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玲,李宗伟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高职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曹华玲,李宗伟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是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制药关键能力、核心能力、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对实训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建设、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阐述,以期对高职药品类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和帮助。
高职;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教学改革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制药行业和相关行业(企业),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仓储管理等岗位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种专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设,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为适应制药企业对药物制剂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我们以药物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为核心、以药品生产过程为主线、依照药物制剂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一致性、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实现“企业的内容”以“教学的形式”来完成“人才的培养”。
1.1 以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药物制剂生产技能实训融合了《药物制剂技术》《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技术》《药物检测技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药品安全生产技术》这六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理实一体,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内容选取时,我们据广东地区制药企业的特点,选择常用剂型的制备(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中药丸剂、小容量注射剂、处方设计、设备验证等项目)作为载体,按照真实的药品生产过程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安排若干个任务,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项目主要包括:项目一,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的制备;项目二,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项目三,小柴胡水丸的制备;项目四,液体钙软胶囊的制备;项目五,维生素C小容量注射剂的制备;项目六,制药设备的验证;项目七,维生素C片泡腾片处方设计。每个项目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的药品生产的流程,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完成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实际过程的僵硬教条,而是针对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和典型任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实现同步。在实训中,各组对任务进行细化并做出安排,促使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其动手和综合处理能力。
1.2 任务驱动组织教学
在教学组织方面,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每一项目开始时都向学生下达一个工作任务单,比如:制备规格为0.3 g/片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为100 mg。学生接到任务后通过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制剂小组成员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互扮演不同的角色,从生产指令的发放、物料的领取、生产前检查、药品生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成品的传递、产品的质量检测,工艺的改良、设备的验证,经历了完整的药品生产过程。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项药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完成企业员工应当完成的工作,使职业工作活动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实际过程的僵硬教条,而是针对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和典型任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实现同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此外,学生还要到校外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接受真正药品生产实践的锻炼。学生在经历情境化的工作活动过程中熟悉了药品生产流程,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实现了职业能力的发展。
1.3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建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课程中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中心,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是项目和任务的下达者,学生是任务方案的制定者、过程的实施者和结果的判断者,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指导者、监督者和接受咨询者[1]。学生通过“制定/修正方案、审评方案、实施方案、产品检测、结果评价”。如:VC泡腾片的处方设计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辅料,既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又可以降低成本?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入会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根据资料制定初步实施方案,老师对其方案进行指导及修正,然后学生根据修正后的方案进行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适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及时纠正。学生在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中,掌握药物制剂的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4 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在校内建设了符合GMP要求的实训基地,拥有片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颗粒剂、水针剂、中药丸剂等9种剂型生产线,45个生产岗位,不但可以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药品生产环境,学生通过在此进行生产性实训,消除对真实企业工作环境的陌生感,实现学生当前的实训环境与其未来职业环境的“零距离”对接。
1.5 多元性评价方式
过往的实训考核重结果、轻过程,通常表现为以实训产品或实训报告来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判断实训教学的效果[2]。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中,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3]。本实训采用了现场实操考核成绩、实训报告成绩、小组评价、产品质量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实现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技能操作、自主学习能力,为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多元性的评价方式集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学习态度、责任心、创新应用于一体,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1 实训学生的分组
应根据每个项目对应的操作间以及设备的大小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10~15人为宜。分组的好与坏将影响实训能否正常进行,因此人员分组时需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4]。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平时需对学生的情况多加了解,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大致分成强、中、弱,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恰当的搭配分组。
2.2 实训指导教师的能力
实训指导教师应既有扎实的药物制剂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丰富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当年,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源的渠道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存在理论强而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这不适合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有以下措施:第一,从企业聘请学历较高、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他们多年的药品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切合实际生产的需求[5];第二,要求任课教师到药品生产企业一线实践,学习最新的制剂技术、设备,参与企业药品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
2.3 实训基地的建设
综合实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建设合适校内外实训基地对课程的开展非常重要。校内可以按照GMP要求建设药品生产实训车间,可以开展GMP厂房管理、常见剂型生产等实训项目的教学。同时,加强与本区域的制药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尽可能覆盖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无菌制剂的生产,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不同品种和剂型的工艺要求,强化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区域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为日后服务于本区域构筑坚实的基础,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6]。
2.4 实训耗材的成本
综合实训是从“原料-制剂-包装-成品”的整个药品生产过程,实训中所需的原料、包装材料都是根据药品生产的质量要求进行采购,在设计项目时就要考虑投料量的问题,投料多生产成本也相应就高,而投料太少又达不到实训的目标。因此,实训项目要选择经典又实用型,引进的实训设备采用中试规模,而不能等同于药厂实际的生产设备。
经过对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采用小组分工,以药品生产标准岗位操作规程为规范,以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对毕业生调查、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一致反映我们对综合实训的改革是有成效。以工作任务整合理论与实践,从实际岗位出发,选取教学内容,开展以典型制剂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综合实训,增强学生适应药品生产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执行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药物制剂技能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1] 王雅洁,王迎新,蔡晶晶.基于生物药品生产的工作过程开发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药房,2014,25(32):3071-3072.
[2] 林徐润,庄培灿,杨 帆.浅谈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7):160-161.
[3] 赵志群,杨 琳,辜东莲.浅论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15-18.
[4] 郑彩美.高职药物制剂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和探讨[J].海峡药学,2013,25(9):179-181.
[5] 李宗伟,王健明.高职GMP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5,43(2):202-203.
[6] 邓雪萍.浅析高职GMP教学质量的提高[J].职业教育研究,2007(2):73-74.
(本文文献格式:曹华玲,李宗伟.高职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7,46(15):161-162.)
我国纤维素行业又添一种粉碎加工新利器浙江力普大型JMJ-700精棉剪切粉碎机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日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粉碎技术领航者——浙江力普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粉碎效率高的精棉剪切粉碎机,在杭州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浙江力普作为中国纤维素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专注持续于纤维粉碎设备的创新开发,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粉碎技术,消化再创新,生产设备能够满足精制棉制备纤维素的粉碎加工技术以及维素醚成品微粉的粒度和提高生产率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浙江力普已成为一个在我国纤维素粉碎加工领域享有独特的纤维素醚粉碎加工新技术,并获得中国纤维素行业协会领导充分肯定的科技创新企业,已拥有GWM150纤维素粉碎烘干一体机、高效纤维素剪切粉碎机、短纤维粉碎机、精棉粉碎生产线等设备,在纤维素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客户囊括国内规模前十位的纤维素醚生产企业并获得高度认可,为国内纤维素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次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的大型JMJ-700精棉剪切粉碎机,又为我国纤维素行业提供了一种粉碎加工新利器。
长期以来,浙江力普致力于纤维素行业进行上下游全链拓展持续发力创新,细分市场,定向精准开发新产品。原有的JMJ-500机型经过数年来的不断改进,产量有所提升可达到300公斤/小时,但随着纤维素产业的进步,原有机型由于尺寸的限制,设备产量越来越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适应市场新需求,浙江力普组织科技人员攻关研发,创新设计大型JMJ-700精棉剪切粉碎机,增加动刀、静刀的数量,增加物料的剪切次数,提高粉碎效率,产量达到600公斤/小时;机腔内多部件采用水冷设计,防止机腔内的热量积聚影响产品质量。至此,公司已形成大小两种规格的JMJ系列化产品设备,可满足多层次客户的需求。在日前于杭州召开的由浙江力普粉碎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JMJ系列剪切粉碎机”(项目编号:2016D60SA642838)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产品设计优化,粉碎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可满足物料低温粉碎的要求,技术处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产品经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丁文)
(浙江力普)
2017-05-19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5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曹华玲(1985—),女,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剂。
G642.0
B
1008-021X(2017)15-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