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和应用

2017-04-07 21:42张玉荣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设计应用

【摘 要】乐学善学素养是学会学习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之一。从化学学科“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课前和课中应用、课后反馈以及校园网络学习平台的深度应用等方面阐述培育学生乐学善学素养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乐学善学素养;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53-03

【作者简介】张玉荣,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学术带头人。

依据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乐学善学素养是学会学习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该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方法、习惯、方式、能力、意识有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指明了学校培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方向,明确了学生学习发展的目标。普通高中承载着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责任,乐学善学素养的养成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案一体化”文本是教案和学案的统一体,它具有教师的教案、学生的预习探究、课堂笔记本、课堂演练反馈、课后作业反馈、思考订错等多重功能。该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流程为主线,突出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流程是:“教学案一体化”内容的设计、编写——课前使用——课堂使用——课后使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下面以化学学科为例,谈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培育学生乐学善学素养的几点策略。

一、“教学案一体化”文本的设计指向乐学善学素养

1.“教学一体化”文本的设计要激发学生“乐学”。

乐学善学素养的培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案一体化”中设计了“预习自主探究”栏目。依据所学内容,在此栏目中提供对应的课外资料,例如氯气的发现实验、晨雾中的丁达尔现象、氯气漂白自来水、侯氏制碱法的简介、金属铝的冶炼史、神奇的光导纤维、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生活生产中钢铁的腐蚀,等等。在课前将“教学案一体化”的文本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这样就创造出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达到养成乐学善学素养的要求,激发学生“乐学”。

2.“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要养成学生“善学”。

乐学善学素养中要求: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案一体化”中设计了诸如教学目标、预习自主探究、典型例题精析、课堂小组讨论、小组成果分享、教师答疑、课堂检测、课后探究与拓展、课后问题反馈以及学生自我归纳与反思等栏目。随着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栏目设计,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掌握了知识的应用、领会了思考问题途径、了解了小组合作、锻炼了质疑能力、提高了学习反思意识、养成了积极主动的“善学”素养。

二、在“教学案一体化”文本的应用中培育乐学善学素养

1.课前应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案一体化”的“预习自主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同学交流等手段来进行。“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预习学习行为,把口头预习变成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在上课的前一天发下讲义,上课前教师将“教学案一体化”收起,批改“预习自主探究”内容,并在上课时进行点评。刚开始学生有些不习惯,甚至有少数学生不完成这部分内容,但是通过一段时间教师的督促、教育和训练,学生就慢慢养成了预习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学会了如何主动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另外“课前思考探究”“课前拓展思考”提出的问题不仅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思维、分析、归纳、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2.课中应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了一些由基础知识引发出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自学,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然后教师点拨、引导,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有了初步认知;再通过“教师追问”“小组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回答”“学生总结分享”“学生提问”“学生评价”“当堂练习反馈”等环节的教学,达到将认知逐步转变到知识的理解、知识的简单应用和知识的延伸应用上。此外也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思维展现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如下列教学片段中的“课堂演练”:

【教学片段1】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41有关内容,2分钟后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各学习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

1.工业生产氯气(氯碱工业)的原理是________,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石墨棒称________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与电源负极连接的铁棒称 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电解过程中,电解液(NaCl)中离子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向________极移动,________向________極移动。电解后阴极区产物是________,阳极区产物________。因此在阴极区滴加酚酞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检验阳极区产物的方法________。多余的氯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相应的方程式________。

这部分是氯碱工业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演示和知识归纳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促使学生完成对基本知识的认知。

【教学片段2】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1有关内容,3分钟后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各学习小组解决下列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收集实验)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当浓盐酸的浓度下降,反应就会________,因此尽管二氧化锰足量,浓盐酸中的HCl也不能________。

教师追问1:比较下列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氯气体积大小________:①用含有HCl 146克的浓盐酸和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②用87克二氧化锰和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同况下进行反应)

(3)发生装置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

(4)氯气中常见的杂质是________,除杂方法是________用________除,________用________除,除杂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教师追问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最常见的杂质是如何分析的?除杂质的原理是什么?

(5)氯气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教师追问3:①气体收集方法常见有几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②如果已知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是难溶的,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收集氯气?

(6)氯气的检验是用________________;

教师追问4:检验气体的依据是什么?根据你的预习,你了解到有哪几种检验氯气的方法?

第二部分是本课的核心,通过演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介绍实验室制法的有关知识,延伸出4个思考问题,将学生从对知识的认知引入到对知识的理解;利用问题导入形式触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分组讨论”的学习形式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充分发挥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教师追问”将学生追进了知识的应用层次。

【教学片段3】

师:请同学们回忆初中制氢气和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各小组完成下列表格。

知识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________,发生装置________;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对应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

比较填表:(中学化学实验室制气体三种典型代表发生装置比较,表内容略)

学生总结分享:

(1)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不同的依据是……

(2)启普发生器装置是属于上述 类;

(3)制取气体的整套完整装置包括________装置、________装置、________装置、________装置和________装置,其中________装置和________装置的顺序不能交换。

第三部分是升华课堂知识,将中学中类似的知识进行对比总结,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对比学习法;“学生总结分享”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本课学习的高点。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学是利用栏目中的问题引导和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使学生对基本知识从认知—理解—应用—延伸拓展不断升级,期间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即乐学善学素养的培育得到了落地。

3.课后反馈,养成学生学习反思、自主整理意识。

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我们在“课后巩固提高”栏目选题时有不同层次的题目:基础题、理解应用题、能力展示题等。前两类题是全体学生都需要完成,能力展示题是自选完成。课后练习学生必需独立完成,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总结到作业后的“本课总结反馈表”中,该表中还可以写入上课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或自己提出的疑问等内容。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将自学和上课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应用、提升、归纳,自主学习反思能力和自主整理意识得到提高,也促进了学生乐学善学素养的养成。

三、校园师生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是“教学案一体化”深度应用的保障

要充分发挥“教学案一体化”的作用,真正让学生“乐学善学”,离不开师生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依托校园网,与软件公司合作,构建了校园师生网络学习平台。我校的校园师生网络学习平台分为教师平台、學生平台和师生互动平台三个部分,各学科平台负责教师将上课的“教学案一体化”内容、课件、资料等上传到相应的栏目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平台进行活动。

教师平台包括“教学案一体化”内容、练习题内容和答案、学习方法指点、重难点突破、知识拓展、信息提示、相关的学习资料等内容。学生可以进入教师的平台,查看教师提供的资料。目的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养成。

学生平台有各任课教师按学科提供的学习资料、上课内容、相关练习等内容,也有学生自己的天地:同学间的交流、学习心得和总结、学习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探究和拓展等栏目。在这里可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可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平台的应用,养成了学生的学会学习素养。

在师生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也可以相互评价。主要有以下方面: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主学习内容的评价,教师对自主学习内容的评价,教师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师生互动平台,我们可以教学相长,完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动乐学善学素养的养成。

校园师生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使我们摆脱了培育学生乐学善学素养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唯一形式。平台的应用,我们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选择多样化、学生思维空间拓展化、学习时间灵活化、学习资源多样化、师生交流自由化、生生思维碰撞化等等,推动了学生乐学善学素养的养成。

猜你喜欢
设计应用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