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凌凌
音乐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素质教育。游戏教学即快乐教学。教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欺负、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 通过音乐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传统音乐课中,教师往往作为演示者,先教给学生认识音符、旋律等,接着再给学生模仿或欣赏。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应以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触动学生的音乐感受为目的,让学生走近音乐,热爱音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于表现,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情节、色彩鲜艳的图画、活动教具所吸引,运用音乐游戏牵引他们的注意力。而音乐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角色表演游戏
小学低年级音乐的教学内容富有情节和故事性,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个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情境编创和角色表演的游戏活动。比如,在欣赏《三只小猪》音乐时,音乐乐曲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这时让学生在听完音乐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戴上透视,用稻草盖房子、用石头盖房子……全然地参与到音乐的童话情境之中。
(2)比赛游戏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是他们也有着很强的竞争好胜的心理。在音乐教学中设计一些适当的竞争比赛类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成为他们主动探究音乐知识的动力。例如:在学习《口哨与小狗》的乐曲时,教师先播放音乐,再让学生猜猜乐曲的名字,并给与相应的赞赏和奖励,孩子们就都会踊跃思考,积极参与,这样以竞争的形式,加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说是小学音乐,特别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种可取的好方法。
(3)活动游戏
如果只给学生讲枯燥、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富有趣味性的游戏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成长心理需求,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营造出愉快的音乐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欢快的活动中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例如:在节奏练习课中,设计小动物走路的音乐游戏,当教师说:“小兔子来了。”孩子们就以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姿态走,并在嘴里说着跳跳跳。” 节奏呈跳跃状态:教师说:“大熊猫来了。“孩子们立即憨憨地手脚并用,慢慢地走动,嘴里说着走走走”。节奏沉缓:教师说:“小鸟来了。”孩子们马上张开“双翅”,嘴里说着飞飞飞”,节奏轻盈明快……在这种小学生模仿走路姿态的节奏游戏中,让学生快乐地感受到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不同节奏。
二、通过音乐游戏,辅助节拍训练和节奏训练的教学
很多小学都尽量把音乐课安排在上午三、四节或者下午,这是音乐大家都意识到音乐能舒缓学生在语文、数学等课程中所积累的压力。如果音乐教师把音乐知识理性化、学术化,无疑是增加了学生的压力,那就违反了课程安排的意愿。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又的确存在着一些像节拍、节奏这类知识难点,这时,教师们可以借助游戏,把知识难点解决。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节拍感训练时,可以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借助身体动作来体验各种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準确把握单位拍的音值,这是培养学生节拍感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三、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进行速度感和力度感的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速度感和力度感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音乐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速度感和力度感,同样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例如:游戏《动物出场了》,全班同学分别戴上蜗牛、小兔和小马的头饰,教师分别用三种速度(慢速、中速、快速)弹奏一段乐曲,蜗牛听到慢速时就缓慢地爬出来,小兔听到中速时就跳出来,小马听到快速地跑出来。
四、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人们从事音乐活动的主要方式。欣赏音乐、评价音乐和研究音乐都必须以听为前提。教师应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要求,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听觉艺术。我曾在一年级的两个教学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年级一班没有进行音乐游戏,一年级二班进行了音乐游戏,效果明显不同:
下一节课反馈效果 有一半学生能够听辨音的高低,另一半学生有的要听两次以上才能辨别出来,有的是根据提示才能辨别出来,有的根本辨别不出来。 大部分学生听一次就能辨别出高低音,其余学生听两次后,也能辨别出来了。
有人说,音乐游戏是学生愉快学习音乐的桥梁,而愉快的音乐课必须靠老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才能达到。作为老师,我们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学生乐于学习音乐的方法。相信通过我们老师的努力不断创新,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中,或许培养不出像贝多芬那样的音乐奇才,但是一定会造就出一批批具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艾静.小学音乐教学黄总的游戏运用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6).
[2]高阳.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音乐游戏[J].现代 阅读 .2013(01)
[3]吴喻.小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