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庆
摘 要:拖拉机制动系统技术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机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经常对制动系统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拖拉机制动器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关键词:拖拉机;制动器;故障分析
一、制动器失灵
制动器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1.因长期使用或调整不当,使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变大,踏板即使踩到底,制动器摩擦表面也难以互相抱紧或压紧,制动力减小。
2.制动器油封失效或橡胶密封圈老化、损坏、油污或泥水进入制动器内,使制动器摩擦表面打滑,降低了制动效能。
3.制动器摩擦表面严重磨损,使各摩擦面之间间隙加大,或铆钉外露,使实际摩擦面减小,制动无力,反应不灵。
4.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失圆,影响制动效果。
二、两边驱动轮不能同时驱动
1.驾驶员两边同时制动时,两驱动轮在地面滑移时的印痕长度不一,拖拉机跑偏。其原因主要有:
(1)因检查、调整不当,左右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不一致,使制动有先有后,两侧制动不一致。
(2)某一侧制动器内摩擦机件沾油或进水,或磨损严重,造成一侧制动不灵,一侧制动正常。
(3)左右制动器踏板没有连锁或两驱动轮轮胎气压不同,两边驱动轮不能同时制动。
2.排除方法:
(1)调整左右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时,不仅要使自由行程值符合规定,而且要使两侧自由行程值调整一致。
(2)某一侧制动器内进油、进水或严重磨损,应按规定方法予以排除。
(3)拖拉机进行运输作业前,必须用连锁片将左右制动器踏板连成一体,左右驱动轮轮胎气压应符合要求并保持一致。
三、制动器产生“自刹”现象
1.制动器踏板未踩或未踩到底,驱动轮提早被刹住。其原因主要有:
(1)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或没有,制动器内摩擦表面早已抱紧或互相压紧,制动踏板尚未踩动,驱动轮即被制动。
(2)制动器回位弹簧折断或弹性减弱,制动踏板放松后,摩擦机件不能迅速回位,仍处于制动状态,行驶中便出现“自刹”现象。
(3)制动器表面之间有杂物沾粘,时而发生摩擦,使驱动轮自行刹住;制动器活动机件锈蚀卡滞,如制动踏板轴卡塞,盘式制动器铜球因锈蚀卡死在压盘凹槽内,使驱动轮“自刹”。
2.排除方法:
(1)定期检查,调整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使制动器踏板只有踩到底后才能实施制动。
(2)制动器弹簧折断或变软,应换用新件;制动器内有杂物时,应拆卸清除;有锈蚀时,可用砂纸打光,再用汽油清洗,并仔细检查摩擦机件的磨损情况,如有损坏应换用新件。
四、制动器发热
驾驶员操作不当或制动器摩擦表面经常摩擦而制动器壳体烫手,并伴随发出烧焦气味。
排除方法:
1.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或消失时,应重新调整。
2.制动器回位弹簧变软或折断,应更换。
3.拖拉机行驶中,不要把脚常放在制动器踏板上。
4.经常清洗制动器外壳泥污,以利散热。
五、气压制动器咬死
1.机车在制动减速后,松开踏板加速时,车速不能提高,停车后难起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快放阀被卡死打不开,使相应的制动器室的气体不能排出,使车轮制动器不能解除制动。
(2)踏板无自由行程,当松开踏板后主制动控制阀内的排气阀打不开,阀内的气体不能排出,使制动器不能解除制动。
(3)制动装置机械传动机构中的拉臂轴或制动器凸轮轴的阻力大,制动器回位弹簧弹力过弱或折断,使制动蹄在踏板松开后不易回位或回位不彻底;不回位而使制动蹄与制动毂不能迅速完全脱离接触,或根本不能脱离接触。
(4)制动蹄与制动毂之间间隙太小,使在松开踏板后蹄毂之间仍存在摩擦阻力。
2.排除方法:
(1)检查踏板自由行程。在储气筒气压足够的情况下踩下制动踏板,而后在松开踏板的同时,检查主制动控制阀的排气管口是否有气体排出。如无气体排出或踏板无自由行程,说明控制阀的排气阀打不开,应调整主制动控制阀拉臂的总行程,使控制阀的活塞杆与排气阀之间获得适当的间隙,使踏板保持正常的自由行程。
(2)如果快放阀卡死。这时可用旋具从快放阀的排气口顶开快放阀。若顶开快放阀后,虽气室的气体可排出,但推杆仍不回位,应拆下推杆与制动臂或凸轮轴拉臂的连接销,检查拉臂轴或凸轮轴的阻力是否过大。
(3)必要时,应拆下制动毂检查蹄片的回位弹簧,如过软或折断应予更换。
六、气压制动失灵
1.气压制动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1)储气筒气压不足。原因是空压机工作不良;管道接头漏气;进气阀关闭不严。
(2)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气室气压不足。原因有:主制动控制阀各制动阀的膜片或制动气室的膜片漏气;各制动阀的活塞杆与排气阀关闭不严;主制动控制阀至制动气室的管道和接头漏气;踏板自由行程过大等。
(3)车轮制动器不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其原因有:制动器凸轮轴弯曲或锈蚀,使轴转动时阻力过大;制动蹄片严重磨损铆钉露出或蹄片烧蚀、硬化和沾有油污,使摩擦系数降低;制动蹄衬片或制动毂之间的间隙因磨损过大,使摩擦力不足,或两者接触不良使摩擦力減小。
2.排除方法:
(1)将发动机运转数分钟后,可做踩下和松开制动踏板检查,无放气声,表明空压机不工作,或空压机主储气筒的供气管漏气。此时,应检查这段管路是否漏气。如不漏气,可判定故障在空压机,应拆开检修排除。
(2)如制动控制阀的进气阀漏气,应更换进气阀。如主制动控制阀制动气室的制动管路漏气以及主制动阀的排气管口漏气,应排除;如不漏气,表明主制动控制阀的排气阀不密封,应更换排气阀并进一步检查踏板的自由行程及蹄片与制动毂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如自由行程过大,应调至正常;如不过大,则应分解车轮制动器,检查制动蹄片和制动毂的技术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和修复。
参考文献:
[1]华道生.柴油汽车故障检修300例[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1
[2]镇江农机学院.农机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
[3]肖作福.农机实用技术丛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