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张媛媛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230051)
近些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得到了不断地发展,而且建筑施工的设计也在积极更新,人们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框架结构体系来说,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比较广泛,而且凭借自身的优势特征能够被人们所认可。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框架施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本文主要针对于此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高层建筑混凝土框架施工的合理对策,从而能够积极促进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
高层建筑;混凝土框架;施工质量;对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了高速阶段以后现在更是越加的发展平稳,这对于国内的一些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所以对于我国的房屋建设也是近些年以来的重要项目之一。其框架结构设计质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识,在这其中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在下文中着重的对框架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
混凝土结构属于上框架,其是一套完整的结构的体系。在抗震方面与抗风方面其表现的都较好。而且结构体系是由梁与柱形成的钢性骨架连接,是一种几何体,不会产生变形所以整体的稳定性较强。在进行其上框架的平面布置时其具有灵活性,可以以经便的质量与延展性在建筑物中进行使用。
1、简单性。
这种结构的简单只是指其传力途径的直接与明确,容易产生问题部份是比较容易进行控制的。在不同的荷载的作用力下,我们把结构内部的整体的传力的路线进行测试,得到其传力越短与直接那么我们认为其工作的效能最好,其使用的建材也较少。
2、规则和均匀性。
我们在建筑物的竖向,对于造型与结构进行布置,使其布置的较为均匀,避免产生刚度。以免其承载的能力与其传力途径会产生较大变化,保证其不会在不同的楼层或是几个不同的楼层产生薄弱的情况,不然这些部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或是变形。使其结构容易产生倒塌。我们在对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时,应该保证其平面设计的规则,保证其设计的均匀性,使其所产生的质量在地震时的力能会以较短与直接的方式进行传播,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限制质量与刚度之间的偏心。
3、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我们在进行结构的设计时我们应该保证其可以低抗来自于不同的方向的作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其结构上的主轴应该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与其刚度。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让结构具有一定的抗扭度与其低抗纽转的振动能力。
1、我们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于结构的平面与其产面在设计时,应该保证其简单与规则性,还要保证其对称的原则。
(1)进行平面的设计时我们除上在保证上面的三点以处,还在对其偏心的程度进行调校。
(2)框架结构设计中我们应该对共刚度与质量二者间的中心尽可能在进行重合。
(3)质量大的跨间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边缘,质量大的设备宜布置在距刚度中心较近的部位;
(4)尽量少采用大悬挑结构;
(5)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
2、我们在进行平面的布局设计时,其柱网在与开间等跨合和进深等距进行布置。这样不同的跨梁间其截面就是一致的,对于建筑结构的整体的刚度进行提高。
3、我们在进行结构方案的设计时,我们应该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还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4、注意抗震设计。我们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的重点就是其结构的强度与其延性。所以一个设计合理的结构应该是即具有一定的刚性也具有一定的韧性的。如果结构设计时其刚度太强,那么当具有破坏力较大的时候,其会产生较大的损坏。而当结构力较柔时,当大力传来的,虽然可以消减一部份力,但是容易在其间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使得其结构产生变化。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如果刚度较大,其不具有经济性所产生的成本较高,其应变能力也较差。如果要其过柔。虽然整体的造价降下来啦,但是其会产生变形,使得其无法进行立足。所以我们在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时,我们应该使其可以对不同方向所产生的力具有一定的低抗作用,可使结构沿平面上两个主轴方向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另外还要使结构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
房屋建筑不仅需要我们对其使用者的安全进行保证,还需我们对其进行使用时的适用程度进行控制,这种情况我们的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对其极限的状态进行把握。而这种极限的状态就是我们将其建筑结构与构件的使用年限做规定值值的上限,由于建筑物在进行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结构变形,所以会对其外部形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建筑的结构裂缝生成较大,那么其也会产生使用年限的制约。混凝土自身的结构耐久性较差,一般只能在预期的期限内达到春性能的要求。所以在建筑结构当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控制,是其最为重要的综合复杂因素,我们对其做了相关的规范要求与原则。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是我国进行基础建设时最为基础的项目之一,所以我们在对其进行框架的设计时,如何更好的提升设计时的相关水平,这对于建筑物的后期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建筑框架设计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其不同的框架结构可以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使用最优的框架结构设计方式进行选择,对其设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保证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得到提升。
[1]刘照球,李云贵,吕西林,张汉义. 基于BIM建筑结构设计模型集成框架应用开发[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7:948-953.
[2]杨全洲.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和设计方法[J]. 江西建材,2014,11:12.
[3]姚萍.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 门窗,2015,09:110+114.
[4]凌小萍.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 低碳世界,2016,30:136-137.
[5]王艳丽.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 门窗,2016,12:96.
[6]张春富,樊庆玲. 谈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构造与设计[A].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2013:1.
TU7
B
1007-6344(2017)03-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