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健康课不能上成理论课也不能上成游戏活动课,它是通过心理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内心的变化,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改变认知,内化自我调整的心理调节技能,而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心理健康老师艺术性处理好课堂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堂;组织艺术
G441
一、心理健康课的特点
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不侧重于系统理论的教与学,也有别于专业技能课,它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技能或技巧并能展示出来,它是融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于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感受内心的变化并以此改变自己的认知或行为,达到预防心理疾病与调整认知的效果。
心理健康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心理课不能上成心理学理论课,也不能把它上成专业技能课,而是理论与活动的相结合的体验课,是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技能,是通过活动实现学生内心体验与感悟的有深层互动的新型课堂。游戏与活动往往是心理健康课的必要环节,它要贯穿课堂的始终,因为只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心理健康的理念与技能才会切实有效地被学生领悟到,在学生的情感层面有所触动,并内化为学生的长久记忆,为学生终身受益。
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讲授式课堂与以活动游戏为中心的活动式课堂,都不是心理健康课堂的真实面目,应该说这两种课堂形式跟真实的心理课堂都有密切相关,但它们是处于真实心理健康课堂的两端。把握好心理课堂的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理想目标,就必须十分重视心理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二、中职生的课堂表现特点
众所周知,中职校的课堂,学生趴课桌玩手机是常态,学习的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听课的坚持性与意志力较差。要克服这种现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与游戏中,才有可能扭转局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课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正好具备改变中职生的课堂表现差的条件,通过教师合理的课堂设计,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在课堂上可以实现的活动与游戏环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课堂静与动的良性互动。学生有事可做了,也就不玩手机不趴课桌上了。
三、中职心理健康课的组织艺术
(一)热心活动的组织
心理健康课的热心活动与体育课的热身活动不同,它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设计一些跟本节主题有关的简单小游戏,全体参与,让全班学生都能够集中精力,消除隔阂,敞开心扉,为后面的课堂内容的渗透做些铺垫。如,在主题是“竞争与合作”的课堂开始,很多老师都会进行一个“解开手链”的心理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同时在游戏中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是游戏就会有竞争有胜负,但是心理游戏的重点不是谁赢谁输,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看似简单的游戏活动,从内心感悟到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如果不明确心理游戏的设计宗旨,那么就很可能把学生引向比赛的一般模式中去,失去了心理游戏的真实意图。心理游戏的原则是:参与---体验---感悟,而不是規则---比赛---胜负。心理游戏开展时的局面控制情况,可以反映出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水平。
不同的主题配合不同的心理游戏,课堂不盲目追求游戏的数量与复杂性,而是要精选紧扣主题的游戏作品,因地制宜,突出成效。类似的如体现“沟通交往”主题的“我说你画”“盲人旅行”游戏;体现“意志责任”主题的“护蛋行动”“突出重围”游戏等。把心理游戏内在的意义精髓,挖掘深透,才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体验交流的组织
如果说,游戏活动是属于外在躯体的体验,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内在心理的内省了。相比较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把内心的体验情感表达出来,则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难度,更能考验教师的专业功力了。
体验交流环节的组织,需要更高的组织艺术,它除了在学生的选择上有要求外,还要求教师的语言艺术要能唤起学生述说的热情与勇气。让更多的学生说出在游戏活动中的内心感受,这是决定体验环节成效的关键。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后,教师再提炼升华到心理学的理论高度,学生就容易理解接受,如果说“助人”是第一层次,“自助”则是第二层次了。
显然,在体验交流环节,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课,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反省,内心的体验会得以深化,固有认知会得到调整,而只有经历内心的洗礼,健康之根才能扎稳,“自助”才有可能实现。
如在《盲人游戏》中学生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协助,才会达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因为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相互配合,才能互补,从而发挥团队的力量。信任产生亲近,亲近产生理解,理解之后就会相互协助,力往一处使,最终达到成果。
很多缺乏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往往不重视对体验分享环节,或者是青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表面上看心理健康课堂热热闹闹,结束后回想一下,没有实际价值,有人对此点评说,心理课就是游戏课,学生喜欢。可谓南辕北辙,本末倒置了,不要也罢。
如果心理游戏活动是“放”,体验分享则是“收”,一“放”一“收”,比例要合适,“放”多了就会乱,“收”多了就会死,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本人在听心理健康公开课时,屡次见到一节课前后两段风格完全不同的场景,前半节课学生积极踊跃,后半节课气氛全无,恢复到老师一人演戏的常态课堂。所以教师思考更多的应该是后半节课的组织,备课的重点应该是放在体验如何被热烈地在学生中得以交流。这才是心理健康课区别于其他课堂的本质之处。
(三)案例讨论组织
心理健康课堂上进行案例的讨论与辨析也是一种常态模式,这些案例来源可能是教材提供的跟主题有关的个案,也可能是平常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性个案,也可能是来自报刊的公开真实案例,总之,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这些案例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密切相关,讨论辨析这些案例中的人与事,对学生都有启迪借鉴作用。
显然,案例讨论与心理体验扯不上关系,奢望每一节心理健康课都有体验与感悟是不现实的,所以案例法也是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必然的选项。那么案例法设计的教学侧重点是什么呢?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以为案例的讨论与辨析的核心意义在于调整学生的认知,进而在情感层面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知情合一,行言统一。如“马加爵杀人案件”“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是反映出有高学历的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格扭曲导致惨剧发生。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中职学生中种种不良的行为表现,很多是属于认知偏差或认知错误,进行认知调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当然,这些问题学生的认知偏差很大比例来自父母的价值观的影响。中职生毕竟还只是高中程度的孩子,他们的个性成熟度还处于不稳定期,通过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调整偏差的认知,其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小问题,通过认知情绪理论(即ABC 理论)的讲解,掌握自我的认知调控法,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案例很多,选取合适的案例能考验教师备课的基本功,案例中的故事很曲折,要抓住主题要点,围绕要点引导学生讨论,不求多不求全,一个案例只集中一个要点展开,把它讨论深讨论透,学生能从中得益,便已足矣。
所谓合适案例,主要是指跟学生认知有关的、学生有话可说的、认知存在差异的,它的针对主体是学生而不是别人,因此,认知的改变有可能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所谓改变一拔人。
总之,心理健康课不能上成理论课也不能上成游戏活动课,它是通过心理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内心的变化,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改变认知,内化自我调整的心理调节技能,而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心理健康老师艺术性处理好课堂的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杨敏毅 鞠瑞利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必乐,男,1966.8 ,福建福州,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理论与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