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芬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利事业单位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加强水利单位内部控制,尤其是加强对财务活动的控制,对于水利单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为了提高水利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文章结合当下实际分析了水利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几点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利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国家对于水利事业的投入在进一步增大,为了保证水利事业的发展及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国家一直持支持态度,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对水利项目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又由于水利建设项目存在着时间长、投资大等因素,水利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然而,目前我国水利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预算缺乏约束力、内部审计缺位、内控操作混乱、内控结构落后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水利单位的发展。为此,水利单位必须着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
一、当前水利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水利单位因其自身条件,在享受国家拨付财政资金同时,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责,也正是由于其上述独特性质才导致其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难度,内部控制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预算约束乏力
当前水利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着预算缺乏约束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施预算控制力度不够。另外,水利单位采用部门预算的手段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管。目前,水利单位大都尚未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激励约束机制和分析考核机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单位内部由于缺乏足够预算管理知识,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细化、严谨,预算缺乏约束力,造成单位出现预算编制结果混乱、预算执行不利、项目支出界限不清等问题。
(二)内部审计缺位
当下,我国部分水利单位财务内部审计缺位,自身的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审计职能尚未充分发挥,这就导致其不能达到要求,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审计制度,但是仍然不健全、不完善,也会导致专项资金安全运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例如:有的单位对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还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内部审计使用会计制度来代替,这就会造成内部审计无法发挥作用,内部控制效果达不到,影响资金的使用安全;此外,还有部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或是形同虚设,审计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这都影响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三)内控操作混乱
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着内控操作混乱、工作岗位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岗位设置不合理就会产生种种不利后果。有的单位对财务部门不够重视,财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岗位设置不清晰,职责分工不明确,甚至有的岗位缺乏人才,而有的岗位人员过多;各部门岗位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除此之外,有的单位没有把经济业务办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区分开来,两者可能系同一人担任,甚至审核由出纳担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内部控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内控操作混乱。
(四)内控结构落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受信息化的直接影响。而目前,水利单位内控结构大多落后而流于形式。在单位实际工作中,单位负责人往往是一人独大,实行“一支笔”审批,内控监督机制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审计与监督管理的作用。而且,外部监督管理不到位,没有达到良好的制约效果,财务风险加剧,很容易给水利单位埋下财务隐患,影响单位的发展。内控岗位设置不尽合理,职务时有重叠,权限过于集中,财务管理困难。
二、强化水利单位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笔者提到的水利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水利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使水利事业单位能够长久、健康、快速的发展下去,具体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一)提升内部控制意识
为了营造好的内控氛围,提升水利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提高单位负责人的重视,加强内控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在内控方面的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内控的重要作用,进而督促其履行健全单位内控制度的职责。第二,加强单位全体人员内控意识。要将内控制度落到实处,上至单位负责人,下至普通职工,对内部控制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水利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第三,定期组织培训,开展特色的内部控制知识讲座,增强水利管理单位全体人员的内控意识,提高其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使全体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内控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按制度办事,按章程工作,提高水利单位的工作效率,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
(二)健全预算控制体系
新形势下,水利单位需要进一步健全预算控制体系,单位领导更要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使得预算管理的控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我们需要让单位各部门尤其是技术工作人员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使得各部门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制约,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其次,财务部门要做好本部门工作,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充分收集资料,做出优秀的预算方案,充分研究并进行详细论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不断修改进步,使得预算编制趋向合理、完善及更符合实际。最后,对资金的申请及拨付、收费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要把好关,加强监督,做好对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的跟踪问效工作,建立起一个完善、健全、高效、规范的预算控制运行机制体系。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加强水利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一是要建立水利单位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在做好预算编制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人员经费支出,实施有效的绩效考评,根据工作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岗位设置等因素,核定工作人员绩效工资。二是完善水利单位收入内部管理制度。水利单位要严格按照收费许可的标准来收费,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监督,杜绝私设 “小金库”、金额不实等情形及腐败行为的发生,确保廉政建设。三是国有资产动态信息化管理,统一使用国有资产管理软件,实现水利单位与财政部门的动态同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跟踪管理水利单位种类繁多、地点分散的专用设备这些国有资产。
(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强化水利单位内部控制,最重要的是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完善的水利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以单位风险防控为建設重点,从职能分工及组织架构入手,保证单位的各项工作都是按照科学的管理程序去进行的。其次,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树立起 “价值链”思想控制理念,将财务内控理念贯穿到各环节、各领域、各部分,实现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和全程控制。此外,还要加强审计监督,建立水利事业单位审计监督机制。正确处理内部审计与上级审计机关、内审人员和领导、合法与合理、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关系,在时间上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较之事后审计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完善水利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既有利于财务工作的监管,也有利于水利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总之,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内部控制体系仍然不健全,亟待完善,需要加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为其设置科学、合理的工作岗位,需要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内部管理工作,更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使得水利单位能够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还应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内控认识,落实内控工作责任制,加强单位内外审计、监督,完善制度层面的内控机制,还要为内部控制提供专业的人才,加强内控知识培训,确保水利单位内控工作有序、健康进行。
参考文献:
[1]崔永霞.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探讨[J].内部控制,2014(03):134.
[2]俞廷贵.浅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中国外资,2013 (09):220-222.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