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
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和运动方面的国粹,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并被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模块中。但事实上,学界对于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现状和创新方面的研究似乎很少涉猎,更谈不上有深入系统的研究,致使一些传统武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处于迷茫的状态。2014年,佟秀春著的《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与创新发展研究》一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正式出版。这部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传统武术教学的课程设置、传统武术套路教学理论、传统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传统武术拳术教学、传统武术器械教学、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填补了我国传统武术教学发展方面的研究空缺。
该书在传统武术教学方面显现出很多独到的教学思想和观点,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在第一章第一节中,作者提到武术教学不同于一般体育教学,并且指出武术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武术动作技巧和武术理论,更重要的是体会、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这才是武术教学最应该传达的东西。作者是基于对高校武术教学课时安排偏少、并且教师不注重理论课、甚至随意讲解理论课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观点。作者还根据调查和实践经验,提出武术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认为专门的武术教师非常缺乏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带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普遍性。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推进传统武术教学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传统武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介绍传统武术教学的现状,必然要涉及到理论。尽管全书在理论的阐释上所占的篇幅不大,但该书在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却达到了驾轻就熟的程度。在第一章第二节对传统武术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的论述中,作者在巩固提高原则中提到了遗忘规律和运动条件反射建立与消退的理论。虽然作者对这两个理论的来源、发展甚至定义和内容都没有进行详尽的阐述,但作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读者明白了巩固提高原则的重要性。这与作者将该书的研究定位并非重在理论研究,而重在理解相关教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初衷是一致的。
为了让读者理解在传统武术教学中语言讲解的各种形式,作者在“武术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一节中将讲解形式分条罗列出来,体现出作者在研究上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其对于讲解形式的分类详尽而具体,并在讲解每一种形式的时候都帶有具体的武术动作的举例。例如在描述术语化讲解时,作者举出“弓步冲拳”和“双劈掌”等武术动作的术语;在形象化讲解中作者又举出可以将“提膝亮掌”比喻为“金鸡独立”。这些生活化而又具体的实例让读者尤其是武术教学者能够迅速领会武术教学中的讲解方式,并进而深入讲解所教学的内容,便于学习者轻松掌握。
该书不仅在分类和总结上有着通俗易懂、详略得当的语言特点,而且在观念上也显现出推陈出新、不落窠臼的特点。在介绍当今武术教学的多种形式时,该书甚至提到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微格教学的形式。虽然这一部分只有不到四行文字,但作者对于介绍内容的全面性和教学观念的新颖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微格教学在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中很少被用到,但能提出这一教学方式并且能认识到这种信息互动和升华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我国武术教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中的作用就已经很有前瞻性了。该书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教学理念不单单与传统武术教学的具体方式进行了结合,更紧紧抓住了传统武术教学的“初心”和精髓,那就是“武德”和武心。尚武精神这种东西由现代人说起来可能大家只会当作玩笑,但这正是该书反复强调的精神精要,这个“尚武精神”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种武德,也就是一种中国人正在丧失的道德文化和哲学思想。在对于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和创新方向的研究中,作者拨开云雾,看到了在武术教学中对中国武术精神的文化感知的重要性,因此,作者提出在武术教学的未来发展中,应传达这种道德精神和文化魅力的重要性,在武术学习中习得做人的真谛、习得与人相处的道理的重要性。到这里,该书不仅仅给读者展现出对传统武术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更展现出作者旨在通过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从文化和精神层面进行中华传统武术精要传承的重要性,这也是该书独特的亮点之一。
尽管该书在对传统武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部分中显得针对性不是那么强,并且在第一章第一节中,作者在为我们介绍武术的作用时只是一条条地进行罗列,叙述也显得比较平缓和枯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但总的来说,该书的篇章结构十分明了,全书的论述层次也是清晰而相对全面的,在论述中还多次插入调研数据和图示来进行补充说明,语言上更是通俗简明。作为一本理论普及类的书籍,该书对传统武术教学的现状和创新发展方向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不仅对教师来说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书,对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的发展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系内蒙古河套学院体育教学部讲师)