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蓉
摘要:中国人历来都讲究“天地君亲师”,讲究师道尊严,然而现在曾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特别是中职教师却并没有那么受人尊敬,本文试图从“海亮教育百万大红包”出发,结合中职院校的现状,探讨中职教师未得到尊敬的原因,“尊师”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营造“尊师”氛围、践行“尊师”主张。
关键词:尊师 中职院校 教师师德 学生德育
第32个教师节刚刚过去,在这个教师节里,诸暨出了个大新闻: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冯海良给退休副总校长郑继红女士颁发了一个100万元的大红包,感谢她为海亮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由此,“尊师”这一话题再次引发众人的热议。
中国人历来都讲究“天地君亲师”,讲究师道尊严,韩愈还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现在,教师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中职院校,教师的地位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教师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目前国家提倡“科教兴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个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大家都懂得职业教育对于下一代的重要意义,教育制度也一再变革,力图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使之成为有用之人,中职教育的大环境有所改善。然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职教育存在误解,对中职教师嗤之以鼻,认为中职院校的作用就是把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关在校内,养到18岁,然后送他们到社会上就业;认为中职教师不算真正的教师,是没有能力才来中职院校就职的,甚至有学生对中职教师说:“老师,你的父母肯定很伤心,培养你那么多年,你才做了个中职教师 。”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目前社会舆论报道的往往都是教育系统的负面新闻,比如教师收受贿赂、开办课外辅导班、个别教师猥亵学生、学校违规收取补课费等等。因此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再高大神圣,甚至成了唯利是图、衣冠禽兽、卑鄙猥琐的代名词。
其次,教师队伍确实存在部分害群之马,或贪图功名利禄,或鲜廉寡耻,或对自身要求不高,得过且过,不认真教学。
再次,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行为习惯较差,但在目前片面强调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自尊,对学生人权“过度保护”的体制下,基层教师往往拿不出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学生,这也造成了教师应有的权威和尊严荡然无存。
如此一来,师有何“尊”?何谈“尊师”?
本人认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中职院校的教育,首先应是道德、情感的教育,然后再是知识、能力的教育,而道德、情感教育的首要因素就是要“尊师”。只有“尊师”,才能“重教”;只有“尊师”,才能“听教”。而中职院校的“尊师” 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营造“尊师”氛围、切实提高教师素养、认真践行“尊师”主张。
一、努力营造“尊师”氛围
要谈“尊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努力营造“尊师”氛围。新闻媒体要尽可能多地宣传报道一些教育系统的先进事例,比如在车祸中为救学生,自己却被撞成重伤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兢兢业业,牺牲个人休息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来为学生补课的教师等等,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教师维权的具体制度,切实保障教师的权益;学校领导也要更新观念,以身作则,尊重基层教师,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教师奖惩机制,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增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理解教师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尊师意识,教育学生懂得教师工作的不易,营造“尊师”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切实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自身拥有的道德和知识,是全社会对教师认可和信任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得到学生的尊重,自己首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要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师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师风,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到慈祥和蔼、平易近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和高超的教学手段。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多样化,有些方面,学生甚至可以做老師的“先生”。因此,教师不及时“充电”,极容易在学生面前威严扫地。最后,教师还要具有刻苦钻研和不断创新的良好学风。中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职业教育、技能教育。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各专业教师要明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数控教师要了解数控机床的更新换代和使用,计算机教师要能设计新的程序,烹饪教师要能创作更多新的菜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教师,才能“尊师”。
三、认真践行“尊师”主张
学校要以多种方式弘扬尊师的优秀传统,比如课堂教育、宣传窗、大型报告会等等,积极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例;建立师生互尊互爱的沟通机制,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生完全信任尊敬教师,愿意与教师沟通;开展“尊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使之常态化,比如平时碰到老师主动问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在教师节向老师表达祝福等等。
“尊师”教育任重而道远。它不仅要体现在思想层面,要改变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更体现在行为层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认真践行“尊师”主张。
参考文献:
[1]刘小平.论学校领导在尊师重教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2]余晓红.试论“尊师重道”传统及其现实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13,(02).
[3]李全军.初中生的尊师意识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