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纪录片价值的再认识

2017-04-07 06:32周长城
视听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南京纪录片互联网+

周长城

“互联网+”时代纪录片价值的再认识

周长城

《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南京》等纪录片走红网络,原因在于其具备了“网红”元素:颜值高、故事新颖。“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的创作生产需要高度重视移动端开发和网络用户的需求。

“互联网+”;纪录片;颜值;网络

有纪录片“蓝皮书”之称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总投入为30.24亿元,总收入则达46.79亿元,较上一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省级卫视、民营公司、商业视频网站均加大了对纪实产业的投入。国内专业纪录频道和卫视频道全年共播出纪录片约76400小时,同比增长0.8%;全年首播节目共约24000小时,同比增长3.9%,占总播出量的32%。2015—2016年,“互联网+”模式下,纪实影像的全网点击量已达49.4亿次。《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等9部纪录片播放量过亿。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播出后一个月,突然在网上走红:网络点击率超70万,豆瓣评分高达9.5,超过同时段的热播剧《琅琊榜》。由南京广电集团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南京》在电视播出时取得了同时段收视翻倍的效果,在网络点击量也超过了两千万次。一向不温不火的纪录片为何在这几年开始走红,渐渐成为主流视频产品?

有人说,这首先得益于传播终端的变化。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网民规模为6.88亿,同比增长6.1%,互联网渗透率已达50%,网民数量稳居全球第一。收看视频的终端变得丰富了,基数变得庞大了,所以对包括纪录片在内的视频产品的需求就变大了。

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收看终端的丰富性还不足以解释优秀的纪录片大受欢迎的现象,因为同样受益于终端的变化,综艺节目和影视剧的网络点击量也相当可观,在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三大主流视频门户网站上,占据主流的依然是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纪实性节目只占很小一部分,且更新速度和宣传推广方面远远不及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我们更应该问的是,在综艺、电视剧的重重包围下,为何这几年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得以突破重围,回归大众视野?

一、颜值俘获人心,靠画面说话依旧是真理

虽然如今数码产品普及,剪辑软件也可以随意下载,但近几年走红的几部纪录片都出自专业团队。这些制作团队要么有长期的拍摄经验,要么有庞大的专业机构,层层把关、精雕细琢,让产品以无限接近完美的品质与观众见面。当观众或网友看惯了虚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类电视剧,看惯了嘻嘻哈哈甚至无底线的娱乐秀,突然看到这些来自真实世界无比精美的画面时,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光影下斑驳的钟表,《航拍中国》中每一幅都像油画般的大地景观,《舌尖上的中国》那些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味的鲜美食材,由此而产生的心灵愉悦和震撼是自然而然的。在这些精美画面的背后,是制作团队几年的艰苦拍摄和后期制作,他们以工匠之心表现真实之美。

以南京广电集团推出的纪录片《南京》为例。大型季播节目《南京》目前已经播出两季,第一季主题为《美丽之城》,共8期,从空间上展示南京之美,第二季主题为《十朝印记》,共8期,从时间上梳理十朝都会给南京留下的印记。每期节目以优美的画面语言,网络视频直播的融合传播形式,勾连起城市的山水、人文和市井生活,展现南京的城市魅力。

为了高水平展示南京之美,《南京》制作团队由南京广电集团精挑细选的“匠工”们构成,他们擅于发现美、捕捉美,把传统的节目制作手段和航拍等时下流行的拍摄方式结合起来,并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面对工作。为了工作成果更加完美,他们多次踩点、确定拍摄方向,请教专家,建立节目智囊团。为了拍摄长江边的落日夕照,他们爬上燕子矶的悬崖峭壁,久久守候;为了找到曾经的皇宫里萧瑟而又凝重的气息,他们在滂沱大雨中来到午朝门;为了感受浦口火车站《背影》的别离情绪,他们翻过高高的站台;为了拍摄河西滨江的风光,他们一整天行走在漫长的江边……为了捕捉一个个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他们全力以赴,随时处在工作和即将工作的状态。

高品质画面一直是纪录片人的高追求,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拍摄设备升级,后期包装系统的更新,这几年纪录片的画面表现越来越丰富。GOPRO运动相机让人们看到想不到的视角,无人机让人们轻而易举地以“上帝之眼”俯瞰大地,高清、4K摄像机让人们看到了丰富的画面细节。新的拍摄手段、包装手法,都让纪录片画面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画面追求极致美,文字解说同样不能成为鸡肋,每一集解说都力求成为一篇美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为人津津乐道。在这里,解说词不再是画面的附庸,它与画面相辅相承,通过语言来感染受众,从而使人们通过画面和解说共同构建起的意境,体会纪录片的主旨。《南京》节目的解说词独特而雅致。一集45分钟的节目,解说词写到12000字左右即可,然而,《南京》每一集编导的初稿都达到三万多字,然后再逐字逐句结合画面进行推敲和取舍,最终成稿。节目中有这样一段解说:“静穆的神道深处,一对对神兽守护者看尽世间沧桑,默守历史的秘密。明孝陵至今还有许多难解之谜,诸如朱元璋究竟是否安葬于此,神道为何如此弯曲,康熙为何多次来此祭拜先朝之帝……这一个个谜团就像深秋的晨雾一样,令人情不自禁地沉迷其间,又不断地想走出迷雾,探寻究竟。”这一集主要讲述明孝陵和朱元璋的故事,这段解说对应的画面是秋日的晨曦下,薄雾弥漫于明孝陵石像路斑斓的彩叶之间,至美的画面加上美文,让人回味无穷。这些精美到位的解说词当然也离不开编导大量查阅资料、采访专家并实地多次踩点,正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才会让有温度的文字跃然纸上。

二、讲好中国故事,让正确的价值观直抵人心

自1922年世界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诞生以来,纪录片的制作理念和手法不断变化,但无论怎么调整,纪录片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从未改变,那就是“纪录片要在繁缛复杂的社会百态和千差万别的现实情境中,筑构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对现实的记录和对未来的憧憬”。“互联网+”时代,这种价值取向并没有改变,但是纪录片的选题方向和表达方式却发生了深刻变化。

▲《南京》节目拍摄现场

长期以来,纪录片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一群精英制作出来给另一群精英看”的刻板印象,因此传统纪录片青睐于宏大叙事、群体叙事,如《话说长江》。纵观近几年走红的纪录片,更倾向于个人化叙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采用以往历史纪录片中惯用的恢宏大气的镜头和气势磅礴的音乐,而是以个人的视角展示稀世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偏重讲述各地有关美食和家庭的故事。《南京》在讲述历史故事时,更多地选择在历史长河中那些名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在情感上与当代人产生共鸣。

讲好故事只是第一步,这些故事的背后都在传递一种价值取向。《南京》展示的是城市的根和魂,激发市民的文化自信。《舌尖上的中国》是以美食来倡导对家的回归,《我在故宫修文物》倡导的是坚守,重塑工匠精神。一部央视已经播过的人文纪录片,在用户平均年龄只有17岁、一向被视为动漫二次元文化基地的弹幕网站引来观剧热潮。片中修复钟表的老师傅王津,因专业和认真收获一大批拥趸。过去有观点认为90后观众只看脸,事实上,他们对优质内容有着更高的需求。有深度有内涵、引发年轻人情感共鸣的片子也能成为以90后为主力观众的视频网站的“抢手货”。

《南京》也在着力破题:如何让人特别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南京的历史,热爱家乡。关于南京,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或许都觉得这是一个自己已经非常了解的城市。因为这个城市有着厚重的历史,因此它也有着巨大的知名度。可是,你能回答得了下面这几个问题吗:你知道今天温婉纤细的秦淮河,当年水面之宽阔,需要船只连成浮桥才可以通过吗?你知道今天被车水马龙包围在城市中心的休憩岛清凉山,当年却依着长江和秦淮河,每天上演着惊涛拍岸吗?你知道今天游人游船嬉戏的玄武湖,当年在水面上活跃的却是杀气腾腾、每日操练的水军吗?你知道今天人流如织的总统府、大行宫,早在一千多年前,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璀璨奢华的皇宫,南京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堪比古罗马吗?《南京》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些历史故事的讲述,向人们展示了灿烂悠久的地域文化,美轮美奂的城市风貌和必须铭记的历史篇章。有网友留言:“明城墙那一集说到,当日军冲入中华门城堡,埋伏在藏兵洞的国民党守军瞬间冲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日军万万没想到,他们走进的是六百年前朱元璋为他们设下的陷阱,这个六百岁的城墙还在拼死保护着这座城池的子民。当我看到这里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我天天路过这段城墙,却从不知这里发生过这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愧于做南京人。”

三、试水融合传播,让纪录片走向广阔天地

▲《南京》节目线下活动

《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从拍摄到播出,依然遵循的是传统的纪录片制作播出流程,电视台依然是主平台,其后在网络上的走红完全出乎制作者的预料。今天再来分析这两部纪录片走红网络的原因,不难得出,其走红是具备了“网红”的元素:颜值高、故事新颖。因此,当前纪录片的创作、生产不能忽略“互联网+”,必须高度重视移动端和用户,给纪录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已经有纪录片将跨界、互动、边看边播等元素融合到创作过程中,将网友的反馈与参与加入影片当中,让观众的互动和参与不仅停留在“弹幕”“留言”等形式上,而是体现到影响故事发展的深层次上,而且这种干预故事发展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并不影响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

《遇见你》由优酷土豆制作,讲述了男主人公丁一舟为了实现身患绝症的女友赖敏的梦想,在她生命的倒计时里带她周游全国。形式上,该片并没有遵循传统纪录片先拍摄再剪辑和播放的流程,而是以边拍边播的形式呈现,先将前四集连续播出,然后再依据网络平台的播出情况与网友进行互动,许多网友在观看该片后自发前往帮助两人,影片除了将主人公偶遇的故事拍摄成片,而且将影片播出后观众帮助的场景也加入到后续的剧集当中。

《南京》尝试将手机直播元素植入制作过程。《南京》这样一档以展示城市魅力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节目从外拍开始,就在“在直播”“一直播”手机APP上进行直播,由主持人通过手机展示拍摄过程和拍摄内容。这种形式一亮相,每场直播都有十万名网友围观。对此,“在直播”的运营者感觉很吃惊,很多“网红”在他们这个平台上苦心经营了几个月,人气都很难进入前十,而《南京》这样一个纪录片直播拍摄过程就有这么高的人气。

在外拍直播中,主持人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展示,还和网友进行亲密互动,网友对正在拍摄的地点如果有感兴趣的问题,主持人也可以现场邀请专家进行解答,还可以根据网友的要求,移动摄像头,展示网友想看到的美景。这些互动内容也会植入到纪录片中,改变传统主题报道单线条叙事的沉闷。针对网络传播扁平化、碎片化的特点,《南京》在45分钟的电视播出版本之后,节目组迅速投入第二轮网络化处理,将第一季和第二季共16集的长纪录片,分解成64个、每个3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这组系列短视频放到网上后,一周时间总点击量超过两千万次。

资本的注入、网友的追捧,必将给传统的纪录片生产和播出带来变革。作为纪录片的生产者,我们不仅看到种种美好的可能,更要积极行动起来,创新思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视频需求,让纪录片的魅力和价值传播得更广。

(周长城: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副主任)

猜你喜欢
南京纪录片互联网+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大闯关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南京·九间堂
南京、南京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