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高效课堂是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将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程学习兴趣,以获得较多的知识点。作为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和学科知识链接,探讨如何开展中职教育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心理健康职业教育高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能力、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具体表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象化和多元化,教学过程做到更优化,教学效果达到更大化。就学生而言,能够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学习和思考。就教师而言,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善于思考,创新观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师生分享巩固彼此的学习成果。
作为中职学校公共文化课的教学用书,第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程,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的教材。笔者以实际教学为例,探讨开展中职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的专业性学习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互动沟通的舞台。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师需要了解职业教育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注重专业教学,也不能忽略公共文化课;重视技能培养,也要提高个人素质;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也要注重学生态度、情感、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用恰当的、新颖的方法表现出来,而且要会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对知识点进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让学生不局限于本学科的学习,能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突出的一点是,教师要结合中职生不喜欢枯燥理论的学习、自主性不高、喜欢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等学习特点,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中,善于设置兴趣点,要以学生为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用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让学生高效学习,健康发展,积极成长。
教学相长,教学相辅,教师不仅要教,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学,学习课程知识,让教学更专业。不能简单的理解成单一的备课,而是更深层次更广泛更专业化的系统学习。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缸水,甚至更多。结合我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教师取得从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中职学生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市场的专业技能学习,忽略个人综合素质的塑造和养成,为更好地做到专业教学和技术性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笔者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从职业者的立场和教师的角度,为学生素质培养和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二、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课程的第一节课被称为“黄金第一节课”,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这门课是喜欢还是不感兴趣,教师会利用好这堂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在新生的第一学期,结合新生中招考试不理想有些自卑不自信、想升学但因各种原因才来上中职的气馁和不甘心、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不定、对新环境的陌生和害怕、家人管不了才来混日子等现象,这门课显得尤为突出。教师是要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樂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挫折要坚强不放弃的处事方式。笔者针对课程的特征,要求学生不局限于用固定的思维看待问题,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多角度地换位思考,找到此时此景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更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标准答案。
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影视资料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始了“积极、自信、坚强、有梦想、永不放弃”的第一节课。从心理学的“积极树和消极树”开始,结合“半杯水的故事”,是“还有半杯水!”的惊喜,还是“只剩下半杯水了”的沮丧,这就是不同心态和看法对同一件事情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我们要乐观积极的看待生活,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只要我们比昨天有一点点进步,就是一个成功。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富有生命力的演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不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励志短片《永不放弃》让学生看到了激励、有信心、超越自我,因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任何困难。马云的“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让学生开始思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调整心态,积极乐观,首先要好好学习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今后的人生做好知识技能的积累。针对有继续升学意愿的学生,笔者将相关的3+2升段考试、高职单招、对口升学等方面的信息告诉学生,不必灰心丧气,中职生并不比高校学生差,掌握了技术技能,仍然可以参加考试继续升学提高学历,成为“技能”+“学历”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实现自我价值。
如果教师的教学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低效率、无效率甚至负效率的课堂反映,不能吸引学生,这就是教师的不认真。上课不是念课本,不是背出所有的课件,也不是教案几年的一成不变,更不是生搬硬套教材而没有半点知识的时代性。高效课堂的前提就是教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做足课前准备,不断地增加或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课程设置的要求,适应时代需求对课程内容的改变,要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创新学习、实现终身学习和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要让课堂充满“智慧”“活力”“快乐”和“阳光”,教师要不断汲取营养、观摩听课、取长补短、自我学习,锻炼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艺术,转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知识。
教学方法的选择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要根据教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设计选择适合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师要“吃透教材、跳出教材、回归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笔者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中,经常运用到翻转课堂、举例说明法、头脑风暴法等学生更喜欢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调整课堂和课外的时间安排,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在第二章《悦纳自我,快乐成长》中,笔者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组负责一个章节“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认识情绪,管理情绪”“直面困难,战胜挫折”和“呵护花季,激扬青春”的讲授。各组成员积极性很高,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浏览网页、下载信息、制作课件等。学生还借助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为案例,讲述认真工作的精益求精,面对困难的坚持不放弃等,这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在平凡岗位、平凡人身上的直接体现。
此时的学生是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有了踊跃发言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自信心大增,形成对知识的渴望和主动需求。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建议后,无记名投票选出“优秀课件奖”“优秀演讲家”“优秀组织奖”“优秀励志奖”等,各小组成员的努力付出和认真备课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了参与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了团结合作意识。同时,也体验到教师备课的辛苦,“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事情要用心去做,认真去做,才能做到更好,这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坚持,学习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也如此。
(二)举例说明法
在《学会交往,沟通你我》章节中,笔者从两小无猜,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桃园结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成语故事开始抛砖引玉,学生们有的分享了自己幫助别人,别人帮助自己的故事,有的讲述了“一根筷子和十根筷子”的小故事,说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比尔·盖茨和鲍尔默相识相交的例子,淘宝投资恒大足球的例子,说明不仅个人的成功有时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获得更多得知识,更多的资源,赢得更多的机会,有的时候企业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投资和认可。在人际交往原则内容中,笔者特意提到在和孩子交谈时,微屈膝,下蹲,与其平视,这是平等、真诚也是尊重,因为眼光也是一种态度的表达,斜视、仰视、平视或俯视,都有不同含义的理解,这就是肢体语言。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和场合,合理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是一种尊重别人的礼貌,是人际交往中需要认真了解的,以此引导学生《社交礼仪》课程的趣味学习。
(三)头脑风暴法
在讲解人际交往的秘诀时,先提问学生,结合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和新同学之间如何认识?和老朋友老同学之间是如何维系友情的?和同学之间有矛盾了怎么处理?如何表达拒绝?利用美剧《别对我说谎》中人物微表情的表述,细心观察对方当时的真实情绪波动,以更和谐地处理人际交往。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四、课后总结巩固,储备教学资源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是对这节课教学优劣的有力表达,同时教师要机智灵活地应对学生的突发状况和一些不太适合的问题,表扬和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扩散性思考,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榜样,对不恰当的言行给予及时纠正。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对事物有新的见解和看法,这也是教师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和储备。教师要不断的总结每一节课,积累经验,发现新问题,实现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自我突破、自我提高和自我超越。
学生的理解能力各有差异,接受程度各有不同,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点,是教师需要不断认真思考的问题,也要求教师突破经验,创新思路,做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授课,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兴秀.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文理导航,2011,(08).
[2]张仁贤.名师谈高效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心理健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80.
[5]赵国忠.透视名师课堂管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