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挑花工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索

2017-04-09 18:59李奕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摘要】本文对黄梅挑花的针法技艺、原材料及制作工序进行总结归纳,并探讨黄梅挑花工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思路及方法,提出黄梅挑花针法技艺数字化传承采用交互动画教学APP交流学习平台方式,黄梅挑花原材料及制作工序数字化传承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和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方式保护与传承黄梅挑花工艺。

【关键词】黄梅挑花工艺;数字化传承;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TS935.1 【文献标识码】A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2006年6月,黄梅挑花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国内针对黄梅挑花工艺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较少。关于黄梅挑花工艺研究的学术论述一般只在文献中某些段落出现,与黄梅挑花的历史渊源、图案纹样艺术特色等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黄梅挑花工艺研究相对不够深入、系统。本文对黄梅挑花工艺进行研究现状综述,并探讨黄梅挑花工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思路及方法。

一、黄梅挑花工艺研究现状

(一)针法技艺研究现状

在黄梅挑花针法技艺研究方面,饶平山(2009)提出黄梅挑花针法包括十字针、双面针、直线针、空针、牵针五大类,以十字针为主。总结国家级代表传人石九梅对针法的阐述:“挑花方巾下针前开始数纱,从坯布正中间下针,向上下穿针引线,不能左右走线,围绕图案行针走线,最后又回到原点,才能保证花样匀称”;方园(2010)提出黄梅挑花针法包括十字针、双面针、直线针、空针、牵针五大类,以十字针为主。总结黄梅挑花针法主要特点为从布中心处下针,每三根纱挑一针,由内向外,最后回到中心位置,第一针处收针。一种线只准有一个接头,有需接 头处应将线尾处劈开,同时把新线头处也劈开,然后小心地结合在一起,再食指和拇指搓成线状,使接头处与原线无异,方可下针继续挑绣。正面呈“十”字交叉,反面呈同一方向的横纹或竖纹,反面绝不出现“十”字纹或乱纹、漏针现象,这也是黄梅挑花与普通十字挑花针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刘朝晖(2011)对比了黄梅挑花与花瑶挑花的针法技艺,不论是黄梅挑花还是花瑶挑花皆以在平布上按经纬纹路挑绣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形,排列成各种花纹图案的刺绣形式为主。无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支架。以 “辕门斩子”黄梅挑花为例,讲解黄梅挑花针法技法,指出半针线法和全针法相结合的针法技巧;冯泽民等人(2011)提出刺绣可分为7种类型:平绣、条纹绣、点绣、编结绣、挑绣、补绣和辅助绣,黄梅挑花作为挑绣杰出代表,其特点是重挑不重绣,主要针法包括十字针、双面针、直线针、空针、牵针等,以十字挑花为主;赵静(2014)提出黄梅挑花属挑、补、绣民间手工艺范畴,刺绣重刺,挑花重挑。针法以十字针法为主,常配以直针、牵针等。黄梅挑花严格按照经纬纱线起挑,正面呈“×”形,反面呈“—”字形,反面绝无“×”形线迹。图案纹样首尾只有一个线结,起针和完针在同一位置,接线则需把线加捻进入形成一根完整的线,不能把线头露在布面上,在传统黄梅挑花针法严格讲究。黄梅挑花亦有类似于双面绣的双面挑,双面挑在技法上和双面绣相似,从正背面都可以看到完整的花色花形。

(二)原材料研究现状

在黄梅挑花原材料研究方面,方园(2010)提出黄梅挑花在黄梅县各地都流行,尤以菜山、新开、孔垅最为代表性,这三地盛产棉花,家庭纺织布业历史悠久。黄梅女就地取材,用当地的家(读ga)机布,又叫大(读da)布,自染成藏青色或黑色作为挑花坯布,在染色时加入茶叶同煮,经过这样的工艺处理,坯布不易脱色。自制的坯布成本低、手感好,又结实耐用;冯泽民等人(2011)提出黄梅挑花所用材料为当地生产的棉坯布,染成深色作绣底。艺人仅靠一根线一根针,将五彩丝线挑绣在底布经线和纬线交织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敏(2014)提出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材料是家纺的棉布,早期颜色比较单调,只有白色和自家印染的藏青色。现在的黄梅挑花也用机织布,但必 须是纯棉布,挑花所用的丝线主要有棉线和五彩丝线;王心悦等人(2015)提出黄梅挑花底布和绣线都是当地女性自己所织所纺,底布为土布,绣线为五彩棉线。

(三)制作工序研究现状

在黄梅挑花制作工序研究方面,目前只查阅到硕士论文有相关研究,蔡颖莹(2011)总结了黄梅挑花制作工序,包括花样、纺黛布、染黛布、挑纹样、锁边(绱)、做成品、早潮挑花等7个步骤;石岭(2014)总结了黄梅挑花制作工序,包括织布、染布、挑制、锁边和完善等4个步骤;徐焕(2014)详细介绍挑花底布藏青家机大布制作工艺流程,包含晾晒新棉绒,揉搓成条状,将棉条纺成棉纱,浆纱、晾晒、上锭子、排纱,上机织成家机布,染色,加上茶叶,防掉色,晾晒等工序;白蓉(2016)总结黄梅挑花工艺流程分为纺纱、织布、漂染、挑制四个步骤。

二、黄梅挑花工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索

(一)针法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 号),明确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黄梅挑花数字化传承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工艺传承方面尚未进行数字化传承的相关研究与设计项目开展,因此,黄梅挑花工艺数字化传承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本人师从黄梅挑花国家级传承人石九梅老师系统学习黄梅挑花针法技艺,发现黄梅挑花针法看似简单易学,但实际上非常难于精通。黄梅挑花核心针法秩序规则:“挑花方巾下针前开始数纱,从坯布正中間下针,向上下穿针引线,不能左右走线,围绕图案行针走线,最后又回到原点。”其实非常严谨,不容许出一点错误,既不能数错纱更不能下错一针,否则就不可能按原路回到原点,学习者需将每一步的严谨秩序针法规则牢记于心,并长期进行实践训练才能掌握针法技艺的精髓。学习过程中,石老师不厌其烦地重复演示挑花针法技艺,但我还是会经常出错。因此,想以数字动画交互方式逐步呈现黄梅挑花针法技艺流程,并与石老师探讨黄梅挑花数字化教学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此想法得到石老师的认可,石老师认为此种方法可以很好地传承黄梅挑花针法技艺,再也不用担心黄梅挑花会失传了。

黄梅挑花针法技艺数字化传承采用交互动画教学APP交流学习平台方式,为用户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案例,用户能够自行控制动画学习进度,点击“下一步”,一步一步跟着演示动画进行学习,此种学习方式将比传统师傅带徒弟方式更具自主学习性及高效性,能够同时满足不限数量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且能够集聚大量黄梅挑花爱好者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学习互动,形成黄梅挑花兴趣爱好者联盟,提高黄梅挑花学习传承氛围,推进黄梅挑花针法技艺保护与传承全面发展。

(二)原材料及制作工序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黄梅挑花原材料及制作工序数字化传承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和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方式保护与传承黄梅挑花工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概念,由美国VR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次提出。虚拟现实技术通常指利用计算机建模技术、空间、声音、视觉跟踪技术等综合技术生成的集视、听、嗅、触、味觉为一体的交互式虚拟环境,用户可借助数据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衣、声音合成器、语音识别等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得到和真实世界相近的感官体验。黄梅挑花工艺保护与传承可采用高科技的虚拟现实技术,以虚拟数字化模型动画演示数据库方式,真实再现复杂的制作工艺流程,用户可在不同应用场景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虚拟博物馆进行互动观摩学习交流,利用数字化互动技术,可将黄梅挑花工艺数字化完美展现。此外,还可以利用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和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将黄梅挑花工艺实景与幻影相结合,产生逼真的视觉效果,配上声音、灯光、模型等,使人产生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专业技术研究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艺传承方式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饶平山.黄梅挑花中的楚韵[J].文艺研究,2009(8):152-153.

[2]饶平山.黄梅挑花的审美特色[J].文艺研究,2009(9):156-157.

作者简介:李奕,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自动变速器理实一体化虚拟教学系统开发及应用
新闻记者离VR还有多远?
VR拍摄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空间设计教学领域的探索
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