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刚
[摘 要]:本文从多次爆破试验确定相关参数,采用预裂爆破、预留保护层进行冲击锤开挖、中部拉槽扩大临空面等方式,对厂房基坑多点快速开挖,为工程整体进度如期实现奠定基础;质量保障中在平整度、半孔率等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超欠挖也得到很好控制。
[关键词]厂房基坑;开挖;平整度;论证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83-02
引言:柬埔寨桑河水电站厂房基坑开挖范围较广,深度较大,建基面台阶、不同坡度边坡较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达到比较理想的开挖效果,存在一定难度。
一、工程概况
桑河二级水电站位于柬埔寨东北部上丁省西山区境内,桑河二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400MW,枢纽主要有左右岸均质土坝、河床泄洪坝段、混凝土挡水坝段、河床式厂房等,坝顶全长6540m,其中混凝土坝段长464m(不含侧墙),挡水建筑物最大坝高59.0m。电站主要为柬埔寨国家电网提供电源。
厂房布置在主河床的左侧,主厂房总长为191.0m,包括主机间、安装间和装卸间。主机间段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拦沙坎、进水渠、拦污栅、坝顶交通、检修闸门、主机间、下游副厂房、尾水平台、事故闸门、尾水渠。
二、地質条件及工程任务
枢纽区处于桑河与斯雷波克河交汇处下游约1.5km处的平缓开阔河谷段,枯水期河水位高程约48.5m,水深1~3m。河床地形整体平缓,局部分布浅薄冲积层,厚度一般0~1m,揭露条件普遍为基岩裸露,两岸地形坡度一般1~3°。
厂房主机坝段建基高程22.50m~27.8m,安装间坝段建基高程47.0m。坝基岩体为多为微风化状安山岩,岩体中硬较完整,呈次块状~镶嵌结构,岩体工程地质类别主要为Ⅲ类,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53~74MPa。
厂房坝段处于电站施工的关键线路上,石方开挖量51万m3,占开挖总量71万m3的71.8%。
三、施工总体方案及土石方平衡规划
基坑在全年围堰保护下施工,上下游围堰闭气抽水前,根据厂房坝段水深在1~3m,河床覆盖层较少等特点,沿厂房坝段适当位置布置子围堰,填筑“堰中堰”,将厂房坝段形成小基坑,抽水提前进入厂房基坑开挖;上下游围堰闭气抽水后,全面开始基坑开挖。开挖前,先修施工道路至槽挖区域,然后按平面分块,立面从上至下分层开挖,石方开挖分层高度按10m左右控制。尾水渠被下游围堰占压部分随下游围堰拆除时,采用机械为主辅助钻孔爆破方法施工。
基坑开挖采用深孔梯段爆破,建基面合理分层,控制爆破,挖掘机结合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边坡的支护在分层开挖过程中紧跟开挖面进行,上层的支护保证下一层的开挖安全顺利进行,随机支护随开挖及时进行。
49m高程以上土方开挖,利用上下游围堰合龙后,利用围堰上游道路、围堰下游道路进入施工。基坑抽水后,厂房坝段35m高程以上利用基坑4#道路、基坑5#道路、基坑6#道路进入施工;厂房坝段27.8m高程以上利用基坑10#道路、基坑11#道路进入施工;厂房坝段27.8m高程以下利用基坑1#道路、基坑12#道路进入施工。
本标基坑土石方开挖总量约90万m3,除16万m3石方运往围堰填筑,基坑石方由于压碎指标不合格不能作为毛料均运往2#弃渣场。
四、施工方法及过程控制
基坑开挖首先进行中部拉槽爆破,再分块进行扩挖的程序施工。2m厚保护层以上部分采用CM351钻主爆孔,梯段爆破。2m厚保护层采用手风钻孔;边坡预裂采用YQ-100B钻预裂孔。
开挖区立面分层、平面分块,初步拟定保护层分块尺寸为20m×10m(长×宽),常规梯段分块尺寸为40m×20m(长×宽),分块尺寸根据施工实际进行调整。平面分块顺序一每层立面掏槽后,平面能快速扩展工作面,同时方便进入下一层施工,充分利用施工资源为原则进行编号。
为控制建基面超欠挖、确保建基面开挖质量。采用CM351钻主爆孔至建基面、梯段控制爆破,一次性破除;预留2.0m厚保护层,保护层采用冲击锤无爆破开挖。
建筑物结构基础槽开挖在达到边坡设计轮廓面或水平建基面后进行,采用分层爆破,沿轮廓面按孔深1.2~2.5m、φ40mm炮孔,轮廓面采用光面爆破,其间采用拉槽辅助爆破,每层进尺深度控制在4~6m以内,槽底建基面以上0.2m采用液压破碎锤清理,辅助人工撬挖。
对于开挖揭示的断层、软弱夹层及其它地质缺陷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的指示进行清理,监理人认为需补充开挖的,进行补充开挖。一般在基础开挖至建基面后进行处理,尽可能不放炮而采用人工开挖处理;须放炮开挖时,在监理人的同意下,采用手风钻造密孔,小药量进行爆破开挖,并尽可能减少对开挖线以外保留岩体的影响和扰动。
坝基开挖通过施工道路直接进入工作面采用1.8、1.6m3反铲挖机装25t、20t自卸汽车运渣。
厂房集水井共2个,厂房集水井顶高程为27.8m,底部高程为12.8m,开挖高差15m,开挖尺寸为13m×9m(长×宽),厂房大面开挖至22.5m高程后,即进行集水井井挖;为节约施工工期,两个集水井交替开挖。为避免相邻集水井的爆破振动影响,必须支护好上一层后再进行下一层开挖。
集水井自上而下分六层开挖,分层高度2.5m,均采用Y28手风钻钻孔。第一层、第二层利用上游侧临空面,分9m×6.5m两块,中部拉槽,两侧光面爆破施工;开挖渣料采用PC400挖掘机结合20t自卸汽车运输出渣。第三层以下,先在中部2.5m×2m(长×宽)的爆块进行掏槽开挖,然后沿上下游方向拉通一条宽2m的槽,两侧分4块进行扩挖;开挖渣料采用PC400LC长臂反铲结合20t自卸汽车运输出渣。
五、爆破设计
(1)梯段爆破
基坑开采采用梯段爆破法,边坡开挖采用预裂爆破法。钻孔采用CM351型钻机(孔径φ110)。各项爆破参数如下:
钻孔直径为φ110时,孔间距为a×b=5×4m,布孔方式采用矩形或梅花型,钻孔角度一般为90°,其余根据地形需要进行角度调整。装药采用φ90乳化炸药药卷,钻孔超深按1.0m计算,则标准孔深为11m,堵塞长度2.0m。
梯段爆破采用孔间微差顺序爆破网路,这种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接力起爆网路,能有效地将多孔齐爆变为多孔分段或单孔接力起爆,且前爆孔为后爆孔提供新的临空面,能充分利用爆破能量,爆破时增加岩石相互之间碰撞次数,爆破岩块的块度小,单段起爆药量少,极大减小了爆破振动对保留岩体的影响。导爆索直接下至孔底作为起爆体,采用排间微差时同段起爆的炮孔用导爆索连接,段间采用MS-2非电雷管接力或者采用MS-1~MS-10非电雷管控制起爆顺序和时差。
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和爆块位置采用孔间微差、宽孔距小排距等起爆方式,以达到改善爆破效果和降低炸药单耗的目的。
(2)预裂爆破
①孔距:a=(8~12)D,其中a——炮孔孔距(mm)D——孔径(mm)
预裂爆破区的宽度范围一般应控制在11m左右,爆區包括预裂孔在内不多于6排炮孔,也不少于4排,全部采用CM351钻机钻φ110的孔。第一排为预裂孔,孔距为1.0m,第二排为缓冲孔,孔距3.0m,第三排以上为主爆孔,孔距为3.5m。预裂孔需超深0.5m减小地震波对边坡和马道的破坏,第二、三排孔不超深,第四、五排超深1.0m。主爆孔装药结构同梯段爆破方案,预裂孔装药结构如图1所示,缓冲孔装药采用φ50乳化炸药药卷,装药形式同主爆孔。网络联接时保证预裂孔先于其他孔的起爆时差不小于75ms。
②线装药密度。通过工程类比,并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本合同潜孔钻造孔预裂爆破线装药密度为300~350g/m,孔底1.5m范围内装药为上述值的2~3倍,距离孔口位置线装药密度适当减小,需根据试验情况作调整。
预裂爆块第一排孔(预裂孔)两端加两个导向空孔。预裂孔采用φ32乳化炸药间隔装药,导爆索串接,堵塞段先用编织袋与装药段隔开,再用湿岩粉或砂土堵塞,减弱段线装量为210g/m,长度1.28m,次减弱段线装量为270g/m,长度2.59m,正常段线装量为330g/m,长度7.26m,加强段线装量为2.0kg/m,长度0.9m。非标准孔深的正常段随孔深变化而变化。
六、爆破效果检测
验收组对开挖体形进行检测,同时也对坝基进行波速检测,具体成果表如下:
七、总结
在项目部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厂房坝段基础开挖2015年4月10日基本完成,通过爆破开挖工艺性试验总结出最佳开挖施工参数,并在监理、项目部的严格控制和不断改进、提高下,开挖工程未发生质量事故,开挖质量受控,对地质缺陷均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处理,并经验收合格,基础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
[2] 《水利水电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
[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