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习数学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情景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教学“9加几”时,教学前,我把书上的运动会场景图制成课件。上课时,我问:“前几天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大家还记得吗?你喜欢哪些项目呢?”上数学课讨论运动会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接力赛。”有的说:“我喜欢跳绳”。……接着,课件出示运动会的场景图,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一下就把学生吸引“入场”。首先显示看台左边的饮料,引导学生提出“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此时,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允许学生互相交流。之后,请学生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着重用实物、课件演示说明“凑十”的方法:先把纸箱里的9盒凑成10盒,装满一箱,然后把箱里的10盒和箱外的3盒相加,一共是13盒饮料。使学生对“把9凑成10”有个清晰的印象。
二、巧用生活用语,突破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用到数学知识,但有得与课本上意思虽然一样,但用词不一,当學生在课堂上学习时,由于不知道与生活中的某些词语意思一样,知道的反成为难点,会的也成了不懂,如果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说法,再到课堂上学习,这样有利于突破难点。例如教学“认识钟表”。“几时”“几时半”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却经常听到、用到“几点、几点三十分、几点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只是不知道“几点”表示的就是“几时”、“几点半、几点三十分”表示的就是“几时半”而已。所以在教学“整时、半时”前,我让学生回家去观察小闹钟、手表、电子表、手机,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弄明白“整点时,短针、长针分别指着几(电子表、手机上是怎样显示的)?几点半时,短针在什么位置,长针又指着几,(电子表、手机上是怎样显示的)?”,说出自己每天早晨7点(或7点半)、中午12点、下午6点、晚上8点在做什么。教学中,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及调查结果,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钟表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出书上小朋友一天的作息时间,已不困难。就这样,难点在学生的调查、交流中被突破了,学生的观察调查为后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准备。
三、布置实践作业,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中,教师还应尽量的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教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有20个同学要去春游,现在有2辆8人座的车,2辆4人座的车,想一想,至少需要租几辆车?需要几人座的车各几辆?
再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后,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学过的立体图形搭建一只小动物或一座小房子,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组至少两个喜欢的图形。解答这份作业,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否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学中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例如:上学时可让学生估算一下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外出旅游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又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教学中真正处理好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多让学生接触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