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堂实录;《铃兰花》;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75-03
【作者简介】曹国庆,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00)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师: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的一篇文章是来自南斯拉夫作家沃兰茨的《铃兰花》。我们从这个故事入手来体会作者所写的亲情。故事很简单,但我要求大家分别从三个角度来概括,文中有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是——
生:父亲、母亲、“我”。
师:文章叙述的主体是——
生:“我”。
师:“我”多大?
生:六岁。
师:可能从“我”的角度概括比较容易,那么请同学先从“我”的角度来概括情节。注意概括有几个要素:对象是谁,行为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可以了。
生:“我”六岁的时候父亲要“我”去放牧,“我”非常恐惧所以就对父亲撒谎,被父亲推下山谷,因此不敢再去,后来因为母亲喜欢铃兰花,“我”为了母亲再次到了“地狱”,克服了心理障礙。
师:嗯,你能不能把几句话,概括成一句?
生:“我”原先害怕“地狱”,但为了母亲,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到“地狱”为母亲摘了铃兰花。
师:不错,简洁多了吧。写“我”,实际上是写了“我”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
生:父亲让“我”去“地狱”放牧。
师:第二件事是——
生:为了母亲去“地狱”摘铃兰花。
师:很好,这就是关于“我”的两件事。我们再关注一下,在这两件事之间,这个小孩子,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同样是去了一个“地狱”,但是第一次去时,心理是——
生:恐惧。
师:课文有哪些描写恐惧的句子?
生:“我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大声哭叫着从这里跑开了”。
生:“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然后又尽快地跑开”。
生:“因为恐惧又攫住了我的心……一直等到夜幕降临‘地狱的阴森森的底层”。
师: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生:动作,心理。
师:很好。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圈出一些关键的字词以及句子,这样的话,有助于你的阅读。在关于“我”的第一个事件中,“我”的主要心理就是对“地狱”的恐惧。那么,在第二个事件中,“我”的恐惧就变成了勇敢,是什么让恐惧变成了勇敢?
生:对母亲的爱使“我”变得勇敢了。
师:很好。对母亲的爱是“我”战胜恐惧的力量之源。那么母亲对孩子的爱呢?从母亲的角度概括一下情节。
生:母亲促使“我”去采铃兰花。
师:“促使”,很好。没有要求“我”,而是用想要铃兰花这个心愿触动“我”。当儿子采了铃兰花回来的时候,有没有描写能够体现出母亲的爱?
生:母亲的脸上也漾起了欣喜的微笑;她满心高兴地伸手接过花束,母亲猜到了“我”的壮举。
师:这里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生:“壮举”。
师:不错。因为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能够完成这个蜕变,是非常的不容易。可见爱的力量。
师:母亲的爱是非常明显的。第一次儿子去“地狱”回来,母亲就对父亲说,“以后不要再叫他去地狱了”。父亲对“我”有爱吗?父亲的情节,概括一下。
生:父亲坚决要我去“地狱”放牧。
师:很好。这一个行为能够看出父亲什么样的心理考虑,为什么坚决让孩子去“地狱”?
生:是为了锻炼孩子。
师:好,同学们读懂了父亲。儿子第一次去了“地狱”跑出来之后,父亲对儿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生:文章的第十四段,当孩子从“地狱”跑出来之后,父亲的脸色变得铁青,后来温和地挥了挥手。可以看出父亲虽然很在乎牲口,但是更注重孩子的成长,牲口没有了没有关系,但是关键孩子要能够得到锻炼,而且为人要诚实。
师:这个分析非常细腻。当父亲知道牲口不见了,他只是挥挥手,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在父亲眼里,孩子和牲口比较,当然牲口是不重要的,但当他知道孩子说谎时,他的神态行为是怎样的?
生:“怒气冲冲地一把揪住我的头发,顺势往坡下一推,我便朝下滚去”。
师:刚才同学还提到,父亲的爱是深沉的,不易察觉的,尤其是在一个六岁孩子的眼中,更是不能理解父亲这样的爱,孩子感觉父亲是如此的蛮横。父亲的爱非常的严厉,母亲的爱呢?
生:慈爱。
师:对,这是一个慈母,中国人讲严父慈母,看来西方也是这样。母亲的爱是包容的,很有智慧。三个人有一个核心点,有一个共同点,爱。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亲因为爱孩子,所以他有让孩子去锻炼的动机;母亲爱孩子,她用了计谋,爱使她产生了智慧,而且她成功了;“我”因为爱母亲,愿意给她带去幸福,所以,去采铃兰花,而且克服了恐惧,完成人生性格的转变。
师:严父慈母,性格上面的差异非常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
生:爱“我”。
师:这样的对比,性格非常鲜明,但有一点相同,都是“爱我”。
师:文中的“我”,先前是胆怯的,后来是勇敢的,在这样的对比中,是让我们思考,是什么让这个孩子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生:是爱。
师:对比这种手法对体现主题的作用非常巨大,不仅仅是这样,如果你仔细阅读的话,两次对“地狱”的景物描写,也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自己在写作中也可以多借鉴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在分析故事情节的时候,分成了两个部分。前一个情节是,父亲让“我”去放牧;后一个情节是,“我”去采铃兰花。似乎后半部分和题目还有点关系,前半部分根本没有提到铃兰花。我们思考一下,通常叙事文的标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拟?
生:可以是人物、事件、地点。
生:还有时间、背景、线索物。
(学生拟题并选择比较、讨论)
题目一:《地獄》
生:《地狱》这个题目,把两件事情都概括进去了,从事件发生地的角度,是可以的。
生:有点恐怖片的味道。文章是要体现亲情之爱的,缺少美感。
题目二:《父亲让我去放牧》
生:放牧是个次要事件,他把后面的主要事件丢弃了。
题目三:《我的童年》
生:童年有好多事情,而这篇文章只写了两件事情,而且是和他父母的事情,不贴切。
题目四:《我和父母的故事》
生:感觉没有《铃兰花》那么富有诗意。
师:其实,叙事文的题目很多都是切题的,地点也对,人物也对,但我们还要讲究哪一个更美,更形象化,更有韵味,能够体现主题。那么我们看一下,铃兰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出示铃兰花图片,相关传说和介绍花语的文字)
生:(齐读)“这种花产生于欧洲……”
师:铃兰花在西方是幸福的象征。这个孩子为什么听说母亲想要带铃兰花去教堂的时候,他愿意去采?
生:因为他希望给母亲带来幸福。
师:是的,去采铃兰花,是孩子对母亲的爱的体现。所以,课文以“铃兰花”为题紧扣主旨,“铃兰花”又是线索物,且形象而有美感。
师:课文最后有四小节,有的版本中这四小节是没有的,文章到“妈妈,妈妈,铃兰”就结束了。如果你是教材的编者,会不会保留这四小节,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还是不要的好,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去体会他对父母的爱。
师:戛然而止,给人余音袅袅的感觉。可以让读者去想象母亲拿到这个铃兰花会有怎样的反应。赞成这个观点的举手(举手的学生将近一半)。
师:请认为要保留这四节的同学讲讲理由。
生:我认为应该要这四小节,“母亲的脸上也漾起了欣喜的微笑,在吸进那浓郁而清新的花香之前,她先看了看我”,可以看出,要“我”去采铃兰是母亲事先设计好的。
师:不错,你看到了如果有了这四节,能够和前面的文字呼应起来。
生:是,也更能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爱。
师:好,有没有同学还能够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分析。
生:我觉得最后四段也是妈妈对“我”的爱的一个回应的过程,这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在写“我”对母亲的爱,“我”克服了恐惧去采铃兰花,那么,如果有了这四节,就有了一个回应。
师:不错。“回应”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我觉得,爱不需要回报,但是需要回应。父母的爱不需要你们回报,但是父母给了你爱,你要有回应。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
师:从写作技巧来看,删去这四段,给人一个非常大的想象的空间,如小说《项链》。但保留这四节,也有它的理由。同学们看,课文中的“我”几岁?
生:“我”,一个六岁的孩子。
师:按照这个六岁孩子的心态,结尾给孩子带来怎样感受?
生:(齐读)“我沉浸在幸福和无限喜悦之中,更显得容光焕发。母亲……”
生:孩子有极大的满足感。
师:对,极大的满足感、圆满感,孩子非常需要。从成人角度看,叙事虽然感觉低幼化,但能让人物更丰满。
师:课文就写了两件事,一件是“我”去放牧,一件是“我”去摘铃兰花,但是父母亲做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作者就把这些舍去了,这样一来,文章显得非常洗练,就是一个儿童的视角。那么父母亲到底做了什么呢?第二件事在文章中只有一处铺垫,周六的晚上,父母亲坐在门口聊天。很简单的两处对话,母亲怎么说?
生:“我真想明天带一束铃兰上教堂,可惜哪里也找不着。”
师:父亲怎么说的?
生:“是呀,眼下找铃兰是晚了一些。要有也就是在‘地狱里了。”
师:这两句平淡的话后面是不是有一些故事呢?能想象一下父母亲是怎么商量的吗?请大家写一段对话,两个回合就可以了,但有三点要注意。第一,人物性格不能改变,不能够说母亲一下子变得很坚决,父亲一下子变得很温柔;第二,两句对话要与上下文的情节衔接;第三,话题是围绕让“我”克服胆怯来展开。猜测一下父母的心理,揣摩他们是如何的用心良苦。写完后课下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
结语:
今天和大家学了《铃兰花》一文,文章情节很简单,似乎表现的亲情也很简单。但从成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下,是不是感觉生活中让我们胆怯的东西还是挺多的,这样的“地狱”也存在,但记住爱可以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赢得幸福。(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