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审计整改机制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

2017-04-08 19:45邱晓霞
财税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体部门机制

邱晓霞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审计监督能否发挥作用的直接体现,审计整改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审计监督效能否真正实现,是评价审计工作执法效果的重要标准。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往往是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整改没能及时跟上,“重审计轻整改”严重影响了审计监督效能的实现。

一、当前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办法,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存在审计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的现象,主要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整改不到位

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迟缓,致使审计整改难以落实,特别是责任追究力度不大,行政问责流于形式,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惩戒和警示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从被审计单位层面看,存在消极应对、敷衍应付以图蒙混过关的心理,开展实质性整改的愿望不强,不肯举一反三从源头上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再者,有的被审计单位避重就轻,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进行“选择性整改”。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审计整改难、审计整改浮于表面的现状;从实施审计者来看,审计结果多关注发现问题,少反映整改情况,重审轻改。一些审计人员存在“一审了之、一罚了之”的观念,在提出审计整改建议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从问题发生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找原因。另外,一些内审人员提出的整改建议官话、套话连篇累牍,使被审计单位抓不住整改的“牛鼻子”,从而使审计整改流于形式,无果而终。

(二)制度缺失和执行不到位,造成审计整改难

审计整改相关制度未建立完善。首先未建立完善审计报告制度,一是整改工作责任部门未将整改情况报告被审计单位高管层;二是审计项目组、审理岗位未将整改情况报告审计部门负责人;三是审计部门未将重点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公司高管层。其次是未建立完善审计整改考核及问责制度,整改工作未纳入被审计单位经营者考核内容。受多种因素影响,审计发现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有些问题年年查、年年有,屡次发生。第三是未建立审计整改结果通报制度,即没有对整改不到位、拒绝整改的单位进行通报,以督促被审计单位重视审计整改工作,也未对整改质量好、效果突出的单位适当进行通报表扬,以提高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的积极性。

(三)缺乏监督合作机制,导致审计整改不彻底

审计整改监督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没有行之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和科学的问责制度,导致审计整改工作由审计部门唱“独角戏”,审计整改工作无法彻底的完成。大多数情况下,一项问题如果能引起公司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就推进的快,相反就往往如石沉大海,没有了结果。而现实情况是,一项问题的整改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就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积极行动才能促使问题的解决。

二、构建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途径

在一定意义上讲,审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整改的效果,而审计整改的效果取决于审计整改机制的健全与否。按照构建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长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及动态性原则,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一)明确落实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

要明确落实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审计整改责任体系。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公司为督促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对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负总责;审计部为督促审计整改的直接责任主体;有关主管部门、单位为督促审计整改的共同责任主体,负有督促审计整改的职责;被审计单位是落实审计整改的直接责任主体。

(二)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形成审计整改合力

建立主管部门、财务、企管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整改督查联席会议,对审计部依法提请整改落实事项专题研究,对共性问题集中归类查摆,落实责任,防止类似问题屡审屡犯;对个性问题解剖麻雀,提前敲响警钟,防止简单问题复杂化、小问题扩大化。督促领导承担起落实整改和督查的责任,切实做到审计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完善审计整改报告机制

一是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要将落实审计整改纳入日程,并在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审计部报送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年底,公司主管领导不仅要听审计发现问题分析的汇报,更要听审计整改情况的汇报,支持审计部门落实审计整改工作。

二是加大整改跟踪检查。审计部要在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对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的情况实施跟踪督促检查。同时结合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加强统计和分析,对未执行审计决定、未落实审计建议、未进行纠正等事项,深入分析原因,分别提出处理措施。

(四)明确审计整改的检查跟踪机制

利用审计信息化手段,对审计整改工作的各环节细化,对审计整改工作的效果进行量化,建立台账,列出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加大跟踪检查和审计回访力度。横向上,以项目为单位,列出整改清单,排出时间表,及时汇总整改信息,对整改进程实时监控,定期通报,实行对账销号。纵向上,以被审计单位为单位,及时督促他们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列出整改任务清单,逐一明确整改事项、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逐个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倒逼推进、对账销号。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予以整改到位并向审计部报告,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入手,建立健全長效机制,提升审计整改效果。

总之,审计整改是推进依法合规管理的迫切需要,是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和提高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只有建立长效审计整改机制,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才能实现审计目的。

猜你喜欢
主体部门机制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何谓“主体间性”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