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俊 刘文东
摘要:人行道绿化设计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绿化设计的主干,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导引人流,疏导交通。行道树则是人行道绿化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提升整个人行道的景观,因此,行道树的栽植养护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人行道绿化设计的几种常见形式和行道树栽植养护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人行道绿化设计;行道树;栽植养护
1.人行道绿化设计的形式
1.1单排行道树
通常在人流量较大,空间较小的街区采用。行道树间距宜为5~7m,周围砌筑1.5m×1.5m的方形树池,树种采用干直、冠大、树叶茂密、分枝点高、落叶时间集中的乔木,如银杏、白蜡、栾树等。一个街区要选择同一树种,保持树型、色彩等基本一致。
1.2双排行道树
人行道宽度为5~6m,人流量较大,采用单排行道树绿化遮荫效果差,布置花坛又影响行人出入,在这种情况下,可交错种植2行乔木。如垂柳、垂榆、枫杨等,为了丰富景观,也可以布置2个树种,但在冠形上要力求协调。还可以采用1排乔木和1排灌木相结合的种植形式,既满足了遮荫需求又增加了行道的美观性,也可以将灌木修剪成绿篱或模纹。
1.3绿化带内间植行道树
当人行道宽度较宽且人流量不大时,可在人行道与车道之间设置绿化带,绿化带宽度应在2m以上,种植带内间植行道树,空地种植小花灌木和草坪,周围种植绿篱,这种乔灌草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极大改善了行道树的生长环境。
1.4游园林荫路
宽度为8m以上的人行道,多为居民居住区街道或滨河路,这里可布置成弯曲交错的林荫路形式,在林荫路中设置小广场,修建凉亭、座椅、儿童游戏设施等供行人休息和娱乐,实际上起到小游园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种植上,可采用乔灌草与藤本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栽植养护存在的几问题
由于行道树的特殊环境,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成年乔木。这些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的危害,难以成活,必须严加防范。
2.1行道树的栽植
2.1.1准备工作。要确定种植穴满足树木土坨的要求,将穴底踏平,避免苗木根系受损。如果是裸根树木则要将苗木穴底的土堆成锥形,才能使植物根系快速生长,将树枝和根系修剪后就可以进行栽植。一定要压实,确保没有缝隙。
2.1.2行道树的营养面积。树木垂直投影面积是树木根系分布区,即营养面积。城市道路两侧由于埋设许多市政管线,因此,给行道树留的营养面积都较小,要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加大植树换土量。同时,采用既能透水、透气、耐践踏,又与人行道相协调的砖材。
2.1.3合理配置多样树种。栽植的树种要多样化,忌千篇一律。不同树种有不同的季相色彩变化,合理搭配能够更加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在乔、灌、草的层次上要处理得合理美观。乔木的栽植密度应适当稀疏,为灌木及草坪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
2.2行道树的养护
2.2.1支撑。树大招风,行道树栽植后应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2.2.2防病治虫。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进行防治。
2.2.3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行道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2.2.4防冻。新植行道树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另一方面在入冬寒潮来临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等方法加以保护。
3.结语
人行道绿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充分考虑居民安全、使用便捷以及合理性和视觉欣赏原则,使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们在不同季节感受到道路绿化的丰富景色变化。在人流比较集中或其它易受破坏的区域,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同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时、因地、因树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 王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