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记者4月19日从神华宁煤集团甲醇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首次工业化试生产40吨纺丝级增韧聚甲醛产品,填补了国内聚甲醛产品的空白,将聚甲醛产品推进高端市场。
神华宁煤甲醇分公司在狠抓聚甲醛MC90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目标锁定更高端的产品市场,与国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共同研发,成功掌握纺丝级增韧聚甲醛产品生产配方。据了解,此产品可代替聚氨酯纤维,添加在混凝土中,应用于高铁轨道铺设、桥梁、大坝、核电站等工程中。因其抗生化性能优良,还可运用于远洋渔网、深海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
(摘自宁夏日报第21124期)
4月3日,集团公司重大工业化试验项目“轮胎用溶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开发及新产品工业试验”进入关键阶段。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溶聚丁苯橡胶连续聚合中试装置,在独山子石化公司破土动工。中试装置的建设,将为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规模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2015年10月28日,“轮胎用溶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开发及新产品工业试验”正式启动,由独山子石化牵头,石油化工研究院、华东化工销售公司、华北化工销售公司和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合作开发。项目将完成系列SSBR新牌号的研究开发,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水平的10万吨SSBR/年工艺包及成套技术。
依托独山子石化18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建设的溶聚丁苯橡胶连续聚合中试装置,计划年内建成投用,将为独山子石化开发SSBR新产品奠定基础。中试装置还能生产一定量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满足下游用户的产品试用要求,并开发特定苯乙烯、乙烯基含量SSBR新产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对SSBR差异化需求。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823期)
近日,渤海钻探测井公司成功中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特殊测井数据的处理与解释”项目,打破国外公司垄断,实现可燃冰市场重大突破。
渤海钻探测井公司紧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储备工作。通过前期基础调研及分析研究,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测井识别和评价方面积累了行业先进经验及方法,为后续招标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开标评审中,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凭借扎实的解释评价技术、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缜密的技术方案,以及近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和良好信誉,最终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将以此项目为契机,不断提高在可燃冰方面的解释评价能力和施工作业能力,拓展市场服务范围。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823期)
4月25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与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就共同实施页岩油专利技术示范及设备制造项目在银川举行签约仪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张超超,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羽晖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页岩油专利技术示范及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约500亩,依托德国先进专利技术,建立专利技术示范中心,建设油页岩加工专利设备制造中心。其中,专利技术示范中心投资5亿元,主要为全国油页岩矿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模式,并开展研发工作,加快技术及设备的推广与应用;专利设备制造中心投资5亿元,计划年产50套第一期专利设备,产值约200亿元。专利技术示范中心和专利设备制造中心均于2017年7月开始建设,计划2018年9月建成投产。
该项目主要开展我国油页岩矿的成套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与推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成套装备,有利于提升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
(摘自宁夏日报第21130期)
记者27日从科技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天然气年产量由2007年的677亿立方米上升到2016年的1 371亿立方米,9年翻了一番,世界排名由第九位上升到第六位。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自2008年实施以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也翻了一番,由2007年底的6.1万亿立方米上升到2016年的12.98万亿立方米,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九位。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介绍,通过科技攻关,我国发现一批大油气田,有力支撑了油气储量不断增长。李凡荣说,我国石油探明储量连续9年超过10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连续5年超过5 000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将聚焦陆上深层、海洋深水、非常规油气等三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创新建立一批引领我国石油工业技术发展、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理论、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到2020年全面实现油气开发专项总体战略目标。
(摘自宁夏日报第21132期)
全球深水油气行业正在走出低迷期,今年以来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BP)的Mad Dog 2项目和壳牌美国公司的Kaikias项目,以及位于地中海以色列海域的诺布尔能源公司的Leviathan项目已获批准,深水油项目总储量50亿桶。伍德麦肯兹公司表示,自2014年以来全球深水油气项目的成本已经下降逾20%。在内部收益率为15%的假设下,那么当前的盈亏平衡点为油价50美元/桶。作为对比,当前美国还没有勘探和开发的150亿桶页岩油资源在同样假设下的盈亏平衡点为油价50美元/桶或更低。美国页岩油的成本正在增加,而深水石油项目的成本继续下降。因此在不远的将来,深水油气项目将能与美国页岩油进行竞争。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7年第8期)
2017年一季度,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多产中间馏分油成套工业技术(FTH)示范装置实现稳产超产。一季度共生产各类油品28 527.27吨,完成季产量计划27 550吨的103.55%,完成11万吨年产量目标的25.93%。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7年第8期)
4月25日记者获悉,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裂解汽油系列加氢催化剂已覆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化工等国内所有乙烯用户。4月16日,石化院自主研发的碳二前脱丙烷前加氢催化剂在大庆石化首次工业应用试验开车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工艺、设计等成套技术自主化创新迈出关键步伐“,产销研”一体化再上新台阶。
4月10日,石化院自主研发的裂解汽油一段镍基加氢催化剂LY-2008、二段加氢催化剂LY-9802及其级配剂,在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期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和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国际竞标中胜出。这是继福建联合、扬子巴斯夫后,在中外合资企业的又一次成功推广,开创国内100万吨/年以上规模乙烯装置首装、首开使用国产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的先河。
4月16日,碳二前脱丙烷前加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实验开车成功,是继乙烯装置裂解汽油加氢、乙炔后加氢、MTO装置乙炔加氢、聚乙烯原料加氢精制催化剂之后,石化院在乙烯行业系列催化剂领域研发诞生的“第五朵金花”,表明中国石油大乙烯技术自主化又向前迈进一步。
碳二前加氢是乙烯技术大型化产生的新工艺,物料组成复杂,国内长期使用进口产品。2007年,石化院开始进行催化剂小试开发,随后与大庆石化合作立项,确定在27万吨/年乙烯一段碳二加氢反应器进行工业化试验。此次开车,石化院与大庆石化合作项目研发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不充CO直接开工的方案,2个小时出口产品达标,4个小时装置工艺参数稳定,在反应物料组成波动大的工况下,反应器运行稳定,达到装置要求,催化剂性能得到应用厂家的赞许。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831期)
4月底,3 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深水钻探成功,实现了作业水深从500米到3 000米的跨越——从近海走向深海,我国的深水油气工程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自2008年实施以来,我国海相和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到深海深地“找气”,发现建成一批大气田。专项技术总师贾承造院士介绍,在南海北部发现陵水17-2等大型气田,成功开发了南海第一个深水气田荔湾3-1,建成产能80亿立方米。
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也获重大突破。内蒙古的苏里格致密砂岩大型气田已实现规模有效开发,2016年产量220亿立方米;位于四川盆地的涪陵、长宁-威远等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也已建成,2016年产量78亿立方米。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836期)
4月25日,长庆苏里格气田。随着苏东XX-XXC4井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试验的圆满完成,集团公司重大现场攻关试验项目——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在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历时3年的重点攻关下,完成由重点设备研发、室内工艺技术试验到作业现场验证的关键性“三步走”,为这项技术在国内标准化作业、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通过使用液态二氧化碳代替常规水基压裂液,具有无残渣、无水相、返排快、对储层无伤害等优点,在环保增储方面优势明显。
为加快这项国际前沿技术的重点攻关,2013年,集团公司在川庆钻探设立二氧化碳压裂增产研究室,由这个公司所属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长庆分院联手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技术攻关。科研人员相继研发4代二氧化碳密闭混砂装置和新型氮气增压装置,同时配套新型二氧化碳储液装备、卸荷旋塞阀远程控制系统、二氧化碳压裂施工数据采集一体化技术及新型提黏剂体系,通过在长庆油田14口井进行先导性试验,解决了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施工排量低、带压混砂难、液态二氧化碳挟砂性能差等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由单井单层到单井多层、油管注入到油套同注+环空加砂压裂等多种施工工艺方式的重要升级。
这项技术采用系统化施工控制、智能化数据采集、微地震裂缝监测等技术手段,突破了二氧化碳生产组织难度大、参与施工设备多、实施成本高、作业周期长等规模化应用瓶颈,建立了完整的二氧化碳作业工艺技术规范、压裂施工作业标准及HSE体系,为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在国内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场技术支撑,在致密砂岩层改造中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832期)
世界能源转型不可逆转。中美两国既是低油价形势下的既得利益者,又受到低油价的冲击,面临巨大挑战。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新格局,中美能源合作需要新思路和新观念。
世界能源转型不可逆转,当前的低油价境遇使能源转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图景。
能源转型的不可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技术是可叠加、可积累却不可逆的,技术进步是能源行业转型的根本驱动力。第二,经济全球化下环境压力倒逼能源转型,此次能源转型更受到“低碳道德化”的约束。第三,未来石油将不再是稀缺资源,低成本石油比重将快速增加。第四,天然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非常规油气革命重塑供需大格局。第五,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和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将进入多元化时代。笔者以“三个峰值”概括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即中国煤炭消费峰值、美国石油消费峰值和欧洲天然气消费峰值。今天中国的能源结构与60年前的英国十分相似,刚刚到达煤炭消费峰值。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PIW)预期,经合组织(OECD)国家总的石油消费将在2018年达到顶峰,随后将开始下滑。另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欧洲天然气发电已经开始下降。
现阶段,世界能源转型可归纳为三种驱动模式,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美国模式是页岩气革命的模式,鼓励充分的市场竞争、企业家精神和供给侧革命推动;德国模式受安全环保理念影响,在公众支持和高能源成本推动下实现弃核弃化石的能源转型;日本模式滥觞于福岛核事故,受电力消费持续下降的影响,在灾变驱动下实现能源消费侧转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投资国,世界期盼能源转型的“中国模式”。目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正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在自身角色定位、战略制定和行动方案的选择上应有所调整。从角色定位上看,能源转型是由技术创新与进步推动的,谁能占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将引领多元能源新时代。从战略制定上看,进入21世纪“,生产西移,消费东移”改变了全球油气市场大格局,中国速度、中国消费、中国市场和中国投资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因素。从行动方案上看,国家间能源合作包含油气贸易、相互投资、信息技术交流和人力资源流动四个层面,当前中美两国的油气贸易规模不大,但在其他三个层面持续活跃,而中国与中东、俄罗斯间的油气合作贸易规模巨大,但另外三个层次的合作水平不高。
进入21世纪后,中美两国共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石油天然气供需格局。一方面,中国油气需求的增长成为全球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正接替美国成为最大的油气资源进口国和对外投资国,中国资本投资美国石油工业的热情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美国的非常规油气革命改变了石油天然气的供给格局,正在由油气资源进口大国向出口大国转型,美国在中国进行的油气资本投资有所减弱。
中美两国既是低油价形势下的既得利益者,又受到低油价的冲击,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作为油气消费国,中美两国在油气进口中减少的费用大致相当于俄罗斯和沙特两国减少的出口收入。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也是规模巨大的石油工业国家,拥有70%以上的钻机数量,以及全球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能力和丰富的专业技能人才储备,低油价让中国石油工业面临亏损压力。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新格局,中美能源合作需要新思路和新观念。首先,LNG将改变中美油气“零贸易”格局。相互投资、信息技术交流和人力资源流动三个层面的资源互动将持续活跃,但难有大的突破,需要寻找更高层次的合作以匹配两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能力。其次,能源转型不仅是资源和消费、技术与投资的关系,关注气候变化与“低碳道德化”已成为能源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再次,为引导全球能源平稳顺利转型,需要建立全球能源治理的新理论和新架构。只有中美共同努力,全球能源治理新架构才能顺利组建并平稳运行。最后,天然气和其他新能源将在能源转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笔者预计,未来中东政治格局将更加复杂,欧洲经济移民东线将受到多重挑战。大西洋两岸、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等都是全球能源治理新机制必须考虑的区域,也是中美能源合作必须关注的重点区域。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822期)
5月8日,吐哈工程技术研究院历时一年研发的分层注气工艺管柱成功在鲁克沁油田3口氮气泡沫井中应用。这个管柱的成功应用,不仅填补了国内稠油分层注气技术空白,而且推动了吐哈注气技术从合层笼统注气到分层精细注气的跨越。
吐哈鲁克沁稠油是世界海拔最低超深稠油,开采是世界性难题。泡沫具有较高的视黏度,能够有效驱动稠油,同时产生气体通过重力超覆等作用扩大波及体积,两者协同作用可大幅提高采收率。
今年年初以来,吐哈计划实施29个井组氮气泡沫驱和260井次氮气吞吐,平均单井日增油7吨,共增油5.6万吨。
分层注气工艺管柱是一种可根据储层的非均质差异性,有选择地改变注气量和注入层段的一种新型注气管柱,可实现对储层的高效均匀开发。
在鲁克沁超深稠油注气开发过程中,由于配套工具设计对小气量的控制、测试及高压气密封性等方面要求异常高,前期一直采用传统的合层注气方式。这种注气方式使注气井纵向吸气剖面差异巨大,甚至出现气窜。针对合层注气产生的不利后果,技术人员反复论证、设计,最终确定了多层轮换交替式的注气管柱方案,并研制了高压注气工作筒、配套注气封隔器等核心工具,实现了初步精细化注气。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8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