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应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图形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图形变化、图形位置教学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立体思维,提高学生图形认知能力,奠定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本文就以空间与图形为例,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
G623.5
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内容抽象性较强,加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空间、图形的教学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出发,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一、创新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注重观察和积累表象
为了使学生充分感知空间,教师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注重观察和积累表象。引导学生注重观察一些实物和有趣的现象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几何形体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积累表象。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体验和感悟
为了使学生形成空间表象,教学时要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体验和感悟,通过操作去发现规律,形成空间表象。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模型、实物或教具等),让学生在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等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图形的特征,形成感性认识。
3.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强化空间观念,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进而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和空间观念。
二、空间与图形的创新教学对策
1.图形与变换教学的策略
教师利用图形的变换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课程。学生对陌生知识有抵触的心理,教师使用图形变换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和表达,可以得到小学生的认可。学生喜欢识别和绘画,而教师则需要按照教学大纲,将每个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授,并利用图形转换的方式向学生讲述课程内容,并为学生的将来考虑。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1)由于小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课程的同时,教师可以按照固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合理地开展教学课程,制定教学计划。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基础,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记忆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和借助学习过程完成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等图形有初步的概念,才能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完成数学图形变换的学习任务。
(2)观察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不断完善图形的变换教学方法,引导教育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实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他们的特点,并以数学的眼光去找寻它们的规律,才能充分了解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充分为实际生活服务。
(3)动手操作,掌握初步学习方法。小学生普遍存在善于观察而动手能力弱的问题。为了方便学生可以按照教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图形变换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活动课程,学生需要从基础训练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个训练过程,最终学会使用剪刀进行剪纸、折纸以及转一转、拼一拼等操作活动。
(4)辅助学生绘图,渗透数形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完整理论图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自身的理解,绘制出直观、形象、简洁的图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点知识的记忆,也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动手绘画的能力。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任务,并对学生绘制的图案进行点评,保证学生有积极的心态对数形结合进行思考,完成学习任务。
2.图形与位置教学的策略
以图形为基础,以位置教学为基本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用数字排列的方法对第几排第几列进行排序,并要求学生讲出每一个物体在特定环境中的位置,学习用数学方法确定不同物体的具体位置。还有,学生要学习专业的方位词和方向词使用技巧。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并且按照图形给定比例绘制出简单路线图。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位置教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1)创设教学情境,准确找到物体或图形位置
学生在刚接触位置和方向这两个概念时,还处于模糊的状态。针对东、南、西、北各方位无法准确的理解和判断。因为这些内容相对抽象,所以教师在进行讲解和教授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感性支柱,让学生明白方位的概念,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传授如下教学思想“太阳东升西落”、“面南背北,左东右西”。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练习(含有上、下、前、后、左、右),找寻到各个方位。
(2)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在具体生活场景中确定物体位置
小学生学习“上下、前后、左右”的課程时,可以使用学生手中的物品进行举例,让学生分清在特定场合中各个方位的关系。学生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生用品完成方向辨识任务。学习完方向的辨别以后,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总结辨别方法和辨别规律,并为其他小学生作指导。
(3)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回归到数学实际问题中
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和知识点,课堂学习中与教师探讨不懂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效率的有效手段。
比如:在学习了“东、南、西、北”的知识点后,教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对这四个方向独立识别,课上教师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假如你此时处于野外求生状态,如何进行方向判别?结合你们复习经验,与自己的小组成员一同研究讨论。”在讨论之后,有的小组提出:比如:树叶稠密的方向是南面,稀疏是北面;有的小组提出:使用小型指南针进行方向辨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方向感以及对方向的认知。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学习的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创新,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以小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为依据,合理选择教学对策,能够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空间意识,以及逻辑思维,最终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传云.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测量及其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02)
[2]夏梅.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以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为例[J].学周刊.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