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之谓
——中国建筑教育空间综述

2017-04-07 12:55朱文一梁迎亚ZHUWenyiLIANGYingya
世界建筑 2017年7期
关键词:院系专用教室

朱文一,梁迎亚/ZHU Wenyi, LIANG Yingya

大楼之谓
——中国建筑教育空间综述

朱文一,梁迎亚/ZHU Wenyi, LIANG Yingya

本文通过查阅中文建筑期刊文章,以建筑学师徒式教育为主线,从设计专用教室、教学评图空间、作业展示空间、公共交往空间以及独立的建筑馆等5个方面,简要分析和阐述了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空间的状况。

中国建筑教育空间,建筑期刊,建筑馆,设计专用教室,教学评图空间,作业展示空间,公共交往空间

1 概述

梅贻琦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当然是教育的主体,大师更是教育高水平的体现,建筑学专业也不例外。在此前提下,每一个专业领域的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建筑教育至今保留的一大特点是,其师徒式教育所对应的空间是所谓的“作坊”,也就是同年级学生、不同年级学生与所有的教师、建筑师等在一个空间中完成“教与学”的全过程。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可以摘取梅先生的名言“大楼之谓”来表述建筑教育空间的独特性。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院系有了独立的建筑馆——体现浓郁师徒式教学空间氛围的教育空间。建筑教育空间通常由设计专用教室、教学评图空间、成果展示空间、公共交往空间,以及美术教室、模型室、建筑物理实验室等空间构成。

在中国,20世纪初京师大学堂的规划设计中,建筑教育空间被划分在工科楼,而工科楼包括讲堂、实验室、教员研究室等部分1)[1]。在随后出现的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中,建筑科则效仿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设置了拥有绘图大桌的设计教室2)[1]。这样的类似设计专用教室的设置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建筑教育空间的雏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筑教育引入“苏联模式”,通过院系调整建立培养专用人才的教学制度[2]。调整后的部分院校开始建设建筑教育的专属空间,包括建筑馆。受到当时经济条件、建筑思想及院系规模的限制,此时中国建筑教育空间规模较小、空间灵活度低,风格庄严朴素。建成于1953年的同济大学“文远楼”是相对独立的建筑馆,其建筑面积为5050m2,采用内廊式布局串联报告厅、封闭式设计教室,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3,4]。该馆所体现的包豪斯风格本身就预示着一种建筑教育空间的“建筑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教育空间的类型增多,空间规模逐步扩大,独立的建筑馆也越来越多。今天,中国建筑院校开放式、师生互动式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呈现出自由、交流、协作、创新的特征[5]。其建筑教育空间呈现出设计专用教室多样化、教学评图空间复合化、作业展示空间灵活化、公共交往空间人文化等特征,承载着浓郁师徒式教学氛围的独立建筑馆展现出“大楼”的风范。

今天,中国建筑院系的数量已达到298个。本文所采取的方式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文建筑期刊12本,即《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城市环境设计》《时代建筑》《建筑创作》《建筑与文化》《城市建筑》《新建筑》《建筑技艺》《华中建筑》《山西建筑》《南方建筑》,以建筑馆、建筑系馆、专用教室等关键词搜索上述12本建筑期刊,得到相关文章84篇,其中包括26个建筑院校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设计专用教室、教学评图空间、作业展示空间、公共交往空间以及独立的建筑馆等空间的状况。

2 多样化的设计专用教室

建筑教育空间中最核心的是设计专用教室(studio),类似于“作坊”或“工作室”。无论是近代的巴黎美术学院“鲍扎”体系,还是近现代的“包豪斯”体系的建筑教育,其空间都以师徒式教学的作坊为主体,均可被称为“设计专用教室”。设计专用教室的单元通常是以每个学生为单位设置的专属空间,由作图或放置电脑的桌面、高脚凳、用于存放图纸或实体模型的储藏架或储藏柜等组成。同时,设计专用教室中更多地出现了配有显示屏或投影仪的“会议空间”,既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宽敞的模型制作场地,也为师生课程内外的讨论交流提供了空间。

设计专用教室是建筑院系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由于设计课程要求的设计作业需要占用大部分课余时间,建筑院系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设计专用教室中度过。他们在此进行建筑专业的学习研究和交流探讨,包括设计绘图、模型制作、小组讨论等。不少学生往往在提交设计作业前的最后时刻才融通整个设计,因此需通宵在这里“熬图”,形成了设计专用教室“灯火通明”的景象。设计专用教室还是建筑院系学生的课外活动空间。学生在设计之余,在此休闲、游戏、举办班级活动等。因此,设计专用教室是一处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场所、一个让学生留下难忘回忆的地方。

通常意义上,建筑馆的设计专用教室基本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按班设置的封闭式设计专用教室,一般是30人左右的班级设置,封闭性较强。此类型的设计专用教室是教学楼中常见的联排教室。随着时间的推进,此类专用教室的开放性逐渐增强,例如,实墙逐渐被视线通透的玻璃隔挡代替,几个班级之间在空间上有所联通,等等。在《从表皮到表情》一文提及,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新馆的专用教室便采用了两个班级教室的隔墙中部打通的手法,其连接部分没有设置桌椅,便于组织多种公共活动[6]。

第二类是多年级学生共同使用的大空间设计专用教室。该模式突破了教室的概念,用家具划定空间,同时创造和利用空间的高度,形成立体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不同班级、高低年级的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同济大学文远楼建设与改造设计的现代建筑思想研究》一文中提到,同济大学文远楼将原三层北侧的封闭教室隔墙拆除,形成开敞的大空间,与南侧的小型设计专业教室之间设置简洁分隔,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展示空间[7];《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一文指出,东南大学前工院空间改造为本科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设计专用教室也是采用了此种方式,将原先多个独立教室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为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8]。《对刘家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的两种阅读》一文说明,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的设计专用教室则直接引用工业建筑元素,设计为类似仓库、车间的loft开敞空间,满足了多种活动发生的可能性,空间自由度很高[9]。

第三类是便于师徒交流的导师制设计专用教室。青岛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部分建筑院系的高年级采用了“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借鉴“塔里埃森”这一经典案例,设计专用教室则采用“工作室”模式。导师办公、学生学习设计、师生讨论教学融合在一个办公和学习的空间内,空间的复合度很高,有助于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事件复合”的场所营造》一文描述道,青岛理工大学加建部分布置的教授工作室,空间布局上采用开放式空间嵌套功能组团的形式,功能组团与交通空间的界面均采用玻璃,学生可与科研团队进行交流学习,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10]。

设计专用教室的多样化发展,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中国建筑院系的办学特色,也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设计专用教室有没有基本的规范?是否应该尽快制定中国建筑教育设计专用教室规范?

3 复合式的教学评图空间

建筑教育空间中的教学评图空间(review space)是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在此空间内,学生展示设计图纸、教师讲解点评,完成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筑设计教学通常由一名教师指导10位学生完成。其中,建筑设计教学评图是最重要的环节。以8周建筑设计课程为例,有每周两次的日常设计课程评图、每4周一次的中期评图和最终评图3种类型的教学评图方式。评图空间中需要设置挂图展板或展墙、显示屏或投影设备、一定数量的桌椅等。日常设计课程评图和中期评图一般在小组内或几组间进行,规模较小,常利用专业教室的公共空间、小会议室等;终期评图则规模较大,一般由多组师生及外请嘉宾构成,鼓励其他师生围观交流,因而需要大型空间进行。当今建筑教育空间中的评图空间主要分为独立式评图空间、结合设计专用教室的评图空间和结合公共交往空间的评图空间3类。

独立式评图空间设有讲台、投影设备、固定或可移动展板展架和桌椅,空间灵活度略低;通常采用不同规模的评图教室、小会议室或多功能厅等,形成封闭的空间。由于此类评图空间较为封闭,因此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但同时也反映出师生广泛参与度不足、评图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随着建筑教育理念的发展,评图活动的开放性不断增强,教学评图空间的灵活性和复合度逐渐增大。小规模的课程过程评图或中期评图通常利用设计专用教室中开敞的“会议空间”进行,10名学生和指导教师围绕会议桌讨论交流。开放的形式也吸引其他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随时旁听或参与评论。同时,该空间与学生的专用教室位置距离较近,甚至就是专用教室的一部分,因此非常便于学生搬运图纸、模型,拷贝电子文件等。

终期评图等大型评图活动更像一场学术“盛宴”,所营造的氛围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神圣感。本院教师和外请专家作为评委都非常重视终期评图,学生更是精心准备布展图纸和演讲内容,并在评图中一展风采。终期评图成为师生之间、专家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的最重要体现。终期评图所使用的空间通常是建筑馆的门厅、中庭等大型公共交往空间或开放式展厅,具有汇聚大量人群的优势,创造了典型的复合式空间。同时,大空间有利于灵活布置展架展板、投影设备,设置接待和茶点服务区域等。当评图活动结束后,该空间可以迅速恢复原状或进行其他公共活动。《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一文指出,东南大学前工院的一二层多功能展示空间采用了可移动隔断,能够根据功能需求进行灵活分隔。通过隔断组合,可形成多种规模的评图空间。当隔断收起时,开敞空间可满足终期评图等大型活动的需求[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在低年级开设了大型建造设计课程,并且形成了多校联合、多学科交叉的实地足尺建造节。这类活动的最终评图有时选在学校校园公共空间中进行,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在活动期间,不同领域的专家与师生现场互动,为建筑学知识向社会及其他领域的普及搭建了独特的交流平台,也创造了更加复合式的教学评图空间。

4 灵活性的作业展示空间

建筑教育空间中的作业展示空间(exhibition space)是建筑院系设计课程教学成果展示的空间,是营造建筑学专业师徒式教学氛围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建筑院系的作业展览内容通分为两种,一是常设展览,包括从一年级建筑设计到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建筑设计的优秀作业展览;二是结合设计课程举办的短期学生作业展览。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作业图纸、方案模型常会在院系中进行展览。作业展示空间中一般设置有可移动或固定的展板、展架、展台或橱窗。建筑教育空间中常见的作业展示空间可以分为3类:专设展厅、结合交通空间的作业展示空间和结合公共交往空间的作业展示空间,均体现出灵活性的特点。

专设展厅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作业展示空间,可分为封闭式、半开放式或开放式3种。今天,开放式的专设展厅是较为常见的。《天津大学建筑馆中庭改造》一文中指出,天津大学建筑馆的中庭的二层空间现已改造为展览厅,56块展板既可以固定在展板位,也可以全部移动,展览厅全部打开作为多功能厅使用;当布置座椅时,可作为休息厅使用[11]。

结合交通空间的作业展示空间,主要结合人群的日常流线,设置在走廊、过厅、楼梯间等空间。由于人们经过比较迅速,该空间布置的展示内容一般具有迅速可读的特性。很多建筑院系将走廊设计得较为宽敞,其两侧墙壁设置有优秀设计作业展板和方案模型,同时展板旁边可设置桌椅,可供师生讨论、停驻休息、学生自习使用。《“多事件复合”的场所营造》一文中提到,青岛理工大学建筑馆围绕通高中庭的多层走廊空间,设置有学生作业展示空间,以悬挂展板的方式布置临时展位,为各年级学生作业的展示和集中评图提供场所[10]。

结合公共空间的作业展示空间,一般为临时展览所用,运用可移动展板、展架、展台等,具有很强的自由度。门厅、中庭等大型公共空间人流量大,空间高大宽敞,有利于布置展览。《时间与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空间60年》《艺术·学院·空间》等文中提出,同济大学明成楼门厅西侧的“钟庭”、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楼、香港中文大学建筑馆的门厅空间均设计有上升台阶,空间的展示度高、开放性强,既可以满足学生作业展示的需求,又可以为大型院系活动、师生日常休闲交流等多种活动提供了合适的空间,使用十分灵活[4,12]。

建筑设计课程作业是建筑学专业与其他工科专业间差异的最重要体现。其他工科专业课程学习的作业通常由所在院系的教学办公室存档,建筑设计课程作业不仅如此,它还是营造“师徒式”建筑教学氛围的物质载体,也伴随每一个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被称为“作品集”(portfolio)。近年来,学生为出国深造或申请国内外工作岗位而整理制作的作品集越来越精美,可以被视为“流动的”灵活的作业展示空间。

5 人文化的公共交往空间

公共交往空间(communication space)是建筑教育空间中的一类关键空间,是体现建筑院系独特气质的场所,是公共活动及休闲交流等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10余年来,公共交往空间已经成为了建筑教育空间设计的核心部分。观看展览、参加评图、聆听讲座、坐下休息、相遇交谈……这里是建筑院系师生、甚至是任何人相遇的地方,正式及非正式的活动均可发生于此,可以说是建筑馆中灵感碰撞和思维创新的空间,展示了建筑教育空间的“人文”气息。门厅、庭院、沙龙、屋顶等空间均是公共交往空间的载体。

门厅,是大众进入建筑院系必经空间,是建筑教育空间中利用最频繁的公共空间。该空间既可以满足短暂交流行为,又可以通过座椅等家具设置停留空间。中国部分建成较早的建筑系馆门厅遵循了实用、严谨的形制,面积较小。《中大院的新生》 提到,东南大学中大院改造后的门厅墙面干挂爵士白大理石,地面满铺白花岗岩,门厅轴线对景的壁龛内,是刘敦祯、杨廷宝、童寯的浮雕铜像,创造了充满历史感的人文氛围[13]。而近年来新建的建筑馆的门厅面积较大,空间较高,复合性强,可以承担大型活动、公共评图展览、师生交流休闲等功能。从《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初探》一文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合肥工业大学综合实验楼(建筑馆)的门厅空间设置开放展示陈列区、咖啡书吧,并与天井、水院等空间结合起来,打造了自由轻松的空间氛围[14]。

中庭和边庭等庭院空间是建筑教育空间中的另一种典型公共交往空间。通高的空间特点创造了“看与被看”的趣味性,其围合或半围合特征使其成为空间的焦点。该空间一般利用富余的空间设置有沙发、桌椅等家具,具有停驻性,为人们提供了休闲聊天的去处。《超验与现实》一文指出,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院馆是通过多个垂直的庭院串联组合的,这些庭院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向外部开敞,从外可“看穿”内部,而外围景观也总是叠加到内部的景框中,空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15]。《艺术·学院·空间》一文中提及,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楼则根据1~3层为公共教学部分、4~6层是设计学院、7~9层为建筑学院的布局,在垂直向度设置了3组中庭,每组中庭均向其四面空间开放,形成交流中心,创造了丰富的公共交往空间层次[12]。《有室之用》一文中提及,湖南大学建筑馆则利用边庭形体的凹处设计了“竹井”,避免简单的廊道空间而创造更适合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竹井和边庭相映成趣,隐喻“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16]。对于气候宜人的地区而言,庭院亦可设置为无顶棚的开敞型庭院,通过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设置,形成一处师生休闲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中庭便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沙龙空间在建筑教育空间中广泛设置,是师生十分喜爱的休闲场所。这里一般装饰格调高、环境优雅、家具布置灵活,兼有一些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既适合一个人独处,也适合好友休闲、集体活动。《从旧厂房到建筑馆》一文指出,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的建筑沙龙利用原有厂房的车间,保留废旧的机器和管道,充满艺术气息[17]。《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增系馆》一文提出,清华大学建筑馆新馆的底层咖啡厅设置在空间的中部,与四周的公共休闲空间和外围绿化景观相结合,提供了一个易于产生活动和对话的环境[18]。《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专业建筑更新改造研究》中指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馆的四层改造为学生建筑广场,在开敞的大空间内设置作业展示空间、学生阅览空间、咖啡厅等功能,激活了建筑的顶层,成为师生休闲、自习的好去处[19]。

建筑的屋顶部分也是建筑教育空间中常被利用的公共交往空间。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为人们提供登高望远、享受自然的场所,打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济大学文远楼改造工程》一文中提到,同济大学文远楼改造运用先进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将屋顶开放为生态花园,不仅是师生喜爱的休闲场所,也改善了建筑内部空间的物理环境及城市生态环境,重现灰色城市中的绿色自然[20]。

人文化的公共交往空间不仅承担着建筑院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其与外界的交往功能,而且传递着建筑院系的历史基因,是建筑院系特色办学的重要体现;当然也是营造浓郁建筑教育氛围的重要场所,是对外宣传建筑学专业的开放窗口。

6 “大楼之谓”的建筑馆

作为建筑教育空间的完整体现,通常意义上独立的建筑馆以设计专用教室、教学评图空间、作业展示空间、公共交往空间等空间为主体,充分体现建筑学专业“师徒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当今建筑馆正向着专业化、复合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展现了很强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建筑教学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建筑院校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其中相当一部分以新建独立的建筑馆作为建筑教育的空间载体。新建的建筑馆充分体现了建筑教育日益开放、强调交流的特点。其空间氛围浓厚,灵活自由的大空间结合考虑私密需求的小空间,为同年级学生或高低班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休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基础。建筑内部空间的光环境、声环境、家具选择等细节中也突出了建筑教育空间的专业性。另外,这些新建的建筑馆特色鲜明,风格多元。有的建筑馆突显建筑技术的精湛,运用了更加复杂的材料、构造,如同济大学C楼外立面运用清水混凝土、透明平板玻璃、半透明U形玻璃、抛光不锈钢板等材料[21];有的建筑馆突出建筑语言的魅力,如湖南大学建筑馆、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院馆在空间造型中采用了体块组合、立体构成的手法[15,16];还有的建筑馆则注重营造人文艺术气质,如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馆运用连续的坡屋顶元素,反映了现代建构对传统的传承[22]。

当今中国很多建筑馆随着建筑教育规模的发展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经历了数次改造或扩建。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个建筑馆均已或计划将原有的中庭或边庭填充成实体建筑空间,以改造容纳新的功能;青岛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扩建部分则是在原有建筑的一侧或两侧增加新的建筑体量,将新旧部分的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筑馆的改造与扩建体现了如下几点特征:第一,展现了当今建筑教育对空间自由复合的时代需求。不少建筑馆原有的内部墙体被拆除,改造为开敞大空间,通过家具灵活划定空间,具有多种组合模数,可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第二,建筑学是一门需要创造力的学科,近年来出现了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这类从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建筑教育空间,保留了特定的人文记忆,散发着更强烈的创作情怀[17]。第三,在改造或扩建过程中,建筑馆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强的关注。《“多事件复合”的场所营造》一文中提到,青岛理工大学建筑馆改造中建立了“立面-走廊-中庭”多层级的绿植系统,并引入天窗太阳能板等生态能源、自然通风等生态技术[10]。《从旧厂房到建筑馆》一文介绍,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采用废旧材料再利用等多种生态策略,与旧厂房的改造内容相结合,注重使用低技术前提下的适宜策略[17]。

除了作为建筑教育空间主体的独立建筑馆之外,建筑教育空间还有其他多种空间表现形式,如与其他院系同处一楼的建筑教育空间,以及遍布国内外的专业实践基地——与建筑院系合作提供学生专业实习的设计研究院、古建筑测绘基地、绘画实践基地等等。这些空间大大丰富了建筑教育空间的组成。

7 结语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空间考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大课题,需要组织团队进行专题研究,更需要广大中国建筑院校的积极参与。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建筑教育空间仅局限于几十年来12本中文建筑期刊所刊登的相关文章,难免存在以偏概全之偏颇。希望藉此抛砖引玉,与广大建筑同仁共同探讨中国建筑教育空间的规律。

注释

1) 1902年,京师大学堂中制定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首次将建筑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工学学科引入中国。

2) 1923年,留学日本归国的刘士能、柳士英、朱士圭等人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高等学校建筑科,即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简称“苏工专”。

[1] 徐苏斌. 近代中国建筑学的诞生[M].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2] 朱文一,王辉. 1949~1979年的中国建筑教育[J]. 建筑创作,2009(9): 159-161.

[3] 刘丛. 重读文远楼的“包豪斯风格”——文远楼与包豪斯校舍的对比分析[J]. 建筑师,2007(5): 91-95.

[4] 支文军,王斌. 时间与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空间60年[J]. 时代建筑,2012(3): 58-63.

[5] 朱文一,王辉. 中国建筑教育改革30年[J]. 建筑创作,2008(12): 78-82.

[6] 高旭. 从表皮到表情——解读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扩建[J]. 新建筑,2015(5).

[7] 王鑫. 同济大学文远楼建设与改造设计的现代建筑思想研究[J]. 华中建筑,2011, 29(10): 116-119.

[8] 夏兵. 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J]. 建筑学报,2008(2): 84-87.

[9] 邓敬,钟文凯. 对刘家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的两种阅读[J]. 时代建筑,2008(1): 94-103.

[10] 郝赤彪,孙铭. “多事件复合”的场所营造——青岛理工大学建筑馆改扩建设计的思索[J]. 新建筑,2014(2).

[11] 荆子洋,卞洪滨. 天津大学建筑馆中庭改造[J]. 建筑学报,2004(11): 56-59.

[12] 杨洲. 艺术· 学院· 空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楼设计创作[J]. 建筑学报,2007(8): 14-21.

[13] 黎志涛. 中大院的新生——东南大学建筑系系馆改造[J]. 建筑学报,2003(11): 47-49.

[14] 张彤阳. 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初探——合肥工业大学综合实验楼(建筑馆)[J]. 华中建筑,2012(10): 63-65.

[15] 龚维敏. 超验与现实——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院馆设计[J]. 建筑学报,2004(1): 52-57.

[16] 魏春雨. 有室之用——湖南大学建筑系馆[J]. 时代建筑,2004(5): 118-125.

[17] 张鹏举,苍雁飞. 从旧厂房到建筑馆——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改造[J]. 新建筑,2011(5): 52-57.

[18] 李晓东,李烨,连晓刚,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增系馆[J]. 城市环境设计,2015(Z1).

[19] 李相韬,周岷,武毅. 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专业建筑更新改造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系馆改造[J]. 南方建筑,2009(2): 48-51.

[20] 钱锋,魏崴,曲翠松. 同济大学文远楼改造工程——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节能更新[J]. 时代建筑,2008(2):56-61.

[21] 张斌,周蔚. 具体性策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设计[J]. 时代建筑,2004(4): 114-118.

[22] 麻响箭. 自然视角下的建筑传统文化回归——解读中国美院象山校区[J]. 建筑与文化,2014(1).

[23] 王一平,李保峰. 建筑教育论题之建筑系馆设计[J].华中建筑,2010, 28(1): 187-189.

[24] 张华立,易彰. 英美建筑教育理念对建筑系馆设计及其发展方向的启示[J]. 中外建筑,2012(5): 38-39.

A Review of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pace in China

By searching relative materials in Chinese architectural journals, this paper deploys mentor-apprentice styl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s the clue and reviews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pace in China from 5 aspects: studio,review space, exhibition space,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architecture school building.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pace in China, Chinese architectural journals, architecture school building, studio,review space, exhibition space, communication space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7-06-10

猜你喜欢
院系专用教室
“313”教室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爱它就给它专用的设备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