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歇

2017-04-07 15:26夏安杰
前卫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秦桧岳飞将军

夏安杰

对朱仙镇,我神往已久。不仅因她始建于战国,兴盛于唐宋,是与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齐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有着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还有这里的木版年画名扬四海,更囿于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命运就是在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自到开封工作后,前去瞻仰缅怀将军的想法便一直萦绕心头。前不久,遇有半日空闲,特意带五岁女儿同行,对她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于我则是一次不朽忠魂的心灵探寻。

女儿生在湖北襄阳,长在河南开封。细想真是有缘,八百多年前,将军恰巧在这两地都曾浴血征战过。据《宋史·岳飞传》记载:绍兴三年秋(1133年),因平定江淮贼寇有功,宋高宗赵构亲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成旗帜赐给岳飞。

次年,岳飞率军开始第一次北征,收复襄阳六郡,被授予清远军节度使,移驻鄂州,封爵武昌县开国子。此时的将军意气风发、壮志满怀,吟咏下那首千古不衰的经典词作《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开封西站坐上去往朱仙镇的公共汽车,女儿问我:“爸爸,为什么叫朱仙镇啊,那里有仙人吗?”我笑笑,不只女儿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朱仙镇的来历。

朱仙镇因何得名,其实有一段久远的历史典故。战国时,魏国人朱亥就住在镇北一个名叫仙人庄的村子里。朱亥本是英贤,却怀才不遇,隐居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当屠夫。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安鳌王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兵围攻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魏安整王虽惧怕强秦,但由于和赵国订有联合抗秦的盟约,不得不派大将晋鄙率兵十万前往邺下,只是虚张声势并不真救。魏安鳌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信陵君很着急,这时手下门客侯赢献上“窃符救赵”之计,并将朱亥举荐给信陵君。

朱亥與信陵君同赴邺下,用袖藏铁锤击杀晋鄙,帮助信陵君夺取兵权,为退秦、救赵、存魏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信陵君派朱亥出使秦国,秦王爱其才,以高官厚禄为诱,遭到拒绝。

秦王把朱亥关进装有老虎的铁笼子里,当老虎猛扑过来时,朱亥大叫一声“畜生,你敢!”老虎吓得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秦王无法,只好将朱亥囚禁起来。朱亥见回国无望,就以头撞柱,柱断而不死,于是用手扼喉,喉断而亡。

魏国百姓为纪念朱亥,以其所居之地尊其为朱仙人,所居之镇为朱仙镇,英名始终为后世所景仰。

唐代李白的《侠客行》中有“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的诗句;明朝许自昌在《水浒记·遣讯》中赞称“勇能挟荆轲之剑,义堪提朱亥之椎”;清代穆蔺也在《汴中杂咏诗》中写道:“一奋高椎遂却秦,市井不见鼓刀人,后来沧海君名重,疑是朱仙隐身去。”在朱仙镇,至今还有人把朱亥当门神张贴,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但真正让朱仙镇名扬四海的,还是民族英雄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后被奸相秦桧之流陷害,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故事。

朱仙镇是将军第四次北征的最后一站。绍兴十年(1140年),将军率岳家军挺进中原,在郾城大破金兵,士气之锐就连金军统帅兀术无往不利的“拐子马”军也难以抗衡。

随后的颍昌之战,将军之子岳云领八百精兵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岳家军众将士更是“无一人肯回顾”,斩杀金兵无数,杀死兀术女婿和副统军,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兀术吓得退往汴京,哀叹“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衄”,并准备弃城北逃。将军趁机挥师北进朱仙镇,距昔日北宋帝都汴京城仅四十五里。

正思忆间,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到站。看看时间,从开封出发到目的地,只用了四十分钟。我想,若以当年岳家军快马铁骑,或许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兵临汴京城下,指日就能渡过黄河,实现将军收拾“旧山河”、一雪“靖康耻”的平生夙愿吧!

只可惜,历史没有假如,南宋朝廷最终也没有留给他这“最后一小时”,将军半生征战、铁血抗金的步伐到此戛然而止。

朱仙镇广场正中,岳飞像巍然伫立。将军手持长剑,怒目向北方。女儿胆小,悄声问我:“爸爸,这就是岳爷爷吗,他在看什么啊?”听了这句话,我竞如穿越时空般瞬间失神。“岳爷爷!”当年的南宋百姓不正是以此尊称将军的吗?甚至连金兵私下里也这么敬畏地叫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早将“岳爷爷”奉如战神,岳家军的忠勇善战更令金兵闻风丧胆。

他在看什么?我回身往将军深情注视的方向望去,不偏不倚,正是如今的开封市,当年的汴京城。区区四十五里,兵锋所指金兵即可驱尽,家国梦圆不过指日可待。

史载,将军当年进至朱仙镇时,中原各路豪杰纷纷响应,所打旗帜皆以“岳”字为号,百姓争相拉车牵牛装载粮草送给军队,金军中已有将领开始归降。将军豪情万丈地激励部下:“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然而封建王朝的体制诟病,注定使将军留下无尽憾事。我可以尽情感受将军复国雪耻前的喜悦之心,却不敢体味他连接十二道班师金牌时的悲愤之情。“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将军仰天长叹,字字含泪泣血。

然而军令如山,虽然故国就在前方,即使胜利唾手可得,将军却“不得擅留”,好不容易夺回的故土又要拱手送还敌人,刚刚喜迎王师的人民仍将重陷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无论哪朝哪代哪个忠臣良将也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

沿着运粮河堤向南一路步行。唐宋年间,这里曾经是风光无限的黄金水道,直至明清时还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镇上人口最多时达到二十万,甚是繁华。如今,中原便利的交通条件,早已使水运退出了历史舞台,船行如梭的景象永远留在了记忆中,只剩下宽阔的河道,仍在无声诉说昔日的辉煌。

走过河上那座建于明朝初年的五孔大石桥,著名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一条街就在河西岸,这里“家家会刻板,人人善丹青”。据万同老店的老艺人讲,这条街上的年画作坊最多时有三百多家,每年生产年画三百多万张,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远销全国许多地区。

和女儿步行不多时,即来到镇上的精忠岳庙。这是与汤阴岳飞庙、杭州岳王庙并称齐名的国内三大岳庙之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经过历代多次修葺,如今的岳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作为庙门的屋宇更是高耸巍峨。门前立柱上书写一副“炳史册精忠资社稷,收河山报国筑长城”对联,横匾上书“精忠岳庙”四个道劲有力的大字。

一进山门,见到的便是“五奸跪忠”铁像,分别为秦桧、其妻“长舌妇”王氏,以及张俊、万俟岛、罗汝楫,这五人都是害死将军的罪魁或帮凶。

正中跪着的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卖国贼秦桧。这个“靖康之耻”中被金军俘虏变节的奸佞小人,放归南宋后竟然取得高宗信任,一路青云官至宰相,暗地里却干着通敌卖国的勾当。就是在他的谗言撺掇下,高宗听信岳飞收复汴京后,将迎回金国掳走的徽、钦二帝,自己会失了皇位,才在一目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诏,严令岳飞班师。将军返回杭州后,又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诬陷入狱,后在大理寺狱中蒙难,年仅39岁。与将军同时遇害的,还有爱子岳云和爱将张宪。

女儿还小,不太懂是非忠奸,但也知道地上跪着的不是好人,拿起专门放置的鞭子抽打奸人铁像,嘴里还念叨着“让你害人”。童言虽稚,其心却真。小奸害人,大奸误国。南宋若非有秦桧,若任将军继续北征,重返中原故土已成定局,又何来139年后(1279年),年仅7岁的末代小皇帝赵爵被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跳海自尽,苟延残喘的南宋江山自此覆亡的事来?

穿过拜亭,右侧是陈列历朝历代名人贤士拜祭岳飞题词留诗的碑林。正殿前的广场上,左右各立着两块大石碑。其中两块非常珍贵,是国内仅存的岳飞手迹碑。其中一块刻有岳飞的经典名词《满江红》,另一块则是《送紫崖张先生北伐》: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紫崖张先生即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奸相秦桧妒忌岳飞的军功和威望,指派朝中参臣张浚以去金国看望徽、钦二帝为名,与金主暗中议和。秦桧还密嘱张浚,到岳飞军中侦察一番,探得军情后献媚金主。张浚对秦桧谣传岳飞谋反的言行有所怀疑,到了岳飞军中后,看到岳家军军容严整、令出行随,心中十分敬佩,他把秦桧的阴谋讲给岳飞听,岳飞哈哈一笑道:“忠奸自有后人评。”

受到岳飞的感染,张浚表示不去金国议和,并请求与岳飞一同抗金。岳飞答应了他的要求,拨出一支精兵交给他指挥,并派麾下大将汤怀作先锋。临别时,岳飞写了这首送行诗,鼓励张浚收复失地,统一中国。此诗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将军忧国忧民之情切如石碑铭文,万古不灭。

正殿正中供奉着岳飞塑像,双目炯炯,栩栩如生。上方是将军手书的“还我河山”,两侧“一笑十牌凭浩气,常思三字仰精忠”的楹联撼人耳目。左右是岳飞部下四将雕像,分别是金锤将军严成方、銀锤将军岳云、铜锤将军狄雷、铁锤将军何元庆。“八大锤大闹朱仙镇”的佳话至今仍令后人津津乐道。

正殿后,左侧是供奉岳飞部下张宪、杨再兴、牛皋、徐庆和王贵的“五将祠”,右侧是供奉岳飞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和五子岳霆的“五子祠”,正中是供奉岳飞慈母姚老夫人的寝殿,“岳母刺字”的彩塑也在这里。

这是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将军从戎时年方二十,母亲在他背上剌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将军时刻牢记母亲教诲,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在战袍上刺下“誓作中兴臣,必殄金贼主”,时时激励自己不忘家国仇、誓雪民族耻。“以列校拔起,累立显功”,从普通士兵成为一代名将。到明清时期,人们将“精忠岳飞”和“尽忠报国”合称为“精忠报国”。

听完我讲的这段典故,女儿问道:“那他疼吗?”是啊,他疼吗?我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将军剌字时身体的疼痛,而是他挥泪班师时内心的伤痛。将军退兵时,当地民众拦住他坐骑痛哭失声,将军也悲痛泣下,哭声震撼原野。为防金兵卷土重来后屠戮蹂躏,将军顶着压力停留了五天,帮助百姓向汉水上流的六个州府迁移。一时间,“从而南者如市”。望着流离失所的人群,深知失去故国家园之痛的将军,一定是心碎了。

寝殿左侧立着的,是岳飞五子一女中的女儿安娘。岳飞遇害后,安娘悲痛欲绝,四处奔走上书为父申冤未果,为表达对以秦桧为首的卖国奸贼的抗议,抱着银瓶投井而死,年方13岁。后人封号“银瓶小姐”,誉为“孝娥”。

从岳庙出来,我又带着女儿去往镇西一公里处的点将台,传说这里曾是将军屯兵演武之地。经过近千年岁月侵蚀,如今只剩一方荒凉萧瑟的土台,平时少有人来。我站在台上,久久凝视面前这片冬日里的平原,竭力想象当年将军在这里点阅三军,“金戈铁马仰天啸,将士一呼动山河”的雄壮画面。那数不清的麦苗野草就像集中操练的干军万马,寒风吹过旷野发出的尖锐呜鸣声,犹如沙场催征的激昂号角。

回顾两宋三百年,最让后入神往的,是北宋时登峰造极的文化瑰宝、艳绝世界的东京梦华;最让世人嗟叹的,却是其重文抑武,导致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甚至被冠以“弱宋”名声。南宋各军中,唯有将军的岳家军具备“直捣黄龙”、光复故土的决心和能力,却因“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既无力挽回逆流之狂澜,也无法扶正将倾之大厦。

将军虽远行,忠魂留世间;往事越千年,殷鉴并不远。去朱仙镇前,我常哼唱那首屠洪刚演唱的歌曲《精忠报国》,归来时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却是明朝宰相于谦路过朱仙镇时为将军所作的那首诗: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虏?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青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猜你喜欢
秦桧岳飞将军
哼将军和哈将军
岳飞,我想对你说
马援将军
岳飞遭秦桧陷害 手下大将缘何落井下石
铁铸的秦桧跪像
油炸“秦桧”
无题
将军驾到
无题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