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姆雷特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2017-04-07 07:17刘震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必然性哈姆雷特

刘震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结局,在当时时代大环境的社会影响中这种悲剧是十分必然的,所以想要了解文艺复兴时代的特点就要对《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进行分析。

关键词:哈姆雷特 悲剧结局 必然性

一个时代的发展状态对于文学特点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想要对于一个时代进行研究文学就是重要的途径。文学中所描绘的人物特点以及其处于的社会环境都直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状态,《哈姆雷特》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其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以及经历侧面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对于哈姆雷特矛盾性格的分析

(一)犹豫与优柔寡断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重要形象,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犹豫与优柔寡断,在其父亲被杀王位被窃取时他复仇过程中的犹豫是体现最强烈的。哈姆雷特原本是一个积极向上快乐理性的王子,但风云不测后来他的父亲被杀害,母亲被霸占,原本属于他父亲的臣子大多数倒戈,国家陷入了不尽的混乱。此时哈姆雷特的复仇思想逐渐扩大蔓延,但是与此同时哈姆雷特又肩负着扭转乾坤的使命,所以不能贸然亲自为父报仇,这两种强烈的愿望驱使哈姆雷特变得犹豫不决。原本一个复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又加以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与恶势力进行对抗,这就更加使哈姆雷特陷入两难的局面。

“凭我的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这就使在哈姆雷特剧中它的内心独白,强烈的显示出哈姆雷特的复仇的心理。在实际的复仇过程中,哈姆雷特犹若寡断性格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实施正式行动的过程中,哈姆雷特对于复仇的行动思考较多,但是冥思苦想之后都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

(二)机智与果断

哈姆雷特矛盾的性格特点主要就是他在拥有犹豫与优柔寡断性格的同时,还能表现出机智与果断的一面。在哈姆雷特剧中有一些实例可以体现出他机智与果断的特点,其中最能表现出这一特点的就是哈姆雷特对鬼魂进行试探的过程。鬼魂将克劳狄斯杀害哈姆雷特父亲的事实说出,起初哈姆雷特对于鬼魂的话是不完全相信的,他所受到的教育是人文教育,对于鬼神之说存在怀疑。但是他进行理性思考之后决定要进行证实,哈姆雷特借使戏班子进宫演出,自己将所要演的戏改成一出杀兄夺位的戏,并令排霍拉旭观察克劳狄斯观看这出戏使的神情。当克劳狄斯看到戏的内容时做贼心虚并仓皇出逃,这就是哈姆雷特知道鬼魂的话都是真实的。哈姆雷特没有在鬼魂说完实情时就相信杀父篡权的实情,而是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以及智谋亲自进行证实,这就体现出哈姆雷特机智的性格特点。“现在我可以痛饮热腾腾的鲜血,干那白昼所不敢正视的残忍的行为。”哈姆雷特痛下复仇的决心。后来在哈姆雷特与其母亲进行谈话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有人在帷幕后进行偷听,这时他没有在犹豫,果断的拔剑刺穿帷幕,将偷听的人杀掉。最后哈姆雷特利用比剑的方式为父报仇,将使用的毒剑刺向克劳狄斯,并机智的使其罪行曝光。

二、哈姆雷特悲剧的形成原因

(一)自身性格引发的根本原因

哈姆雷特是以悲剧而结尾,悲剧的结尾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哈姆雷特的自身性格特点。哈姆雷特性格最大的缺点就是犹豫与优柔寡断,当他下了复仇的决心后并没有马上付诸于行动,而是多次的思考与衡量,这种理性的思维原本是优点,但是他思考过度就导致复仇的时机被错过。哈姆雷特在进行复仇的过程中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对克劳狄斯下手,但总是在最为关键的时刻考虑其他的因素而错过机会,这使复仇行动受阻。进行多次的思想斗争后哈姆雷特终要实施计划复仇,就是与克劳狄斯进行比剑,但是这次复仇行动的危险性很高,哈姆雷特也就是因为这次的复仇而牺牲。虽然最终哈姆雷特终究为父报仇,但是也因此搭上性命,造成悲剧的结尾,更是其人生的悲剧。

(二)社会环境影响的客观原因

哈姆雷特悲剧的形成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占有极大比重的,当时的社会现实既是十分残酷冷漠,原本人文主义的哈姆雷特在认识到社会现实的丑恶后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很多都是错误。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狄斯是一个纯粹的反面人物,他的所作所为有违伦理,为了权力杀兄篡位。王后原本是美丽纯洁的,但是后来由于情欲也变得堕落。哈姆雷特原本受到的教育是人文思想,他所认为的人性是善良单纯的,但是当他一步步揭露社会黑暗的外表后,最终终于发现人性原本就是丑恶的,原来他认为的善良人都是“十足的坏人”。由于社会的影响,使得哈姆雷特也意识到自己的黑暗,他的内心独白“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体现出哈姆雷特已经对自已与社会黑暗的失望,最终也加剧了悲剧结尾的形成。

(三)时代烙印造成的必然结果

哈姆雷特所处的时代对于其性格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矛盾的性格使得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陷入一种忧郁、迷惘、犹豫、近乎疯癫的状态。当时的文艺复兴阶段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与当时时代相互呼应,这就能够较好的借人物来表现时代特点。哈姆雷特的性格体现主要就是由于家庭以及国家变化而引发的,多种变故的突如其来使得哈姆雷特从原来的人文主义理想化逐渐走向现实,这种时代的烙印致使哈姆雷特悲剧的逐渐形成。

三、哈姆雷特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成功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一任务的形象特点,还成功的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哈姆雷特的表现方法值得文学创作的借鉴,利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来体现作者对于时代的感受,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提倡人文主义并将以理想化的描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黑暗与丑陋,这种矛盾不利于时代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对时代进行理性的思考,在现实中改变社会状态。

四、结语

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其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十分重大。想要更加准确与全面的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哈姆雷特是一个有效的渠道。哈姆雷特性格的矛盾性直观地揭示了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矛盾发展,所以读懂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尾是认识文艺复兴时期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忠祥.建构文学史新范式与外国文学名作重读———王忠祥自选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许宏,王英姿.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詩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猜你喜欢
必然性哈姆雷特
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评上戏西藏班《哈姆雷特》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