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轩
摘要:物理学科是高中学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物理学科一直是很多同学心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科。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如何克服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构筑完善的学习体系,提升物理学习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产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驱动力,因为兴趣的存在,我们就更愿意在物理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本文将以高中生为切入点,分析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激发 高中生 学习物理 兴趣
客观来看,学习兴趣是一种活动,在学习兴趣的引领之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知识探索活动,其与学习动机联系紧密,能够远远不断的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习的兴趣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所在,同时,由于学习兴趣的参与,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学习意志力和积极的学习情绪。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也将对学习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
一、由实践出发,寓教于“做”
物理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特性,物理基于观察和实验教学而存在,其中涉及到大量的实践项目,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操作。实用主义创始人杜威曾提出“从做中学”的先进教育理念,而物理学科的特殊性也正好为这一理念找到了实践对象。从做中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满足其兴趣与好奇心。在激发自身学习兴趣的时候,高中生不妨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从做中学,从实践中找到动手的乐趣。与书本学习不同,实践教学更能调动同学们的多感官学习,我们也更容易对物理知识或物理现象产生具象的认识,带有目的性的实验也能够培养同学的探索能力、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时,由于物理实验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将得以展现,思想也将在讨论过程得到丰富。
高中生需要认识到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构建起了联系,物理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之时,同学们的兴趣就很有可能得到激发,强化。
二、教师改进学习方法
知识的获取和加工到最后的吸收其本质上都是个体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辅助者,只有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感知,书本上的知识才能成为其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启发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发现物理中的奥秘。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掌握好时机与条件,帮助学生去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作为学生,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拓展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研究式学习法是一种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其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选择往往能够帮助同学们做出更好的学习成果。这个时候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麻烦事,而是一种获得自我成就感的愉快体验。
科学探究是针对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创新型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它有着一系列严谨的教学步骤,可操作性较强,同时,由于存在后期的分析论证、合作交流环节,学生能够发表自身的见解,这对学习深度的挖掘有着深刻意义。高中物理书本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管是摩擦力的实验还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探索都可以利用科学探究法展开,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师生间良好关系
师生间良好关系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学生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理解教师的难处,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意愿、情感与价值观,这需要双向同步推进。师生间需要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形成良好的交往关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也需要摈弃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工作中亲切待生,关心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其解决。教师对待学生的良好态度往往会衍生学生对学科的偏好,换句话说,学生喜欢这个科任老师便很有可能因此喜歡上这门学科,产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将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
四、结语
物理学习能够极大的提升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我们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虽然在最开始的学习中可能有点吃力,但是只要广泛参与到实践中去,并从学习中不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学习兴趣就能很快的养成。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不断做出努力,优化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教学气氛,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戈文轩.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科技展望,2016,(27).
[2]杨晓菊.新课标下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
[3]唐传武.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数理化学习,2012,(04).
[4]张平.如何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2,(07).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