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香++徐国华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也都离不开创新。那么同样,教育工作者对人才的培养也与创新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工作迎来全新的面貌,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重任,是帮助学生发挥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习发展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的保障。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几项措施,以供借鉴。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措施一、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师生和谐关系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欲望,做到自觉的学习和复习。“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以往传统的“满堂灌”授课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学生只能坐在下面被动地听,这样很难培养起师生间的感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改变授课模式开始,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授课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敢于积极表达想法,激发探索欲望。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完全,这个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烈,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运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教师不能单单教授学生计算原理和公式,而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疑问可以激发一个人产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燃起思维的火苗,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比如,在进行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公式之前,让学生先自行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通过以前学习的知识自己算出梯形的面积。这时,学生们就开始自己琢磨,有些学生就会想到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不就是梯形的面积吗?由此也可以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了。另外,在推导圆柱面积时,教师也可以这样,让学生先尝试自己进行计算和推导,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圆柱剪开,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计算。对于学生们勇于提出的方法,教师应当表示赞许和鼓励,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积极思考的行为进行正面肯定,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好奇心与创新意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2.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情绪对于学生的精神具有振奋作用,而不良的情绪不仅会阻碍学生积极情绪,还会影响学生智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挥,教师要想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困生多些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教师要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他们的缺点要给予谅解和宽容,分享他们每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感受,使他们感受到由成功的喜悦发展到获得创造性学习的快乐。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不论什么科目,通常都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師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就忙着记知识点,抄板书,这种的机械记忆方式,抹杀了学生提出质疑的能力,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时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学生个性,教师应当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对于课本上要教授的知识点,教师不仅要自己讲授,还要多让学生展开讨论,先是教师启发思维,再让学生们大胆质疑,小心论证,参与讨论,逐渐理清思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运用多媒体等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习知识,还能实现经验共享,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
三、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离不开教具和课件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多让学生获得参与机会,是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实现主体地位的发挥,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充分联系所学过的知识,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使其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想象力作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活跃因素,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来说,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举一反三,想象力可以帮助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推动数学学习的进步。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思维是无限的,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开创造的翅膀。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学生创新意识如何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白晓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06).
[2]梁靖.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04).
[3]邹凯轶.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J].知识窗,2013,(01).
[4]吴秋香.讲究方法,激发学习数学兴趣[J].语数外学习,2013,(01).
[5]金传宝.美国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好奇心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07).
[6]张会英.好奇心、兴趣与创造力培养[J].中国-东盟博览,2011,(09).
[7]黄秀梅.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J].教育革新,2010,(04).
[8]沈亚娟.对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实践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