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
[摘 要] 本技术适应于高海拔冷凉地区使用,按1.8m垄厢,厢面宽1.4m,沟宽40cm,沟深30cm,每667m2种植密度为1200—1300株,亩产量在5000 kg以上,最高可达7000kg,亩产值可达5000—6000元,每667m2总投入(含劳动力)3250 元,比窄厢密植每667m2投入3300元减少613元,是一项节本增效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番茄 宽厢稀植 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165-02
1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选择在海拔高度在1200m—1400m,年平均气温在14℃—15℃的较冷凉地区。土壤类型选择在土壤肥力为中上等水平、通透性好的潴育型田块。要求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通风向阳,且3年内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田块。
2 选择适宜优良品种
在贵州安顺常用的中晚熟栽培品种红金刚118、珍宝3号、钢铁308、石头王、红牛3号等品种。
3 播种
3.1 播种方式:育苗移栽,采用冷床育苗。
3.2 床土配制:選用经过日晒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土2份,充分腐熟农家肥1份,每立方米加普通过磷酸钙1kg+硫酸钾1kg的比例,均匀混合铺在苗床上。
3.3 播种期:4月中旬—5月中旬。
3.4 播种量:6—8克/667m2。
3.5 种子消毒
3.5.1 温汤浸种:用50—55℃的水浸种10—15分钟,不停搅拌,然后放在清水中浸种5—8h,捞起后用纱布包好,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每日用温水清洗种子,有5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药剂消毒。
3.5.2 用种子重量0.3—0.4%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粉剂拌种。
3.6 播种方法:播种前1d浇足底水,水下渗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拌床土,1/3垫,2/3盖,用绿亨一号3000倍液喷湿苗床覆盖土。冷床采用覆盖地膜加稻草、麦杆或遮阳网保湿遮阴防雨。
4 苗期管理
冷床及时揭除地膜,在30%的幼苗出土后逐渐揭除覆盖物。及时间苗,当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假植,以培育壮苗。注意温、水、肥、光的管理,苗期病虫害的发生防治,中后期加强炼苗。
5 定植
5.1 整地施肥作畦:深翻晒土,采用高畦宽厢栽培,1.8m开厢(带沟),畦高30—40cm,沟宽40cm,每667m2用3000—4000kg腐熟有机肥加复合肥30—40kg沟施。
5.2 定植时期:5月下旬—6月中旬定植。
5.3 栽培密度:株行距57~62×80cm,1200—1300株/亩。
6 大田间期管理
6.1 肥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成活后追施提苗肥,以清粪水为主。待第一穗果坐稳后及时追肥,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期长短和生长状况适时追肥,结果盛期用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曲根外追肥,每隔7—10d一次,共2—3次。
6.2 植株调整:及时搭架捆蔓,采用单杆或双杆整枝,摘除病残黄叶(整枝打叶宜在晴天中午进行),中晚熟种10台果留2—3片叶摘心。
6.3 保花保果:在不适宜坐果的季节,使用防落素、番茄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在生产中禁止使用2.4—D保花保果。
6.4 疏花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留3—4果,中果型留4—6果。
6.5 采收
根据市场需要在不同的成熟期采收。上市标准:新鲜不软,成熟适中,圆整光滑,不带果柄,无硬斑灼斑,不开裂,个头均匀。
7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7.1 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用,选用抗病、耐病、抗蚜品种,高畦宽厢栽培。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合理追肥,结果中、后期增施磷钾肥。适时整枝打杈,清除下部老叶和沟间、厢间杂草,加强田间通风,降低田间湿度。
7.2 物理防治:黄板诱飞虱,黄色粘虫板(30×40cm),板上涂一层废机油,每667m2用30—40块,板底高出植株顶部,插放田间;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温汤浸种;棉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
7.3 生物防治:合理用药,保护天敌;采用植物原农药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武夷菌素;采用生物源农药:150生防剂、农用链霉素素、新植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