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平
摘要:结合青海互助县生态林业建设实际情况,探讨了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效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生态林业建设;影响
生态林业是依据自然规律和生产活动开发林业,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能够给人们提供生活所需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必须做到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林业品种,从而增强森林的生态调节能力。这就要求建设队伍应具备完善的林业技术,因此,进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各个地方的生态林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作用
首先,生态林业的发展主体是木本植物群落,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林业的技术含量更高,能够让自然资源得到整体优化配置,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但生态林业不单单是经营林行业,还包括农业和牧业的共同发展,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实现科学技术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手段,建立推广机构和组织一支高水准的技术推广队伍,能够把科技成果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再者,生态林业建设是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森林的生态稳定性。我国在2010年便提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发展民生的战略目标,城市林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因此,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方式推广林业技术,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是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保证。此外,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三农”问题,其中林农的生活经济情况还处于低下水平,有些甚至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他们带来学习林业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可以增加地方的林业规模,促进市场交易,扩大林农融资渠道,利用生态林业建设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增加收人。
2.生态林业建设的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没有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推广方案,组织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人员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推广中,且用于林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也不足,时间又较长,导致技术推广的实效性不高。以青海互助县为例,林木種苗基地建设是青海互助县发展林业的关键内容,但由于推广力度不足,生态林业建设成本不够,缺少灌溉设备,导致一部分苗圃不能接受充足的水源滋润,致使育苗数量不达标,采种通常还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从而让一定数量的林木种子不能被利用。
(2)一部分林农的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学习新时代下的林业技术,不能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一些传统的林业技术对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林业技术推广管理不到位,青海互助县的一些个体育苗户盲目育苗,粗放的管理模式让沙棘和金露梅等苗木滞销,全县还没有建成林木良种基地,由此不能够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
(3)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也不达标,能够完全掌握新的林业技术和推广理论的全面素质人员不多,推广人员表达方式和沟通能力的欠缺都制约了林业技术的推广效力。
3.发展林业技术推广的有效策略
3.1建设完备的林业技术推广方案,增加林业技术推广投入
在制定林业技术推广方案时,应立足于地区的实际生态环境情况和经济条件,遵守质好量高的开发原则,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全面考虑到推广的细则,定期开展生态文明保护活动,增强地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还可以建立林业技术推广的专项资金部门,用于监督和管理推广所需的资金,政府应加大推广投入和技术支持。例如,青海互助县育种苗圃已经进行产业升级,现在建立了一批林木种子繁育基地,也进行了高标准的造林绿化等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有效带动了互助县林木育种的产业发展。
3.2提高林业推广人员的沟通技巧,加强林农的素质培养
政府应当建设一支高水准的林业技术推广队伍:一方面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能力考核,招收年轻的技术推广人才;另一方面增强林农的素质教育,从2个角度抓好生态林业建设。例如,可在地方建立信息技术室,通过计算机双向远程服务,让林农跟专家面对面探讨林业技术问题,解决他们的疑惑,从而有效提高林农林业技术水平。
3.3打造便捷有效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分享林业推广经验
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时代下发达的网络,为人们提供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交流的平台,稳步提高推广机构的建设体制,控制林业技术推广进度。
4.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林业建设对于人民生活环境和经济的改善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应不断增加林业技术推广效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 舒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