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十七中学 广西桂林 541000)
中学时代是人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的阶段,作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帮助他们,给他们正确的指导,责无旁贷。我们如何才能既给他们科学知识,又给他们正确人生观引导,却又不扼杀他们的个性发展呢?要知道,个性是人在社会上与他人区分的一个标志,是内在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个外在表现,是自己的特长、價值被社会所认可的一个体现。这些问题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早已不再是面面俱到,因为现在各个领域的专业性都非常强,各个方面都涉足,了解一下,研究一点,没问题,若想博而专,是很难办到的。所以我想,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可否是:可以不博,不可无术?
每一个学年,学生都会面临着很多学科的学习,老师们的愿望是学生们能在每个学科都投入心思用心学,都能取得好成绩。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工作的努力也是让人敬佩的,他们觉得中学基础科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些最基础的科学知识。但大多数人的能力、精力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在非重点中学的学生,想要每个学科都优秀,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妨这样做: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本学科一些有用的基础知识,吸引学生兴趣去学习,若学生的兴趣面不在本学科,可引导学生朝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自己的特长,让他知道“行行出状元”,并不是只有学习成绩好,将来才是人才。老师只要让学生有着最根本的优良的品质,譬如善良、诚信等等,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掌握一种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忽视。
在我担任多年的高、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和智能机器人竞赛辅导工作中,我亦一直尽量的在教学和辅导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条件,以善良、诚信、开朗的品质教育为根本,发展自我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一般会着重提一些基础的和学生在日后工作生活中会用到的实际操作,接着给出任务,让学生从我刚才讲授的多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来完成任务。任务或多或少,或易或难,针对每班不同情况,因人而已。我这门课学生感兴趣的多,又实用,虽然因为一些人多、教室大、学生较兴奋等客观因素影响教学外,实际上听课、动手操作、练习率是挺高的。当然,总免不了有不学、不做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学生里,有些是想玩、想上网、想打游戏,有些是觉得我讲的太简单,没必要听,有些是想闹一下好显摆自己能力的,还有些就是什么科都不想学胡闹的。对于这些学生,我会先让他们在我讲课时尽可能保持安静,让他们知道,对老师、对其他同学,这是一种最起码的尊重,在布置完任务后,要先把练习完成,这对自己,是种义务和责任。练习不懂,可问我,可问同桌,甚至可以站起来找要好的同学一起商量对策,这对解决问题,是种方法。完成老师布置的基本练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较深一点的,可以上网,可以玩游戏,这些时间的长短是由自己做练习的效率和质量来决定的,这是对机会把握的能力。
实际上,会电脑操作的人谁不想上网,谁不喜欢游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做完了基础任务,我对学生的上网和游戏,抱着宽容的态度。其实,这些操作也是我们这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Internet加速了全球信息化,电脑游戏就是个人电脑迅速发展的根本推动器。
上网的信息浏览、上传、下载,和游戏的很多操作使得原本老师讲授比较枯燥的知识,比较呆板的任务,一下有趣了起来,几次下来,很多现实生活中常用到的操作就对学生来说简单了,考试也不再那么准了——毕竟就连会考(高中毕业水平测试),考得多的还是常用的、基础的知识。
上网有不少好处:扩大知识面,可以由不同途径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网络就象一个浩瀚的海洋,人潜入进去,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珍珠”。老师只要做一个导航者就好了。
我觉得老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目标,然后让学生有个向目标去努力的方向,人生往往重要的是有个努力奋斗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看到暂时的结果。
我对我的学生也时常这样说,有个努力的过程,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上课时这样,在我辅导学生竞赛时,我也会让他们知道这点。
我指导学生参加了很多比赛,得了不少成绩,其中智能机器人的比赛尤其突出,得了全市、全区、全国多次大奖。虽然我校学生起点和综合素质与重点学校学生有差距,但有兴趣,肯钻研,能吃苦,这是我们成功的原因;若能夺得全国二等奖以上的成绩,高中的学生就可以获得免高考,直接保送重点大学的资格,虽然全国每年只有12个学生的名额,但是,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虽然每年我校的智能机器人队都会以全省冠军的身份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的决赛,可是头几年努力都没到达最后的巅峰,有时仅仅一步之遥,学生在叹息时运不济时,其实内心对获得的成绩也是挺自豪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09年,我校的智能机器人队一举夺得了3个重点大学的保送名额,在14年,又夺得了2个高中全国二等奖!
我想,这些努力的过程,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人生,在这些日子里的他们为一个目标的奋斗,所用的方法,所面对各种条件下所做的抉择,会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博学多才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素质,这也是教师内心想让学生们拥有的,但是,大多数人的天赋是有限的,要做到知识广博,就很难做到精、专,而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是不用很多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但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特长,正所谓“术业有专功”。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各个领域各式各样的专业人才。要有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们对待学生也是一样,不能以自己的眼光去片面的看学生,我们常说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我想就是要知道学生在那方面有特长,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能不能在此方面有发展,然后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想要的目标。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我们教师要做的是正确的引导,其它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一些,我觉得只要内心是善良的,做人讲诚信,就可以了。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目的不是塑造出千千万万个一样的学生,而是能够尽可能的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意愿,用自己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这过程中,形成个性,自己有想法,就能愿意去努力,去奋斗!
作者简介
李本胜 出生年月:1978.5.4 性别:男 籍贯:湖南省衡阳市 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中教一级 研究方向: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